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創於唐朝初年,千百年來,名人騷客多在此駐足,據民間傳說考證,王維、李商隱、趙匡胤、于謙、傅山等都曾在此駐足。2011年被晉中市評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龍吟書院是文人雅士交流思想、切磋交流藝術思想的場所其功能包括:書畫家工作室、作品展覽室、茶飲室、藝術創作室及休閒住宿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吟書院
- 始創於:唐朝初年
- 舊址:靈石石膏山下的前二溝村
- 景點級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書院傳說,歷史文化,
書院傳說
龍吟舊址在靈石石膏山下的前二溝村。書院原是西漢初年已經開通的靈沁古道上的一座客棧,在唐初政通人和、百廢俱興的社會環境下,改設為書院,取名“古道書院”(後周末年更名為“龍吟書院”),課讀周圍村莊的農家子弟,一時名噪靈石、沁源邊境。1200多年來,隨著朝代更替,書院時興時衰,但院舍不曾坍廢,可嘆的是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書院被一夥歹徒燒成一片廢墟。
歷史文化
古道書院雖然地處偏僻的山谷之中,但因它座落在晉中盆地通往上黨盆地的咽喉之路上,因此過往的名人騷客多駐足書院,據民間傳說與考證,王維、李商隱、趙匡胤、趙普、于謙、傅山等歷史名人都到過龍吟書院,或打尖,或吟詠,或題字,或遊玩……留下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傳說故事。
唐代詩人、畫家王維,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縣),其父遷居蒲州(今永濟市蒲州鎮),開元十年(722年)王維高中進士,喜慶之餘,念及祖蔭,決定返鄉祭祖。王維從河東出發,取道千里徑,從霍州入靈石境,從靈石縣的韓家窪下山,過了天河後,天已近黃昏,於是投宿東許村。在東許村聽說石膏山美景近在咫尺,於是酷愛山水田園的王維決定繞道前二溝村,遊覽石膏山。第二天,王維在農夫的陪同下,在石膏山上整整遊玩了一天,下山後,王維在古道書院住了一宿,書院山長用石膏山的山珍野味招待了這位新科進士。第二天,王維道別了山長,踏上了前往故鄉的路。
唐大和年間,時在太原幕府做巡官的李商隱,回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探親,從太原到懷州,靈石境內的冷泉關為必由之地,靈沁古道為必由之路,因此,他第一天住在了冷泉驛,在冷泉驛寫下了《寒食行次冷泉驛》五言律詩一首:“歸途仍近節,旅宿倍思家。獨夜三更月,空庭一樹花。介山當驛秀,汾水繞關斜。自怯春寒苦,哪堪禁火賒!”第二天住在了古道書院。李商隱看到這小小的書院,座落在幽谷清流邊,青山茂林間,屋舍儼然,書聲琅琅,真是個遠離塵俗的好境界,於是欣然提筆,寫下了內容為“古道書院師古道,膏山勝景遍膏山”的一副楹聯。
後周顯德元年(954年),時任殿前都虞侯的趙匡胤(宋朝開國皇帝,即宋太祖)率軍在石膏山下的棋盤溝休整。一天下午,趙匡胤與謀士趙普下了幾盤棋後,便同趙普信步來到古道書院,同書院山長聊天,閒談中,趙匡胤問及書院名稱的來歷,山長說:“書院因座落在靈沁古道上,加之有‘師古代聖人之道’的寓意,故名。”趙匡胤隨即說道:“古道雖可循,豈若今世人!”對於趙匡胤問鼎後周的雄圖,趙普早已心知肚明,於是趙普說:“不若改為‘龍吟書院’。”趙匡胤當即表示讚許。從此,“古道書院”便更名為“龍吟書院”,隨之,龍吟書院所在的這條狹谷也由“二溝”更名為“龍吟谷”。沒過多久,趙匡胤從棋盤溝撤軍,臨走時,把他用過的棋子送給龍吟書院的山長留作紀念。
明宣德六年(1431年)盛夏,時任河南、山西巡撫的于謙,因公務前往河南,過靈石韓信嶺時,寫下了一首《過韓侯祠》的七言律詩,內容為“躡足危機肇子房,將軍不解避鋒芒。功成自合歸真主,守土何須乞假王。漢帝規模應豁達,蒯生籌策豈忠良。荒墳埋骨腰山路,駐馬令人一嘆傷!”下了韓信嶺後,經仁義鎮,東折踏上靈沁古道,晚上投宿龍吟書院。一路上,于謙看到靈石南河一帶的民風淳樸,民性敦實,又看到石膏山下溝谷曲折幽深,山林之間村落時隱時現,正合南宋愛國詩人陸游《游山西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詩句的意境。
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八月,傅山同兒子傅眉從南京北返,取道靈沁古道,先在石膏山上住了幾日,遊了後寨門,寫了《義蜂》詩,傳了傅山拳,並為海誦法師題寫了“神佛非所願岩畔白雲時來繞,山林亦可取洞中清泉不染塵”和“山林埜趣”的聯匾;下得山來,應龍吟書院山長的懇請,又揮毫寫了“龍吟書院”四個大字。這四個大字流利灑脫、剛勁無媚、深藏正氣。寫完後,傅山言道:“龍吟”二字正合時政,目下,大明皇上才是真龍天子,而聖上正在蒙難,故可雲“龍吟”。
時序到了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這年的十月,一個月黑風高的深夜,從沁源大山里竄來一夥歹徒,硬逼著當時的書院山長交出宋朝開國皇上贈給書院的棋子,山長說:“那是好幾百年前的事,書院不曾有棋子留傳下來。”歹徒硬是不相信,把山長打得死去活來,又掘地三尺,到處尋找,最終無果而終,臨走時將書院付之一炬,燒成廢墟,只剩下建在高處的供奉孔子的三間小殿。從此,龍吟書院失去了往日的輝煌,輟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