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大佛寺

龍山大佛寺

龍山寺即現大佛寺,在合隆滿族鎮境內的大龍頭山尾部大東溝與西大溝交毗處,當地稱“大溝廟,又稱“大姑廟”。初建於大清光緒二十七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山大佛寺
  • 地理位置:遼寧東港市
  • 氣候條件:溫帶濕潤地區大陸性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約八千平方米
  • 著名景點:“三霄娘娘”:雲霄、瓊霄、碧霄;念佛堂
寺廟構造,歷史沿革,

寺廟構造

新建的念佛堂由鐘鼓樓、天王殿、滴水觀音、大雄寶殿、藏經閣、藥王殿、地藏寺、千手觀音殿、財神殿、念佛堂、往生堂、牌位廳、聖田殿、玉皇閣、十八層地獄等組成。
新建的大佛寺,雄偉壯觀,使古剎風貌再現於世。

歷史沿革

清鹹豐年間(1835年),有兩個南蠻子到此地踩風水,認為龍頭山與龍尾山之間的山脈為“龍鳳脈”,靈性非同一般,安東(今東港)地區將會有娘娘問世,故該寺又稱“大姑廟”。
嘉慶年間(1796年),國事衰落、官吏昏庸、庶民百姓饑寒交迫,又趕上天大旱,真是呼天天不應,喊地地無聲。當地一名隱士牽頭,在此處用石擺設一座簡易的小廟,領著大夥頭帶柳條帽,敲鑼喊號,焚香祈禱,小孩子問大人:這是乾什麼?大人們說:這是在求雨。也巧,事隔一日,突然烏雲密布、電閃雷鳴,傾盆大雨連下三天三夜。
後來,求雨這件事,在民間一傳十、十傳百,三里五村就傳開了,一些善男信女、官史衙役、平民百姓自發籌集資金,根據此地特有的風水和靈氣,在清光緒年間,建起了這座具有清代特色的寺廟,“龍山寺”。
當初的龍山寺規模相當可觀,上殿有疹痘娘娘、火神娘娘、水神娘娘、也稱“三霄娘娘”:雲霄、瓊霄、碧霄。兩側有護法十八羅漢銅塑像。壁畫有十八層地獄魑魅魍魎圖。廟脊有姜太公釣魚銅製雕塑。上下殿之間的東側,依次建有藥王殿、神祖龕樓、龍田祠、烏蟲閣,關帝石塑廟。下殿為大雄寶殿,供奉釋迦牟尼銅塑像,周圍護侍著眾多仙童仙女雕塑。侍鬥神胎尉遲敬德、秦瓊。一抱多粗的紅色木柱金龍盤踞、古松翠柏,蒼勁多姿,使古剎愈發肅穆寂靜。
龍山寺曾是丹東地區級別最高的寺廟,負責丹東天后宮、東溝大孤山、鳳城鳳凰山以及黃海岸邊大小寺廟的管理事務。
十年浩劫中,古寺被推到拆除,慘遭毀滅性的劫難。
2005年5月25日,農曆已酉年四月十八日,為了重現“龍山寺”昔日的風貌,由全國十六高僧之一營口楞嚴寺法主和尚圓山弟子明林大師牽頭,在原龍山寺的舊址廢墟上,建造大佛寺念佛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