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尾崗圩,位於縣城東南,距縣城24.6公里,民國時成圩。原名牛尾崗,因地處狀如犀牛山崗尾部而得名,後當地人把山脈稱龍脈,更為今名。原圩1957年被洪水沖毀,1958年遷現址。上市有禽畜、水產、肉類、青飼料、松脂等,趕圩人多來自鬱南、河三佛子沖鉛鋅礦及本地附近鄉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尾崗圩
- 地理位置:廣西梧州市龍圩區大坡鎮
- 圩期:2、5、8
龍尾崗圩,位於縣城東南,距縣城24.6公里,民國時成圩。原名牛尾崗,因地處狀如犀牛山崗尾部而得名,後當地人把山脈稱龍脈,更為今名。原圩1957年被洪水沖毀,1958年遷現址。上市有禽畜、水產、肉類、青飼料、松脂等,趕圩人多來自鬱南、河三佛子沖鉛鋅礦及本地附近鄉村。
龍尾崗圩,位於縣城東南,距縣城24.6公里,民國時成圩。原名牛尾崗,因地處狀如犀牛山崗尾部而得名,後當地人把山脈稱龍脈,更為今名。原圩1957年被洪水沖毀,1958年遷現址。上市有禽畜、水產、肉類、青飼料、松脂等,趕圩人...
清末,今大坡鎮境內有大坡、河步、龍尾崗、勝洲4個圩市,經營布匹、雜貨、糧油、牲口等貨物。1949年,大坡街有商鋪50家,勝洲街29家,河步街22家,龍尾崗街18家。1951年成立第三區(今大坡鎮)供銷合作社。此後,供銷商業在鎮內商業經濟中一直占主要地位。1990年,供銷商業網點42個,農副產品購進總額107...
合垌村受龍圩區大坡鎮轄,在鎮的南部,東同新龍村連線,西接新地鎮四落村,南與廣平鎮平地村相連,北與新龍村付觀組交界。村民委員會駐龍尾崗街,轄筆一二三、古蒙、古欖一二、合垌、下令、榃燈、峽山、上垌、念村、乾眉一二、平沙一二、大宕一二共18個村民小組,全村總面積12.33平方公里,2016年全村人口...
桂嶺鎮,隸屬於廣東省揭陽市揭東區,地處揭東縣西部,東隔德橋河與月城鎮相望,南與霖磐鎮相接,西與白塔鎮相鄰,北與玉湖鎮、新亨鎮接壤。總面積31.84平方千米。2018年,桂嶺鎮戶籍人口73241人。“桂嶺”兩字來源於當地圩集名,該圩集創始於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因圩場所在地為劉氏住地桂嶺村,故又...
三江鎮,歷史行政區劃,現為三江社區,隸屬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石灘鎮。位於增城區東南部。駐地清代在東江 、增江、縣江(已淤塞) 三江之間形成圩集,故名三江圩。1961年成立三江公社,1983年改區 ,1986年建鎮、2004年2月19日,增城市將原來的16個鎮(街)撤併為6鎮3街道:撤銷三江鎮、沙莊街道辦事處,將其...
合洞村【hé dònɡ cūn】大坡鎮下轄,在鎮的南部,東同新龍村連線,西接新地鎮四落村,南與廣平鎮平地村相連,北與新龍村付觀組交界。村民委員會駐龍尾崗街,轄筆一二三、古蒙、古欖一二、合垌、下令、榃燈、峽山、上垌、念村、乾眉一二、平沙一二、大宕一二共18個村民小組,全村總面積12.33平方...
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始有南澳村,無圩。民國元年(1912年),南澳隸屬新安縣(1914年復稱寶安縣)。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0月,中國共產黨建立東江地區抗日民主政府——惠陽縣第二區臨時行政委員會,南澳屬之。1949年10月,南澳地區屬惠陽縣第四區之大鵬鄉。1951年11月,第四區析出第七區,南澳隨大鵬...
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磐溪都的桂林與霖田都的德橋庵下合建市集於三角渡溪邊,命名為霖磐市(今稱三角渡老圩),因此得名。1983年10月,霖磐公社改區。1987年1月霖磐區改鎮。1991年12月,劃歸揭東縣。截至2020年6月,霖磐鎮共下轄1個社區、11個行政村。2018年,霖磐鎮有工業企業58個,規模以上有16個...
北流至黃湓有外圩洲。經女埠,有洲名溪灘背。過焦石,有焦石洲。過洲上至將軍岩入建德縣境,於梅城與新安江合為富春江。流域面積(蘭溪水文站以上)18233平方公里,全長45.8公里。市內流長22.5公里,流域面積851平方公里,自富春江電站大壩建成,通常水深2米。蘭江原經石骨山腳,約於清代遷經黃湓村西面,故...
2011年末,白塔鎮有白塔、桐坑、古溝、寶聯、金鉤、塔東6個集貿市場,貿易種類是農副產品、日用品、食品等。白塔圩商貿活躍,市場繁榮,有服裝(包括日用品)菸草、藥材、木材、農副產品等專業市場;塔東淡水魚批發市場占地45畝,是揭東縣最大淡水魚批發市場。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白塔鎮有中國小24所,其中...
1950年前,河道枯水期尚可航行1~2噸級木船,豐水期可航行10~20噸級木船,可達龍灣圩。到80年代末仍有1~2噸級木船航行到西安鎮, 90年代初已基本不能通航。官山溪,又名官山水,在市域西部合水鎮。因流經官山村,故名。南起合水鎮托盤頂,流經塘湖、坑尾、官山、古宅、嚴田、塘面、運山頭、新布等村...
驛道四通八達,每條都以石塊砌至十里之外:第一條,東經嶺子下→茶頭坳→山河→大柏圩;第二條,北東向經大坑牛婆崇→里運→黃石貫→寧都城;第三條,西北向經大山崬→小羅屋、糶米崬→瑞林圩;第四條,正西經金嶺崬渡頭→黃沙→崗面圩;第五條,西南經石人坑→官倉→雪竹崬→穿龍坳→瑞金縣城。
陳豐坊龍船的龍尾是“攣弓"的。所以世稱“攣弓龍尾,白須老土地”。慶雲坊(海邊坊)龍船是紅鬍鬚的,因其在溫、許二公(臨海廟)處“點精”,而溫、許二公是紅鬍鬚,龍船也隨之紅鬍鬚。世稱“紅須軍師"。相傳,慶雲坊龍船的紅色鬍鬚,是一種稀有野獸的毛,特別矜貴。早期,慶雲坊有兩艘龍船,就是大梭...
三和村地處沖蔞圩西北面5公里處。耕地面積3052畝,其中水田2143畝,崗地909畝。戶數454戶,人口2061人。明清時期屬德行都,民國後期屬台山縣第三區蔞北鄉,1958年稱嶺後村對面園山仔中心地地,距縣城15公里,交通方便,汽車可直達。三和村聚居著陳、李、蔡三姓,大家相處和睦,故名三和。這裡多是山坡丘陵,農業...
揭西縣:灰寨新圖村、新宮林村、溪背圩村、老宮林村、灰龍村、三壩村、東聯村、柑坑村、金星村,塔頭山寮村,棉湖厚埔村、上浦村,大溪新園村、新樓村、大園村、井美村。惠來縣:隆江林溝村,溪西清平村,鰲江東岱村、新李村,東港渡頭村。普寧市:流沙西趙厝寮村,大南山和美村,廣太山前村、石潭村...
杭州市蕭山區衙前鎮鳳凰村文化禮堂,餘姚市梁弄鎮橫坎頭村文化禮堂,永嘉縣岩頭鎮上烘頭村文化禮堂,長興縣煤山鎮東風村文化禮堂,海鹽縣通元鎮雪水港村文化禮堂,紹興市越城區靈芝街道大樹港社區文化禮堂,義烏市城西街道分水塘村文化禮堂,龍游縣湖鎮鎮地圩村文化禮堂,舟山市定海區白泉鎮皋泄村文化禮堂,台州市黃巖區平...
洪陽河,源起鐵山北麓南坑,在洪陽鎮集赤崗水、古分水後沿東北方向過洋尾仔,至潮來港匯廣太水,於下尾王村入榕江。出水口幾經變遷:1951年於新溪咀移至龍尾港口,1960年改於揭陽縣神港入榕江。全長24.15公里,集水面積189.0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36萬畝。解放前,上游水土流失嚴重,鳴崗溪和岐崗等10多處小...
不久,谷饒建圩,四方人等上圩多經此門,每日進出何止千丁,連門檻石也被行人踩低數寸,狀似石堀。至於北門,那是洪武年間余氏家祠建立之後才建成的。光南村豆乾 據1994出版的《南粵百鎮 流沙卷》第154頁記載:據說,普寧光南村民早在明朝初期就學會製作豆乾了。元朝末年,群雄並起,陳友諒被朱元璋打敗之後,他...
寧江是流域內的最大支流。寧江古稱左別溪,屬貫穿興寧南北、流域面積最大的梅江支流。北起江西尋烏荷峰畲,南至水口圩匯合梅江,全長107公里。從合水至水口主幹河道長57.5公里,寬65~90米。沿途接納32條山溪小河,呈葉脈狀匯入寧江,流域面積1364.75平方公里。梅縣區境 程江,南齊時(公元479至502年)為紀念本...
每年降水產生的徑流損失很大,大村水庫攔蓄能力為750萬立方米,小水庫可攔水50.7萬立方米,各農田圩溝的蓄水為16萬立方米,合計年蓄水量為816.7萬立方米,大部分雨水流入大海。花果山優質礦泉水在1981年被開發利用。另外還有各村各戶的泉、井水,使豐富的地下水直接為日常生活服務。植物資源 薇科中有桃、梅、李、...
揭西縣:灰寨新圖村、新宮林村、溪背圩村、老宮林村、灰龍村、三壩村、東聯村、柑坑村、金星村,塔頭山寮村,棉湖厚埔村、上浦村,大溪新園村、新樓村、大園村、井美村。惠來縣:隆江林溝村,溪西清平村,鰲江東岱村、新李村,東港渡頭村。普寧市:流沙西趙厝寮村,大南山和美村,廣太山前村、石潭村...
民國十七年(1928年)11月,在烏江街范家藥房用一幅畫換得龍尾金星硯璞一方。長子昌午出生。民國十八年(1929年),經張栗庵介紹,辭去教書工作,赴上海從黃賓虹學畫山水,至三十四歲,因家中經濟困難,還鄉,仍教書。當年秋,家鄉水災,他挺身而出,義務主持圩事,公正廉明,甚受擁戴。二子昌庚出生。民國十九年...
1945年的血與火大浩劫十來年後,到了大躍進年代,村里又遭受第二次劫難,建於清朝鹹豐年間的環抱全村的大圍牆被無償拆掉,將全部特製牆磚運到木根圩建葵陽禮堂。這條環村大圍牆,周長2545米,高3.5米,寬0.5米,共設有3個大閘門和13個炮樓,目的在於防禦盜賊,保護村民安寧。這些閘門和炮樓,按“劍戟森嚴、...
那勤隘,在游扶隘以西,海拔1120米,是從平江經篤象、福馱、汪門前往防城那勤圩的主要隘口,民國29年前私人組織護送隊,駐平江圩。扶隆隘,在大溝龍之西,海拔1082米。是從那盪圩經平良、百姓前往防城扶隆圩的重要隘口,商人來往較多。清時期設營,民國年間設護送隊一個班,駐湯那屯,1949年游擊隊設護送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