齾齷

鮟鱇,俗稱結巴魚、哈蟆魚、海哈蟆、琵琶魚等,一般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淺海水域。我國有黃鮟鱇和黑鮟鱇兩種,黃鮟鱇分布於黃渤海及東海北部,黑鮟鱇多見於東海和南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鮟鱇
  • 別 稱:鵝魚
  • 亞 門:脊椎動物亞門
  • :鮟鱇目
  • 分布區域: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 種 類:4屬約25種
  • 拉丁學名:Lophius litulon
  • :動物界
  • :硬骨魚綱
  • :鮟鱇科
  • 俗 名:海蛤蟆、蛤蟆魚、老頭魚、結巴魚
基本認識,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經濟價值,食用價值,生長繁殖,種類劃分,相關,

基本認識

屬 硬骨魚類,鮟鱇(ānkāng)目、 鮟鱇科,為世界性魚類,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都有分布,種類多
樣:大者可達1—1.5米。我國有三種,—種叫 黃鮟鱇,另一種是 黑鮟鱇,還有一種新發現的叫孫鮟鱇。大嘴巴里長著兩排堅硬的牙齒,相貌十分醜陋,一般體長40~60厘米、體重300~800克。前者下頜齒多2行。口內白色,前端有皮膚皺褶伸出去,臂 鰭條8~11根;後者下頜齒多3行,口內有黑白圓形斑紋,臂鰭條6~7根,鮟鱇魚擅於偽裝難以察覺,身軀向後細尖成柱形。頭大,由上往下看,體柔軟、無鱗,背面褐色,像有柄煎鍋一樣。 背鰭最前面的刺伸長像釣竿樣子,前端有皮膚皺褶伸出去,看起來很像 魚餌,頭特別大而平扁,口寬大,腹鰭短小,尾鰭圓截形鮟鱇魚有兩個背鰭,第一背鰭與一般魚不同,由5~6根獨立分離的鰭棘組成。鮟鱇利用此餌狀物搖晃,引誘獵物,再大口一口吞下去。 胸鰭很發達,可以像腳一樣在海移動。

外形特徵

鮟鱇魚的體前半部平扁呈圓盤形,尾部柱形,一般體長40~60厘米、體重300~800克,生活在溫帶的海底下,鮟鱇一般底棲,靜伏于海底或緩慢活動,鮟鱇魚的胃口很大,它生長在黑暗的大海深處,身軀向後細尖成柱形,兩隻眼睛生在頭頂上,一張血盆大口長得象身體一樣寬,鮟鱇魚屬硬骨魚類,嘴巴邊緣長著一排尖端向內的利齒;腹鰭長在喉頭,體側的胸鰭有一個臂,大嘴巴里長著兩排堅硬的牙齒,鮟鱇魚利用頭頂上的鰭刺作為誘餌。頭特別大而平扁,口寬大,口內有黑白斑紋,下頜有可倒伏的 尖牙1~2行。體柔軟、無鱗,背面褐色,腹面灰白色。頭及全身邊緣有許多皮質突起。背鰭前部有6根相互分離的鰭棘,第一棘位於吻背面且頂端有皮質穗;胸鰭寬大在身體兩側成臂狀; 臀鰭有8~11根 鰭條。各鰭均為深褐色。
鮟鱇魚有兩個背鰭,第一背鰭與一般魚不同,由5~6根獨立分離的鰭棘組成(6根是黃鮟鱇,5根是黑鮟 鱇)。前兩根位於吻背部。其頂端有皮質穗。第2背鰭與臂鰭均位於尾部。胸鰭很寬,側位,圓形,基部成臂狀,有利助身體滑行。 腹鰭短小,喉位。 尾鰭圓截形。體裸露無鱗,在頭體上方及體側邊緣均有大小不一的皮質突起。 鮟鱇魚的前端扁平呈圓盤狀,這種鮟鱇全長只有10厘米。在深海中不大能遇到獵物,以較自己大的食物都儘量吞下。銳利的牙齒是向內邊的,一旦捕到獵物,就不會讓它逃脫。鮟鱇魚不大遊動,捕食機會少,在長期的演化過程中,它的背鰭發生了變化:第一個背鰭逐漸向頭部延伸,背鰭的前三枚鰭棘在頭頂前方分離呈絲太,其末端有一根發
光的皮瓣。當小魚在閃光點附近遊動時,鮟鱇魚就搖動它的釣具,引魚上鉤,送入口內。
鮟鱇魚的胃口很大,它的胃中常充滿著 鯊魚等大型魚類的骸骨。強生氏鮟鱇的胃能鼓得大大的,所以大獵物也能吞下。

生活習性

鮟鱇一般底棲,靜伏於海底或緩慢活動。主要以各種小型魚類或幼魚為食,也吃各種 無脊椎動物和海鳥。
肉食性,以頭頂上的鰭刺作為誘餌,背鰭最前面的刺伸長像釣竿的樣子,前端有皮膚皺褶伸出去,看起來很像魚餌。利用此餌狀物搖晃,引誘獵物,待獵物接近時,便突然猛咬捕捉,再大口一口吞下去。
除適時變色適應環境外,其生存絕招還在於身上的斑點、條紋和飾穗,儼然一副紅海藻的模樣,尤其那種身披飾穗的鮟鱇魚,更擅長潛伏捕食和逃避 天敵追殺。生物學上把這個小燈籠稱為擬餌。小燈籠是由鮟鱇魚的第一背鰭逐漸向上延伸形成的。前段好象釣竿一樣,末端膨大形成“ 誘餌”。小燈籠之所以會發光,是因為在燈籠內具有 腺細胞,能夠分泌 光素,光素在光素酶的 催化下,與 氧作用進行緩慢的 化學氧化而發光的。 深海中有很多魚都有 趨光性,於是小燈籠就成了鮟鱇魚引誘食物的有利武器。但有的時候也會給它惹來麻煩。閃爍的燈籠不僅可以引來小魚,還可能吸引來敵人。當遇到一些兇猛的魚類時,鮟鱇魚就不敢和它們正面作戰了,它會迅速的把自己的小燈籠塞回嘴裡去,胸鰭很發達,可以像腳一樣在海底移動,頓時海洋中一片黑暗,鮟鱇魚趁著黑暗轉身就逃。本身衝著鮟鱇魚來的大魚,在黑暗中也無所適叢,只得悻悻離去。不是所有的鮟鱇魚都有這個小釣竿,雄鮟鱇就沒有。一般雌鮟鱇體形較大,而雄鮟鱇卻相反,只有它的六分之一大。

分布範圍

琵琶魚是底棲性的魚類,一般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淺海水域,喜歡砂礫的底質,主要棲息近海砂泥底質海域。分布於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經濟價值

魚肉富含 維生素A和C。其尾部肌肉可供鮮食或加工製做魚鬆等,其魚肚、魚籽均是高營養食品,皮可制膠,肝可擔取 魚肝油,魚骨是加工明骨 魚粉的原料。富含 鈣、 磷、 鐵等多種 微量元素,營養價值還是比較高的。經常食用鮟鱇魚肝臟,有助於保護視力、預防肝臟疾病發生。

食用價值

鮟鱇魚肉富含維生素A和C。富含鈣、磷、鐵等多種微量元素,營養價值較高。其尾部肌肉可供鮮食或加工製做錢松等,其魚肚、魚籽均是高營養食品,皮可制膠,肝可擔取 魚肝油,魚骨是加工明骨魚粉的原料。
在歐洲,普通鮟鱇是一種重要的食用魚。
在日本關東,鮟鱇魚被喻人間極品,有所謂“西有河豚、東有鮟鱇”之稱。鮟鱇魚肉質緊密如同龍蝦般,結實不鬆散,纖維彈性十足,鮮美更勝一般魚肉,膠原蛋白十分豐富 (故洋人稱之為“窮人的龍蝦”)。日本人喜愛吃鮟鱇鍋,尤其是在冬天。除了火鍋,日本人還會以鮟鱇魚肝作為壽司,而鮟鱇魚肝更有海底鵝肝之稱,據稱有清熱解毒的美膚功能,一般食法為蒸或者是刺身。
在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等地鮟鱇魚也被作為食用魚類

生長繁殖

它生長在黑暗的大海深處,行動緩慢,又不合群生活,在遼闊的海洋中雄魚很難找到雌魚,一旦遇到雌魚,那就終身相附至死,雄魚一生的營養也由雌魚供給。久而久 之,鮟鱇魚就形成了這種絕無僅有的配偶關係。
條紋鮟鱇魚的交尾行為短暫而有趣。雌魚排泄出若干枚成片凝膠狀卵子,用以吸附隨海水浮動的雄魚 精子。隨後,受精卵上浮到水面數天,再沉落海底,直到胎兒孵化出來。在 澳大利亞南部沿海發現為數不多的鮟鱇魚,它們以另一種方式交配。這種表皮光滑的雌魚排出的卵子,比其他種類的鮟鱇魚數量較少但個頭較大。交尾後一方呵護受精卵直至它們孵化成魚。守護的雄魚或雌魚利用體態豐滿、逗人喜愛的受精卵招引好奇的獵物上鉤,一舉吞食。鮟鱇魚遍布全球熱帶和亞熱帶海域,然而這種擅長偷襲獵物的魚仍然需要人類保護,因為其生存環境正在惡化。
琵琶魚的繁殖季節一般是在春夏兩季。雌魚所產的卵可群集形成長9米、寬3米的凝膠質的片狀卵群,這樣的卵群可在海面上漂浮直到孵化出幼體。剛孵化的琵琶魚幼體由一層凝膠質的外膜包裹,可以起到保護作用。幼魚不論雌雄都在海水表面生長發育,以 浮游生物為食,所以幼魚還沒有“釣竿”結構。等到發育至一定程度,雄魚就會選擇一條合適的雌魚,咬破雌魚腹部的組織並貼附在上面。而雌魚的組織生長迅速,很快就可包裹住雄魚。最後,雌魚帶著寄生在自己體內的雄魚一齊沉入海底,開始它們的“二魚世界”的底棲生活。

種類劃分

棘茄魚
又稱蝙蝠魚(batfishes),身體通常呈扁平狀,全身布滿很發達的結狀鱗,稱之為盾突(bucklers),所以大概也沒有人想吃它。同時,他們也是擅長在海底爬行的一群,幾乎不太會游泳,這還是以前人所始料未及的。
單棘躄魚
台灣漁民稱之為 青蛙,大一點的魚可以賣到不錯的價錢,據說吃起來像青蛙肉。
羊齒鮟鱇
( )全長30厘米,具有體長兩倍以上長的“釣竿”。
疏棘鮟鱇
( )全長60厘米,具有繩結和繩條一樣的“釣竿”。
密棘鮟鱇
(Ceratiasholboelli)密棘鮟鱇的雌魚遠大於雄魚,左圖大的為雌魚,全長1-1.2米,小的為雄魚,只有8- 16厘米,雄魚 寄生在雌魚身上而生活。雄魚遇到雌魚時就咬住不放,不久就成為雌魚身體的一部分。左圖雌魚像腹鰭的部分就是寄生的雄魚。
網紋棘茄魚
(Halicmetusreticulatus)強生氏鮟鱇(Melanocetusjohnsoni)這種鮟鱇全長只有10厘米。在深海中不大能遇到獵物,所以較自己大的食物都儘量吞下。銳利的牙齒是向內邊的,一旦捕到獵物,就不會讓它逃脫。
鋼毛擬鮟鱇
( )單棘躄魚,又稱蟾蜍魚(seatoads),體色呈淺紅色, 皮膚有淡黃色斑點,具有很高食用價值, 台灣漁民稱之為 青蛙,大一點的魚可以賣到不錯的價錢,據說吃起來像青蛙肉。
強生氏鮟鱇
( )這種鮟鱇全長只有10厘米。強生氏鮟鱇的胃能鼓得大大的,所以大獵物也能吞下。
阿布氏單棘躄魚
(Chaunxabei)躄魚,又稱 蛙魚(frogfishes),胸鰭呈臂狀,肌肉相當發達,適合在珊瑚礁間爬行,基本上他們用爬的會比用游的快多了。身體顏色具有相當多的變化,ㄒ有些種類非常漂亮,通常也會成為人們的水族寵物。

相關

2012 年8月,科學家們在美國加州海岸外的深海中拍攝到一種罕見的鮟鱇魚品種,這一種類極其罕見,截至2012年只觀察到7條個體,因此科學家們仍然對其知之甚少。這種名為“Chaunacops coloratus”的品種是直到2002年才有首次正式記載的。這種魚可以“行走”,還會在生長過程中改變顏色。此次觀察到的這條魚生活在水下大約1.1萬英尺(約合3353米)的地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