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塢彩燈製作技藝,中國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傳統技藝,浙江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龍塢彩燈製作技藝
- 主題詞:傳統技藝,龍塢彩燈,製作技藝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技藝
- 起源時間:清代道光年間
- 認證時間:2012年
- 認證批次:第四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瀕危狀況,保護措施,
簡介
龍塢彩燈製作技藝是杭州彩燈藝術中的重要製作流派,以構思獨特、手法豐富、造型別致、製作精良,並具“形、光、動、聲、色”效果而享有盛名,深得杭州百姓的喜愛。
龍塢彩燈製作技藝始於清代道光年間,至今約有170多年歷史。清道光年間,創始人葛正剛將東陽的木雕技藝有機地結合進彩燈,製作了馬頭燈和各種式樣的木質骨架宮燈,而聲名鵲起,成為當時彩燈製作的名匠,從而開創了龍塢彩燈這一流派。
歷史淵源
龍塢彩燈製作技藝始於清代道光年間,至今約有170多年歷史。清道光年間,創始人葛正剛將東陽的木雕技藝有機地結合進彩燈,製作了馬頭燈和各種式樣的木質骨架宮燈,而聲名鵲起,成為當時彩燈製作的名匠,從而開創了龍塢彩燈這一流派。至民國時期,第三代傳承人葛明楷將簡單的彩燈發展成為能動、會轉的動態彩燈,又將葛家花燈從鄉下發展到杭州城區。第四代傳承人葛以楨製作的“西湖五彩龍”,從龍塢一直舞到了北京的舞台。第五代傳承人葛建民更將龍塢彩燈發展成為集“形、光、動、聲、色”為一體大型綜合彩燈,並在杭州市的彩燈活動中年年獲獎。
基本內容
龍塢彩燈製作工藝流程主要有起燈稿、搭龍骨、裝龍機、上燈衣四大步驟。並有“構思、放稿、編扎、雕刻、制燭、機關、上衣、剪花、畫彩”等九大技巧。使用工具主要有繪圖工具,搭骨、編扎工具,剪花、裁切工具,雕刻及機關製作工具,制燭工具,上衣工具,繪畫工具等。
瀕危狀況
由於現代工藝的發展,特別是建材的變化和電氣的套用,傳統的彩燈技藝如今面臨淘汰和失傳的危機。目前,傳統的龍塢彩燈製作技藝已經只能在小型彩燈中保存套用。也只有個別傳承人還能以傳統技藝製作。保護和傳承工作十分緊迫。
保護措施
近年來,在相關政府部門和學校的支持下,傳承人結合學校美術教育在西湖第一實驗學校開闢了傳承基地。傳承人葛建民也一直在致力於傳統彩燈技藝的整理、研究和開發利用。
近年來,葛建民老師還接受省教研室老師的邀請,編寫勞技課程教材;開辦浙江省非物質文化教學傳承基地,教中外的年輕人和小孩子認識中國和杭州的彩燈文化。攝影社、西湖文化遺產保護社師生聽了葛老師的介紹後,不禁對他肅然起敬。此後,在他指導下,大家興致勃勃地做了一盞小花燈。看著自己親手做的花燈,大家覺得此行獲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