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介紹
鄉政府駐山羊坪村,距縣城20千米。總
耕地面積22663畝,人均1.7畝,糧食總產量3444噸,人均產糧244.8公斤,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278元。主要作物有小麥、洋芋、胡麻、油菜籽、蠶豆、蔬菜等。全鄉區域面積為104.28平方公里,全鄉地勢西高東低,屬西秦嶺山脈,龍台山橫亘全境,形成南北兩個不同區域,南部為高寒陰濕山林區,北部為二陰山區,海拔在1860米至3110米之間,年降雨量在800左右,平均氣溫7.8℃,無霜期140—160天。全鄉小氣候特徵明顯,四季分明。全鄉現有正式幹部職工39名,內設“一辦兩所三中心”。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龍台鄉
外文名稱: Longtaixiang
下轄地區: 賈山村 山羊坪村 大莊村
電話區號: 0938
郵政區碼: 741314
人口: 人口13882人(2008年年末)
著名景點: 慈雲寺、 老君山
特產: 粉條、冬粉、粉皮
經濟概況
自2000年來,龍台鄉
黨委、政府堅持“發展抓項目、產業抓養殖、增收抓勞務、開發抓旅遊”的發展思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為目標,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優勢產業培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平安龍台創建工作,努力解決“三農”問題,促進全鄉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快速、持續、協調發展。勞務輸出是全鄉的支柱產業,全鄉常年務工人員達3000人,勞務總收入達3800萬元,同時培養鍛鍊出了一批創業典型人物,在他們的示範帶動下,全鄉堅持“穩定市場,提高素質、注重效益”的原則,逐步走出了一條政府組織與民眾自找門路相結合,計畫輸出與市場調節相結合,勞務產業帶動全鄉經濟發展的致富路子,2009年被評為市級發展勞務經濟示範鄉鎮。
養殖產業
我鄉上河峪沿河地域寬廣,水資源豐富,適宜養殖虹鱒、金鱒、七彩鮭等冷水魚,該魚種生長快、肉質細嫩鮮美,口感頗佳,在當地市場非常暢銷,每公斤售價可達60-100元,經濟效益可觀。自2007年以來,我鄉依託上河峪優質水資源和
秦嶺細鱗鮭自然保護區有利條件,先後投資新建了金水灣冷水魚養殖小區、董莊冷水魚養殖小區和腰莊冷水魚養殖小區,截止目前在董莊上河峪流域建成冷水魚養殖小區5處,占地30畝,年收入達50多萬元。我鄉發展的冷水魚養殖業,已被當地民眾形象的稱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一張綠色“銀行卡”。
字自2010年以來,武山縣龍台鄉黨委、政府搶抓“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機遇,充分利用該鄉上河峪沿河地域寬廣、水資源豐富,適宜養殖虹鱒、金鱒、七彩鮭等冷水魚的有利條件,因地制宜,發揮地方資源優勢,以發展生態農業、特色農業為方向,以助農增收為核心,著力發展農家樂、冷水魚企業、生態旅遊、傳統文化傳承“四位一體”的
產業化經營格局,促進地方經濟快速發展。
在鄉黨委、政府的指導幫助下,已有6戶農民從突出鄉村的地域風情、傳統文化優勢著手,改進建設了農家樂。鄉政府及時幫助貸款再建農家樂,爭取到了婦女小額貸款用於擴大養魚規模,改進了基礎設施建設,冷水魚養殖能夠
擴大再生產。自此以後,農家樂帶來的不僅僅是消費收入,還有產品信息和市場信息,為當地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契機,成為農民了解市場的“視窗”,成為城市與鄉村互動的橋樑。各地遊客為農村帶來了新思想、新觀念,使農民及時了解到市場信息,生產經營與市場需求相接軌。
冷水魚養殖和農家樂既是發展的潛力,也是今後幫扶的重點。為了切實解決好這些問題,龍台鄉制定長期幫扶計畫:將進一步樹立品牌,引導冷水魚企業打名優牌、生態牌、無公害牌,積極申報“三品一標”認證,充分發揮“品牌”效應,提高市場占有率;紮實開展招商引資、向上爭資、對內融資等工作。在建設用地、用電等方面提供優惠政策,支持引導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帶動全鄉產業集群發展;由政府主導進行
鄉村旅遊的規劃設計,投入資金,開發核心景區景點,吸收社會資金投入,鼓勵和引導農民參與旅遊接待服務;監管好每一個農家樂的細枝末節,強化對農家樂從業人員的培訓、教育,提高其服務素質和水平,提升服務品牌和形象。
“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給龍台鄉的特色產業冷水魚養殖增添了新的活力。在鄉黨委、
政府和幫扶單位的幫扶下,冷水魚場搞活了,農家樂搞火了,百姓的錢袋子鼓了,幹群關係也更加和諧了。
鄉內景觀
龍台鄉北部有老君山
森林公園,蒼松翠柏,奇石飛瀑,堪稱華山之險,峨眉之秀,是武山縣主要風景區之一。北部有老君山森林公園,蒼松翠柏,奇石飛瀑,堪稱華山之險,峨眉之秀,是我縣主要風景區之一。南部境內是小隴山林業局天然林保護區,坐落著佛教聖地慈雲寺,主持僧人通過化緣集資300多萬元興建了仿古佛教建築群,其中藏經閣收藏經書30萬冊,為甘肅最大的藏經寺院之一。該寺周圍有奇石怪松,珍禽異獸,茂林修竹,是修身養性的天然養吧。由於鄉內四季分明 ,氣候宜人,形成了南部林區懸冰未解,老君山旁楊柳含笑的自然景觀。
行政區域
龍台鄉現為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的一個鄉,西向與武山縣
灘歌鎮毗鄰,東向與武山縣
四門鎮相鄰,南部與武山縣沿安鄉接壤,北部接壤武山縣城關鎮和
洛門鎮,東南部接壤武山縣楊河鄉。鄉內有洛(門)馬(力)公路通過,交通較為便利。
龍台鄉下轄的
行政村有:董莊村 溝門村 青山村 楊莊村 東溝村 賈山村 馬年村 王山村 龍山村 大莊村 楊咀村 陽屲村 山羊坪村,其中龍台鄉政府駐山羊坪村。
名俗文化
龍台秧歌
龍台秧歌也叫“社火”,它是民間各種歌舞形式的總稱,其廣泛流行於天水城鄉。每年春節期間,村村鎮鎮,城裡城外,形成秧歌匯演的大陣勢,非常熱鬧。
龍台秧歌中以打擊樂伴奏或以民間小樂隊伴奏的秧歌,主要有耍獅子、醜摺子、耍馬、龍船、小唱、快板、迎花燈等;龍台秧歌題材廣泛,包括社會各個階層的生活,也有些取材於古代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和傳統戲劇故事。在天水市區流行的“夾板”、秦安的“臘花舞”、“十里亭”以及龍台秧歌“轉娘家”、“過新年”,都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地方色彩。
龍台秧歌由來已久,通過龍台人的祖祖輩輩的口口相傳,在經過後人的繼承和發揚,已經形成了豐富而又頗具地方特色的秧歌文化。龍台秧歌在2010年之前一般每四年舉辦一次,在舉辦前夕,村民們就自發地聚在一起練唱,積極地為如何更好地辦好這場賈山秧歌出謀劃策。龍台秧歌是伴隨著歡樂過新春為主題展開的,一般在經過新年前夕農曆臘月下旬至
農曆正月上旬約一個月的準備時間之後於正月初七晚到鄰村演出。在前期準備工作中,人們會通過全體村民選出秧歌總負責人,實行嚴格的責任制與分工,舉全村之力辦好秧歌。
龍台秧歌的內容有:秧歌頭三位,負責協調秧歌在演出期間的全面事務;燒香人員,負責秧歌到鄰村演出前的各項安排和開場接待儀式;探馬,負責秧歌演出人員帶隊與夜間領路工作;旦娃子,負責秧歌演出中的小唱表演;編導,負責秧歌演出的節目安排與人員調動;背鼓,負責背秧歌演出時的用具與台鼓;道具,負責秧歌演出時所需用具的管理,包括衣服、刀槍用具等;看莊人員,負責全莊在夜晚的安全
巡邏;賬務會長,協助秧歌頭處理各項突發事務,並負責秧歌演出時支出與收入賬務工作。
龍台賈山旋鼓
賈山旋鼓俗稱“羊皮鼓”,自2010年來賈山旋鼓又
東山再起,於2011年、2012年春節代表龍台鄉到武山縣城體育中心參加演出,獲得了不錯的成績。旋鼓於2008年6月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羊皮鼓是舞蹈中的主要道具,其以鐵圈為箍,鼓面為精製的羊皮做成,外形如一面大葵扇,扇面直徑一般在30厘米左右,厚度僅1毫米。鼓面上繪有花紋圖案,下置一柄,柄端綴以鐵環或小銅鑔,用藤條做的鼓鞭敲擊鼓面時,震動鐵環與小銅鑔頻頻作響。旋鼓表演少則十幾人,多則上百人或上千人,以男性青壯年為主。表演時,舞者左手持鼓,右手握鼓鞭,或敲鼓心,或敲鼓邊,邊敲邊舞,鼓點變化多端,舞蹈動作粗獷,技巧複雜,旋轉自如,隊形縱橫穿插自如,形如風,聲如雷,充分顯示出天水兒女剛健豪邁、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
賈山旋鼓舞又稱“羊皮鼓舞”或“扇鼓舞”,扇鼓又稱鼙鼓,其形似扇非扇,如芭蕉葉面,周以鐵圈鑄成,單面蒙著去毛的羊皮,鼓面直徑一般為30厘米,槌柄綴著9枚看似古幣的鐵環,俗稱“九連環”,鼓槌由藤條或羊(牛)皮編織而成。鼓手頭戴小麥稈編的草帽(當地人稱十八旋),上身穿白衣黑夾,下身穿燈籠褲,腳蹬麻鞋(當地人稱扁扁麻鞋),組成幾十人到幾百人的鼓隊,圍繞著幡邊舞邊打,鼓聲鏗鏘、墜環“嚓嚓”。幡高約7米左右,直徑約2米,頂有仙女騎鶴,下連一面三角旗,其下是一個12角形(平年12個,閏年13個)的大寶蓋,寶蓋中間是一條又寬又長的大蟒旗,大蟒人首蛇身。武山古稱豲道,《後漢書》載“豲,古代少數民族,其居區為道”。武山轄域在夏、商、周及
春秋時代,為戎、羌部落所屬。賈山旋鼓舞是羌族人民在長期農牧生活和民間習俗中形成的以娛神、娛人為內容,以舞蹈、祭祀活動為載體,含歷史、宗教、民俗、藝術等諸文化內容的傳統民間舞蹈。賈山旋鼓是民間相沿成習的傳統風俗活動,賈山旋鼓舞歷史上沒有得到官方和社會上層人士的重視和關注,所以鮮有相關歷史文獻記載,一直在民間傳承發展,積澱了很深厚歷史和地域信息的原生態文化。
每到春末夏初,花木爛漫,草長鶯飛,蝶舞蛙詠的時候,不論是月明星稀,涼風習習的晚上;還是陽光燦爛,晴空瓦蘭的午後,或在溝壑山峁,草地田埂,村頭巷尾,槐陰柳下,鼓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因為常常有人列隊旋鼓,那氣勢猶如
千軍萬馬在戰鬥,威武雄壯;那陣容恰似滾滾春雷在轟動,山谷回應。縱橫穿插,左右跨越,有板有眼,有章有法;忽圓忽方,忽短忽長,雜而不亂,疏而不散,層層圍攏如百鳥朝鳳,徐徐綻放似游龍擺尾;一會兒慢鼓輕跳似閒庭信步遊園看花,一會兒緊鑼密鼓如雷霆萬鈞似疾風閃電;緩緩地鼓隨身轉太子游四門;匆匆地跟步遄鼓水淹金山寺,左轉三圈舞女穿梭巧對針;右轉三圈野馬跳澗飛鼓來;大開大合,時進時退,快如金雞食米,慢似野鶴閒雲,陣陣精采,式式傳神,令人心往神馳,讓人眼花繚亂,真是享不盡的眼福,看不夠的旋鼓。
作為民間世代相傳的風俗活動,旋鼓舞的起源沒有明確記載,西北師範大學趙逵夫先生在《汾陰扇鼓儺戲的形成時代與文化蘊蓄》文中考證:扇鼓由周朝的大鞀、漢魏鼙(或作鞞)鼓而來。《樂府詩集》卷五十三《魏陳思王鼙鼓歌.序》引《古今樂錄》:“鞞舞,梁謂之鞞扇舞……鞞扇,器名。”“鞞扇”就是今天的扇鼓。三國時期著名詩人曹植《鼙鼓歌》中有“樂人舞鼙鼓,百官雷林贊若驚”之言。2010年以來,關於旋鼓舞的起源有三種說法,一是牧羊人發明說:遠古在武山一帶生活著以牧羊為主的羌民族,有一牧童常年在野外牧羊,飽受惡狼叼羊之害,機智的小牧童點燃火堆,用火屈彎樹枝成扇形,將羊皮蒙上後烤乾,圍著火堆用樹枝敲打,此時火光照亮山川,咣咣之聲響徹雲霄,惡狼都被嚇跑了。二為祭祀起源說,有學者考證認為,旋鼓舞的出現遠可推至上古,近至夏代,源於原始部落的圖騰舞,帶有濃厚的原始信仰色彩。古人稱天為旋或者玄,旋鼓即天鼓,所以在旋鼓鼓面上常繪有太極圖。傳說伏羲是人面蛇身,因此在旋鼓舞表演時鼓手的行走路線是模仿蛇行之“禹”步,表演中鼓手“甩莽頭”的彩色髮辮是人首蛇身扮相,敲鼓娛神,取悅神意,祈求保佑。三是軍事起源說,歷史上甘肅、青海一帶的羌民族在遷徙和走向民族融合的過程中,飽受無數次的戰亂之苦,人們用鼓聲來傳遞軍情信號,以防外敵。賈山旋鼓的樣式有:十字墊梅花、
獅子滾繡球、太子游四門、學磚蔓地、煙霧纏山、纏蝸牛、觀音過橋、二龍戲珠等。
在北部川區旋鼓舞的特點是先“攛神”,由“司公子”“跳大神”,然後鼓手們組隊形圍火堆而“旋”;南部山區旋鼓舞的特點是在曠野山地“旋”,沿著崎嶇山道,蛇行蜿蜒,鼓聲迴旋。每年春末夏初,由牧童稚子在各村寨敲鼓先行娛樂,致興釀潮。端午時節為“旋鼓”高潮,五月初一,四面八方的人們穿著節日的盛裝趕到會場,等候各村旋鼓隊的到來。旭日東升,裝扮好的旋鼓隊敲著羊皮鼓匯集在開闊灘地,擺開陣勢展示各自的技藝。旋鼓隊們表演的套路有很多種,各個套路的擊鼓聲點、節拍和步伐不同,有“獅子滾繡球”、“二龍戲珠”、“太子游四門”、“齊五亂點兵”等。夜晚來臨,各村都進行“點高山”活動,就是把端午節前全村人準備好的柴壘得很高,全村老少興高采烈地圍在“高山”周圍,由一人反穿皮襖扮成羊倌的模樣,領著同伴燒香許願,祭奠山神,祈求神靈保佑,來年五穀豐登,辟邪驅魅。村上德高望重的老人點燃“高山”,鼓手們圍著火堆“旋鼓”,往火堆中投“高山饃”,直到“高山”燃盡。
行政區劃
甘肅省武山縣龍台鄉溝門村民委員會[620524208201]
甘肅省武山縣龍台鄉青山村民委員會[620524208202]
甘肅省武山縣龍台鄉楊莊村民委員會[620524208203]
甘肅省武山縣龍台鄉東溝村民委員會[620524208204]
甘肅省武山縣龍台鄉賈山村民委員會[620524208205]
甘肅省武山縣龍台鄉馬年村民委員會[620524208206]
甘肅省武山縣龍台鄉王山村民委員會[620524208207]
甘肅省武山縣龍台鄉龍山村民委員會[620524208208]
甘肅省武山縣龍台鄉大莊村民委員會[620524208209]
甘肅省武山縣龍台鄉楊咀村民委員會[620524208210]
甘肅省武山縣龍台鄉陽屲村民委員會[620524208211]
甘肅省武山縣龍台鄉山羊坪村民委員會[620524208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