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塢古道

龍塢古道

龍塢古道,北起杭州留下省林科院後小和山下,北至杭州轉塘中村金雞嶺,西可至富陽東塢村,全長十餘公里,古道最高處為午潮山頂,海拔503米,平均海拔300多米,為古代杭州地區餘杭、富陽、龍塢等地村民的交通便道,穿越小和山-午潮山-白岩山系,在山脊線上盤亘,連通著中村、東塢村、龍塢鎮、閒林埠、石馬等地,經年累月,時光變遷,古道現遺存散落各處,如今保存完好的有小和山上金蓮寺附近一段竹林古道,石馬至午潮山腳的古道,大德嶺上的豆腐皮古道(通富陽東塢村),核心區域為午潮山國家森林公園。古道早在吳越時代就存在了,歷史上是鹽商販鹽的通道,附近有如意景觀帶、白龍潭瀑布、胡雪岩墓等景觀,為杭州市區唯一保存尚好的古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塢古道
  • 外文名稱:longwugudao
  • 地理位置:浙江杭州市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全天
歷史背景:
龍塢古道,據說是當年吳越王錢鏐販鹽的必經之路。錢王是臨安人,年輕時力大無比,但家裡窮,於是做起了私鹽販賣的生意,當年販賣私鹽屬於重罪,朝廷是不允許的。也就是說,當年錢王挑著鹽擔子不可能走大道。這裡的東面是大嶺,那裡是馬車能走的大道;西邊是龍門坎,能被稱為‘門坎’的地方,估計肯定有官兵把守。如此推斷,當年錢王由轉塘一帶挑著鹽擔子往臨安方向,走這段山路的可能性最大。據史料記載,當年錢王確實是從澉浦(今海鹽縣澉浦鎮)一帶產鹽地買進海鹽,挑到現在的安徽南部山區去換米,之後再將那邊的米挑到這邊來賣的。
豆腐皮古道,修建於隋唐時期,是富陽受降東塢山村與杭州龍塢的一條翻山古道,已有近千年的歷史,一千多年前,東塢山的先人們,帶著自己製作的豆腐皮,肩挑手扛,翻越杭州與富陽交界的午潮山,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絲綢之路”——豆腐皮古道,促進了東塢山與杭州之間的豆腐皮貿易,而且直到上世紀50年代仍有人通行。
名稱來源:
龍塢古道,據說是當年吳越王錢鏐販鹽的必經之路,北起杭州留下省林科院後小和山下,北至杭州轉塘中村金雞嶺,沿途可見由於侏羅紀造山運動形成的大塊斷層構造,多懸崖峭壁,奇石怪岩惟妙惟肖。
古道景觀:
古道周邊人文景點頗多,有千年古寺金蓮寺,勿忘國恥紀念地,抗戰時期這裡發生過“午潮山慘案”,有杭州市區內唯一的山谷瀑布——白龍潭瀑布,白岩山腳還有紅頂商人胡雪岩墓地。
交通:
起點,杭州市區可坐193路公車站在科技學院下,沿著一條兩側是水杉的道路到底沿公路徒步十來分鐘就可以到小和山腳。
終點,白岩山下去以後徒步十來分鐘就到了杭富公路上的金雞嶺,這裡有514公車回杭州市區。
古道路線:
常見的徒步方式可以從小和山腳沿著古道徒步而上,可以到千年古剎金蓮禪寺,這裡再沿著右側的古道徒步過去,經過勿忘國恥紀念處,從哭泣嶺這裡古道入口處進山路,經過古道上的制高點午潮亭,往大德嶺而去,中途會經過標記餘杭、富陽、杭州三地交界的界碑,可以從豆腐皮古道通往富陽東塢村,也可以沿著古道下行,回到午潮山林場的牌坊處,也可繼續前行,可以下到龍塢鎮的上城埭,繼續前行則可以經過飛鳳岩、白岩山到中村金雞嶺。
穿越路線:
從小和山腳經勿忘國恥遺蹟,上哭泣嶺,經過午潮亭一直到金雞嶺,全程十五公里左右,沿途古道滄桑,巨石嶙峋,植被豐富。
徒步龍塢古道
簡要行程: 各地-小和山腳-金蓮禪寺-勿忘國恥遺蹟-哭泣嶺-午潮亭-三界碑-大德嶺-飛鳳岩-白岩山-金雞嶺
裝備建議:
鞋:難度中等,推薦中幫登山鞋或者徒步鞋
手杖:推薦2根
餐:建議帶朱古力、牛肉干、水果等食物,水一般要帶兩瓶以上。
公共用品:霍香正氣丸、驅風油、感冒藥、指南針等,午潮山一帶為國家森林公園,不適宜用火,一般爐頭不要帶。
風景名勝:
午潮山國家森林公園,公園內最高海拔494.7米。其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共有維管束植物137科456屬800餘種,其中木本植物377種,國家級保護樹種有夏臘梅香果樹花櫚木杜仲天竺桂等,稀有樹種有三尖杉厚殼樹銀鵲樹等20多種。驚奇的是山上有一片天然黃栲林,黃栲林原來主要分布在浙江的南部,出現在浙北,確實令人稱奇,引起了植物學界的關注。午潮山主峰下有一口井,稱為午潮井,相傳只有在子午時分泉涌如潮、聲如輕雷,當地居民按時汲泉,過了子午時辰就取不到泉水,午潮山由此得名。白龍潭瀑布是杭州市郊唯一的天然瀑布。在西洋塢聽法庵下,兩面絕壁如削,夾一深谷,銀瀑從百丈陡壁上飛瀉而下,轟響如雷、珠璣四濺,遊客無不驚嘆叫絕。現代文學家郁達夫在他的散文《龍門山路》中,對午潮山子午井、白龍潭瀑布作過精彩的描述“午潮山在杭、余兩縣交界上,高五百有四公尺,山頂有泉如井,曰子午泉,每日子午時,其水升漲如浙江潮,因此有名潭在聽法庵下二百步,險澀異常,僅可側足,不容正步,潭深千尺,奔流下注,如潑萬斛璣於碧玉,其瀉響作聲,轟雷疾霆,哀絲急竹,莫喻其變也"。
由於侏羅紀造山運動形成的大塊斷層構造,多懸崖峭壁,奇石怪岩惟妙惟肖。有貌若巨獅的獅子岩、酷似立鳥的石鳥、宛如刀削的子排嶺。還有梁紅玉抗金時鎮守的石關、方臘起義進攻杭州時的點將台以及仙人橋、鸚鵡岩等。尤以千丈崖最出名,懸崖高數十米,如刀劈而成。離千丈岩不遠處的小龍湫,山體清沌、飛流擊石、水花四濺。
金蓮禪寺,金蓮寺位於留下鎮小和山南坡龍門村,小和山北坡即為石馬村,始建於宋代,金蓮寺規模較大,寺內有菩薩數尊,奉祀菩薩有釋迦牟尼、送子觀音、千手觀音、文殊、四大天王、十八羅漢等,寺內僧人。而且名人題額、題聯甚多,寺前橫匾“金蓮寺”,據說是彭公所書。當時的金蓮寺在江南一帶頗具勝名,曾與靈隱寺、東嶽廟、法華寺,成為杭州城郊的三大廟寺。而嘉興的宗德寺、餘杭的龍泉寺和近地的儔善寺、夕照庵等則為其屬寺,可見當時金蓮寺規模之大、香火之盛。
清光緒十三年(1887)住持廣嚴禪師奉旨進京,欽賜龍藏(清內務府所刊佛教藏經)12部及全副蠻駕,回山傳戒。慈禧、光緒帝、恭親王分別手書。慈禧書“藏經閣”、“清淨圓通”、“大雄寶殿”匾額。其時有僧徒達八百餘人,殿屋999間半,大鐘一口,大香爐一隻。
白龍潭瀑布:龍門八景”之最,杭州近郊最大的瀑布景觀。飛瀑落差約50米,瀑布下池的水流由一條深嵌在危岩峭壁中的蛇形溝谷貫通,宛如一條白龍游弋空中,如煙如霧,跌入潭中的水,濺起無數水珠,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自明清以來是杭州人及外地遊客爭相欣賞的佳景。明朝詩人田藝蘅有詩云:“瀑布自天飛怪雨,石門如峽鎖驚波。” 著名作家浙江富陽郁達夫,曾多次到這裡欣賞風景,他在《龍門山題壁》詩中寫道“天外銀河一道斜,四山飛瀑盡鳴蛙。明朝我欲扶桑去,可許磯邊泛釣槎?” 其他描寫白龍飛瀑的名句還有:“雙岩繡出紅霞斷,一水虛懸白練飛”、“瀑布自天飛怪雨,石們如峽鎖驚波”、“龍潭噴瀑飛千丈,魚破傳音響四坪”……不勝枚舉。
關於白龍飛瀑的起源,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其中流傳最廣的說法是:在很久很久以前,龍門山下住著一條白龍,因感山中寂寞,一天,突然撞破佛肚,騰空出遊,於是有了常年不斷的龍門瀑布。這也是為什麼龍門山又叫“佛肚山”的原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