龍崗遺址群

龍崗遺址群

龍崗遺址群位於吉林省通化市通化縣快大茂鎮東15千米處的下龍頭村、龍泉村和江沿村一帶,是戰國至漢代時期的古遺址,由下龍頭龍崗、龍泉村龍崗、土珠子遺址及江沿前崗遺址(曾用名長崗遺址)所組成,除土珠子祭祀遺址外,其餘均為大型聚落遺址。從4個遺址間的地理位置關係和對遺址性質的初步判斷,4個遺址間關係緊密,成為一個整體,對渾江流域青銅時代考古學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遺址群位於文獻記載的“卒本川”一帶,對於高句麗起源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崗遺址群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批准時間:2013年5月3日
  • 級別批次: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7-0111-1-111
  • 時代:戰國至漢
  • 所在地區:吉林省通化市通化縣快大茂鎮東
  • 地理位置:下龍頭村、龍泉村和江沿村一帶
文物遺存
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專家對陝西省漢中市龍崗寺遺址進行持續考古發掘與研究後,確認該遺址早在10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這是我國目前為止發現的為數不多的超過100萬年的舊石器時代遺存,再次證明漢水流域也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這種新石器文化和舊石器文化在同一個遺址上共存的現象在全國範圍內都是比較罕見的。
遺址群地處渾江右岸的江川地帶,由下龍頭龍崗、龍泉村龍崗、土珠子遺址及江沿前崗遺址(曾用名長崗遺址)所組成。
江沿前崗遺址位於通化市通化縣快大茂鎮江沿村南50米的台地之上,東距渾江約100米。地理坐標:北緯41°31′41.6",東經125°48′38.8",高程333米。遺址面積約2.5萬平方米。遺址於1956年調查發現;1985、2009年,第二、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對遺址進行了複查。遺址地表見有成片分布的河卵石遺蹟,可能為當時的居住址。年代當在青銅時代晚期至高句麗早期。
土珠子遺址位於通化市通化縣快大茂鎮龍泉村東200米的江岸台地之上,東距渾江約300米。地理坐標:北緯41°34′35.3",東經125°50′23.7",高程382米。遺址為一兀然突出於地表的土石堆,高約8米,底面積約100平方米,頂部呈約40平方米的平台。1982年,當地農民在遺址上發現磨製石矛,同年對遺址進行了調查。1985、2009年,對遺址進行了兩次複查。
龍泉龍崗遺址位於通化市通化縣快大茂鎮龍泉村北約20米的台地之上,東距渾江約300米。地理坐標:北緯41°34′23.7",東經125°50′48.3",高程376米。面積約4.2萬平方米。50年代末,即在遺址地表採集到石器和陶片。1985年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時正式調查和著錄。2009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進行了複查。
下龍頭龍崗遺址位於通化市通化縣快大茂鎮下龍頭村北500米的台地上,東北側臨渾江。地理坐標:北緯41°35′42.9",東經125°50′34.5",高程620米。面積約18.8萬平方米。遺址於2005年調查發現。 2009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進行了複查。遺址的東南角地表文物較多,採集有亞腰形石鎬、石網墜等。
從採集到的文物分析來看,該遺址屬渾江流域青銅時期的遺存。從採集的器物和文物志記載分析,該遺址為夏-東周時期的文化遺存,對於研究渾江流域的早期文化具有較為深遠的意義。
遺址群東臨渾江,以土珠子遺址為中心,其餘3個遺址環繞分布。4個遺址地表採集遺物相似,年代接近,大致為青銅時代,下限可能已至兩漢之交。土珠子遺址為橢圓形的高台遺蹟,東、南、西三面似為人工堆築,調查者認為可能為祭祀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