齜

齜,讀作:zī。常用詞語:齜牙咧嘴 ,形容疼痛難受的樣子,形容兇惡難看的樣子。例如:女孩子們熱汗涔涔,敞著衣領,凶神惡煞般地齜牙咧嘴,口號聲喊得像古戰場上的浴血廝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齜
  • 拼音:zī 
  • 四角號碼:22710 
  • 倉頡:YUYMP
筆順編碼,基本字義,常用詞組,古籍解釋,康熙字典,說文解字,

筆順編碼

部首:齒,
部外筆畫:6,
總筆畫:14 ;
繁體部首:齒,
部外筆畫:6,
總筆畫:21
五筆86&98:HWBX
倉頡:YUYMP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9F87

基本字義

● 齜(齜)
zīㄗˉ
◎ 張開嘴露出牙齒:~牙咧嘴。
English
◎ to show the teeth; crooked teeth
詳細字義
◎ 齜
(1) 齜、呲 zī
〈動〉
(2) 使牙赤裸或無遮掩 [bare one’s teeth]
齜,開口見齒之貌。——《說文》
(3) 又如:齜著牙
(4) 另見 cī

常用詞組

◎ 齜牙咧嘴 zīyá-liězuǐ
(1) [show one’s teeth—grimace in pain]∶形容疼痛難受的樣子。
滿囤嫂從地里回來,哪回不是齜牙咧嘴!
(2) [look fierce]∶形容兇惡難看的樣子。
女孩子們熱汗涔涔,敞著衣領,凶神惡煞般地齜牙咧嘴,口號聲喊得像古戰場上的浴血廝殺。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仕皆切《集韻》鋤佳切,𠀤音柴。《說文》齒相齘也。一曰開口見齒貌。
《玉篇》𪘬齜。《廣韻》齒不正也。
《廣韻》側宜切《集韻》阻宜切,𠀤音葘。義同。
《集韻》莊宜切,音近欺。齲病。
《集韻》《類篇》𠀤莊皆切,音齋。齒不齊。
《集韻》鋤加切,音查。義同。
仕懈切,音㾹。 或書作𪗶。

說文解字

【卷二】【齒部】齜
齒相齗也。一曰開口見齒之皃。從齒,柴省聲。讀若柴。仕街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