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坑

龍坑

龍坑,位於吉林省松原市,為風景勝地是國家級AAAAA級水資源保護區,自吉林松原市驅車西南行22公里,便到了地肥水美的套浩太鄉。棄車向東漫步約1000米,一泓碧水映入眼帘,這就是松原的龍坑(古稱別里不泉)。龍坑,就其景象之獨特,別說在松原境內,就是在地跨東北三省的松遼大平原上,也是少見的一大奇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坑
  • 外文名:LongKeng
  • :2500米
  • :約300米
  • 地理位置:松原市吉林
  • :70餘米
  • 泉溪徑流量:每秒2立方米以上
簡介,地貌,歷史文化,

簡介

自吉林松原市驅車西南行22公里,便到了地肥水美的套浩太鄉。棄車向東漫步約1000米,一泓碧水映入眼帘,這就是松原的龍坑。
此間的龍坑,就其景象之獨特,別說在松原境內,就是在地跨東北三省的松遼大平原上,也是少見的一大奇觀。

地貌

這是一條長約2500米、寬約300米、深達70餘米的天然溝壑。套浩太鄉深居松遼平原腹地,此一方正是郭爾羅斯大草原的邊緣,大幅面的地表本來渾然嚴密,何來這一頗具縱深的溝壑呢?實令好勝獵奇之輩大傷腦筋。當然並非止此一端。這一溝壑之內,有一股神來之水,更是叫人難以琢磨。郭爾羅斯大草原東部,泉水溪流甚是罕見。套浩太鄉以北200里,以西300里,以南300里,都難以覓到泉溪的蹤影。只是由此向東南不足百里處,第二松花江下游一帶,才分布著若干泉溪。但這些溪流,大者不足三步之涉,小者不過一瓢之取。況且,這些溪流往往是兼收矛容,幾經匯聚,才形成一介微流。而龍坑涌瀉的泉溪,其徑流量則在每秒2立方米以上,又是在一坑之內陡然而成,這就不同凡響了。
凡是天然奇景,見絕之處往往不止一二。龍坑地處松遼平原低等海拔梯面上,這是地地道道的外流區域,這一區域的絕大部分流泉,或匯入遼河水系南下渤海,或投諸松、嫩二江匯入黑龍江水系,經俄羅斯濱海地區流向北太平洋。然而龍坑泉卻獨開一境,堂堂然以內流河的形式在千里草原上出奇制勝。
龍坑泉先在溝壑之內形成一個十數尺深的小天池,然後下溪水轉而向東漫過天然堤限,舍龍坑而去。這條溪流左右徘徊,彎曲十幾公里之後,在西北方向的一個低洼之處停了下來,就地經營起一個有數平方公裡面積的淡水湖,有蓮露花浮出水面,遂稱蓮花泡。馳名全國的蓮花泡水稻機械化示範場,便設在這裡。搶手於京津市場的綠色食品——蓮花泡大米,也在這裡應運而生。

歷史文化

80年代初,大型水利工程——引松人工河開通後,龍坑泉水結束了經營蓮花泡的歷史,轉而經運河注入查乾湖。從此,龍坑泉再以全新的姿態,在松原的人文地理上,發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由於本地氣候條件以及第二松花江水位的限制,前郭引松人工河只能是季節性水利工程。但龍坑泉這股溪流卻是永無間斷地向查乾湖提供大量水源,以支撐那裡的水產事業。
據《金史?地理志》記載:“長春縣(今前郭縣境內塔虎羊城遺址四周一帶)有別里不泉”。經考證,“別里不泉”就是這個龍坑。“別里不泉”系女真語的漢語音譯,意為“噴泉”。從這塊土地上發現的兩處遺址中,還殘留著契丹和女真族的文物。可以斷定,這裡早已是東北先民休養生息的地方。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飾了龍坑的天然美。春夏之時,溝壑兩坡很有一番景色。名目繁多的花草樹木,諸如百合、金針、杜鵑、馬蘭、牽牛、山杏、山葡萄、山里紅,等等,爭芳鬥豔,萬紫千紅。隆冬時節,郭爾羅斯大草原成了冰雪世界,龍坑泉水卻依然如故地日夜奔流;溝壑里也是暖暖洋洋,於是便有鳥獸家族把這裡當成了天然的避寒之所。而今,如果把話題轉到旅遊觀光這個層面上來,龍坑又堪稱草原一顆明珠。令人鼓舞的是,開發龍坑旅遊資源在這裡已經提上日程了。
第一輪,只能算是個序幕,當地居民沒費多大力氣就在這裡建起了一個養魚池,養起了極其名貴的虹蹲魚。緊接著,這裡又平地建起了一座二層樓,鄉政府看好了這塊風水寶地,先把敬老院安排到龍坑近旁。營林造植活動也同步開展起來,坡面栽上了一排排挺拔的紅松、白楊、樟松,還有曲柳、紫槐、黃榆、黃玻璃。與之相配套的,龍坑東面,依次建起了桑園和果園。一排排桑樹、蘋果樹、李子樹、海棠樹、山植樹,等等,布局合理,錯落有致,這就使龍坑景觀有了一個良好的外圍環境。再接下去,還將繼續增設旅遊設施,將在這裡建亭台船榭,置遊船,架浮橋,修棧道。
如此看來,默默無聞的龍坑要有一番龍騰虎躍之舉了。但是,現有的一點構想太嫌小家子氣了。依龍坑提供的建設空間之廣闊,加之此一方可資遊玩瀏覽的自然景物之珍貴,龍坑作為一個地區性旅遊中心,其輻射方圓與發展前景,都是極為可觀的。有朝一日,龍坑則很有希望一躍而馳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