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雙塔

龍山雙塔

商州城東五里許有一座山,名曰龍山,山並不高峻,卻依傍在丹江畔。因其地勢高聳開闊而又居東方,每當旭日初升時漫山披金,似煅物從爐中出,山腳的江水閃耀著銀鱗,蔚為壯觀,故而《商州志》將“龍山曉日”列為商州十景八觀之首。在東龍山上,有兩座青磚築成的高塔歷經四百多年風雨滄桑依傲然聳立其上,幾百年間或許也曾有晨鐘暮鼓圍繞相伴,而今只留兩座木門緊閉的古塔遙遙相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山雙塔
  • 地理位置商洛商州城
  • 氣候類型:暖溫帶向亞熱帶過度
  • 開放時間:2008年1月1日
  • 門票價格:龍山雙塔
龍山雙塔初探,豐厚的文化底蘊,保護與開發並重,

龍山雙塔初探

站在商洛市內向東望去,可見兩座塔相伴而立,且高度一致。但其實,這兩座塔並不在一處,一座位於原商州師範操場,俗稱前塔;另一座位於後面的坡塬上,名曰後塔。前塔八面九級,塔體各級均由青磚迭砌出檐,檐下有菱角牙子,一到四級還有卷洞門窗間隔分布於塔體;第一級檐下一周有花、草、獸磚刻圖案點綴其上,每一面有十一塊,總共八十八塊;第五級每面各鑲有磚刻八卦圖一幅;每級逐層減磚內收,塔頂為一朵二瓣盛開的蓮花,花心內含有一葫蘆形塔剎,整個塔高30餘米。後塔則有七級近20米,建築形制基本與前塔無異。雖然前塔與後塔相差10餘米,但站在城內高處向東眺望,雙塔卻高矮相等,渾然無異,這當然是由於地勢差異的緣故,然而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匠心別運和古代建築技術的精湛高超。
對於龍山雙塔的由來,民間流傳著三種不同版本的傳說。一說是在上古時期,聖明的舜王出巡天下,不幸崩於蒼梧之野。他的兩個妃子娥皇和女英聞訊大慟,急忙駕起一條青龍,奔往湘江赴葬。不想飛至商州上空,二女淚盡而逝。青龍便化作一座蒼山,依墳墓而臥,這即是現今的東龍山。但主僕們的一腔幽怨難以抒發,從此後便朝朝暮暮吞吐丹江之水,惟願以碧波祝禱舜王的在天英靈。地久天長,遂使龍山沿水之壁,盡成縫罅。後人為了紀念這兩姐妹,就修了雙塔。另一說則是前一傳說的演繹,說是青龍化作蒼山之後就整日把頭埋在江水之中喝水。居住在岸邊、靠這滔滔不絕的江水繁衍生息的村民眼看著河水一天天少去,人們便修了一座塔企圖壓住青龍的頭,不讓它再喝水,後來又怕一座塔壓不住,就在脖子上又修了一座塔,便是位於後坡塬上的後塔。還有一個說法跟玄奘去往西天取經有關,是說在唐太宗的時候,玄奘去西天取經,回來時經書由兩隻仙鶴馱著,飛至商州上空時,仙鶴因路途遙遠累死在這裡。唐太宗為紀念兩隻仙鶴遂下令修建了雙塔。
龍山雙塔
商州大趙峪街道辦事處龍山村年過六旬的文書陳英康是土生土長的塔下原住村民,對於修建雙塔歷史典故,陳英康也給出了自己的說法:“關於這兩座塔的傳說,我也是聽上輩的人講的,大概是說明朝萬曆年間,州城裡要修築城牆,但磚塊要從120多里的丹鳳商鎮和龍駒寨運來,苦於沒有交通運輸工具,為省工省力,聰明的役夫便東起龍駒寨、西至商州城,列起一字‘長蛇陣’,摩肩接踵,手把手地將磚塊從丹鳳遞到商州。由於戰線太長,首尾難以呼應,前面磚已經夠了可後面還在傳遞,等訊息傳到龍駒寨,商州的青磚已多出50餘萬塊。於是,當時的商州知府便利用這多出來的青磚修築了兩座塔。”陳英康說,傳說的真假已無從考究,但這兩座塔確實是明朝的古建築,屬於風水塔,表達了古人祈求風調雨順的美好願景,也為商州城增添了一絲古樸、神秘的氣氛,更是“龍山曉日”的點睛之筆。原商州區博物館退休幹部魚述華認為,上述三種傳說雖然流傳甚廣,但無歷史證據,而《續修商州志》所載知州王以孚建塔為“補風氣”的說法不無道理。大意是說城周三面環山,唯東側空曠,築建挺拔俊秀的雙塔正好補虛為實,並為商州增添了景色。

豐厚的文化底蘊

“東龍山,拐個彎,龍山雙塔戳上天,龍樑上面高架板,男女老少坐一灘,狗娃咪,吹得歡……”這是廣泛流傳在東龍山一帶的一首童謠,反映了龍山雙塔下勤勞樸實的村民安居樂業的生活。歌謠里提到的狗娃咪,是東龍山特有的一種陶製哨子,“狗娃”是指泥捏成的小狗,而“咪”在當地方言裡是哨子,因其形制多以小狗的造型為主,故稱“狗娃咪”。
陳伍斤、張淑惠老兩口是東龍山村為數不多還會捏制狗娃咪的老藝人。陳伍斤說,捏狗娃咪的土必須是東龍山陽坡產的紅膠土,醒好的泥如麵團般光滑柔韌,別的地方的土是不會有這種粘性的,燒制的時候也會裂開。醒好泥後取一小塊泥團,搓成小拇指粗的泥條,這兒捏兩下,那兒捏幾下,“狗娃”的頭、腿,頓時就有模有樣了,然後,拿一根前端尖細、後端圓溜的光滑木棍在狗娃脖子後、肚子上捅出兩個洞,前後用不了一分鐘。別看陳師傅隨便就那么一捅,其實洞的位置和角度關係到狗娃咪會不會“叫喚”。陳伍斤說,這全是經驗活,一般的師傅捅好洞後會順便放到嘴邊試一下,但有經驗的老藝人根本就不用試,隨便一捅都能保證百分百吹響。問起陳師傅的訣竅,陳師傅說:“只要使得上面的洞和下面的洞垂直就行了。”捏好的狗娃咪泥胚晾乾後,等燒火做飯時,把它撂進灶膛里,飯熟了,狗娃咪也燒成了,趁熱用松香一塗,通體烏黑鋥亮,煞是好看。
龍山雙塔
龍山雙塔
東龍山人捏制狗娃咪的源頭沒有人能說清,大都是一輩輩傳下來的。陳伍斤是小時候跟母親學會的,母親享年86歲,在世時曾說,當年嫁到陳家就跟婆婆學了捏狗娃咪。陳伍斤也是聽老人傳說,清朝時期就有狗娃咪在廟會上出售,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是他經歷過的狗娃咪的興盛時期,那時村里超過三分之一的人都會捏狗娃咪。由於狗娃咪是最“高級”的玩具,能賣錢,村道上擺滿了村民自製的各式各樣的狗娃咪,吸引得各地的“貨郎擔”前來購買後再走街串巷兜售。“可以說,那時候賣到全國各地的狗娃咪都是從咱東龍山流出去的,堪稱是‘狗娃咪之鄉’。”
陳伍斤現在還記得,1975年春節前,他和母親忙著捏狗娃咪,一晚上能捏幾百個,一個賣2分到5分錢不等,“那年春節賺了三四百元!”這可是一大筆錢——那時候,一匣洋火才2分錢,一個蒸饃也就5分錢。回憶曾經紅極一時的狗娃咪,陳伍斤感慨萬千,這項帶著遠古文化積澱的民間藝術眼看就要後繼無人了。“現在娃娃們的玩具太多了,沒人再稀罕這看上去土氣的狗娃咪了,也沒人再願意學了,就連我自己也轉行做了泥瓦匠。”陳英康說,東龍山狗娃咪已經申請了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村里也曾研究過對狗娃咪進行包裝、設計,但礙於沒有財力和人才的支撐,這個計畫就被擱淺了。
塔下讓人扼腕嘆息的還不止狗娃咪一項。陳英康介紹,在原商州師範學校的院子裡,曾有過東嶽廟、娘娘廟和堯女墓,但都隨著時間的推移成為了歷史的塵埃。距東龍山村不遠處還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龍山遺址,這是一個包含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夏文化、商文化和周文化五個時代的古文化遺址,出土文物跟狗娃咪很相似。2006年5月25日,東龍山遺址作為新石器時代至漢時期古遺址,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保護與開發並重

歷經了四百多年的風雨滄桑,龍山雙塔依舊巋然不動地屹立在州城之東。原屬商州師範的學校現今成了商州區中學的東校區,前塔所在的操場被拆得滿目狼藉,四周連個隔離的柵欄也沒有,塔第一層的小木門也是破舊不堪。由於年久失修,塔基和塔身均有嚴重的損毀,塔身上有細碎的裂紋,牆磚上時而可見“某某到此一游”、“某某與某某定情與此”的刻畫。陳英康曾在下地勞作時見有人用鋼釺撬過塔基的磚石,“當時我把那人趕走了,但由於塔沒有專人看管,難保不會再遭破壞。”陳英康說,1983年夏天,省文物局曾撥款兩萬元,由當時的縣博物館負責監修。五月動工,同年十一月竣工,歷時七個月,將當時塔體的裂隙、缺磚及塔內樓板、樓梯修葺一新,又對塔基做了加固處理。
雙塔雖然作為“商州八景”之首,但卻並未將其魅力更多的展示於人,除了平日有領導視察或是重大活動時才打開塔門參觀,平時遊玩的人只有圍著塔乾轉了,就連長期生活在周邊的村民也說,每天都能瞅到雙塔,但誰也不知道裡面究竟長什麼樣。龍山村的謝艷艷告訴記者,自己小的時候看《新白娘子傳奇》,以為門前的塔就是雷峰塔,也想像著塔裡面關著美麗善良的白娘子。
難道長久生活在塔下的村民都沒有過利用龍山雙塔發展旅遊業的想法嗎?陳英康坦言,當年修建丹江公園時,村裡的能人曾有過將江濱大道、丹江公園靜泉山與龍山雙塔結合起來,連為一體,不再使龍山雙塔孤立一旁,也增添了其他景點的觀賞性。也有人提議將雙塔內外重新翻修後,將塔對外開放,塔內開展古代及當代名人書畫展、偉人的傳奇故事、反對封建迷信宣傳活動、文人創作基地等活動,使之成為文化集散地,供子孫後代游賞,讓騷人墨客吟詠描摹,千古永垂。陳英康說,其實雙塔之間曾有東嶽廟,前塔的西北角還有娘娘廟,不過在歷史滄桑中都盡數湮沒了。如果真的要開發龍山雙塔,可以將東嶽廟和娘娘廟依以前的建制加以恢復,重複從前農曆三月二十八趕廟會的興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