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姓為中國古老姓氏之一,姓此姓的人數稀少。齒姓的來源多出自古代的少數民族,按照其染黑牙齒的習俗,由黑齒氏轉化而來,在與中原民族融合的過程中,逐步漢化形成了姓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齒姓
- 類型:古老姓氏之一
- 來源:多出自古代的少數民族
- 讀音作:chǐ(ㄔˇ)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齒[齒,讀音作chǐ(ㄔˇ)]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夜郎國,出自春秋戰國時期古夜郎國牂牁地黑齒部,屬於以國名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管子·小匡》終記載:“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南至吳、越、巴、牂牁、不庚、雕題、黑齒、荊夷之國。注曰:皆南夷國號。”說明,在春秋時期已有牂牁,且它是南方一個較大的古國,其名號才能與吳、越等春秋大國並立。古夜郎國,戰國後期在今貴州一帶地區,其國有黑齒夷邦,族人稱為黑齒氏。後為漢武帝劉徹所收,由於境內有牂牁水,故稱牂牁郡。
黑齒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黑氏、齒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二個淵源
源於百濟族,出自漢、唐時期朝鮮半島古百濟國附屬黑齒國,屬於以國名漢化改姓為氏。百濟國,是公元一世紀至七世紀時期朝鮮半島上的一個強國,與新羅國、高句麗國三足鼎立。黑齒國,是百濟國的附屬國,亦或屬邦部落,古稱黑齒夷。夷,在中國上古時代稱東方部落(夷越部落)為東夷,由於戰爭的緣故東夷分裂出“萊夷、九夷和淮夷”三個國。後“九夷”又分出“徐夷”。東夷之前稱高辛氏國和黑齒國。東夷部落君王(首領)出現過的姓氏有“岳”、“皋陶”、“馮夷(即冰夷,死後稱河伯)”、“后羿”和“越(無餘)”,其中的后羿功德最大神話和傳說最多。有些歷史學家認為,“夷”是他稱,“越”是自稱。
堯舜時掌管一方的部落首領姓“岳”。史籍《尚書》中說:“帝曰:‘咨四岳’”。四岳即岳羲仲、岳羲叔、岳和仲、岳和叔四個大臣,是炎帝神農的後裔。這四個人精通天文地理,堯讓他們分管四方的星相和山川變化,以決定一年為四季劃分,史稱四岳。據史籍《史記》記載:“分命羲仲,居郁夷,曰暘谷。申命和叔,居北方,曰幽都。”帝嚳駕崩後,立摯為帝,不久摯崩,又立堯為帝。帝堯隨命岳羲仲和皋陶去接管其父(帝嚳)創建的高辛氏國(今山東及以北),但他們未能管理好國家,結果導致國家分裂,分成“中容”、“司幽”、“白民”和“黑齒”四個國。最後,帝堯不得不召回岳羲仲和皋陶。舜稱帝後,並得到皋陶的輔佐,國家才得以強大,而皋陶原來就是堯屬下的司法官員。據史籍《山海經》、《海外東經》等記載:“青丘國之北有黑齒國,黑齒國北不遠有“湯谷”,青丘國南有朝陽之谷、虹虹、君子國、奢比之屍、大人國、嗟丘,嗟丘……”據此判斷,黑齒國當在今遼寧省東部,與唐朝百濟國(扶餘國)將領黑齒·常之的姓氏可能源於北方扶餘國相吻合。黑齒國人以國名為姓氏,稱黑齒氏。唐朝初期,有原黑齒國人、左武衛大將軍黑齒·常元,因軍功勳巨而被封為燕國公,曾使突厥人望而生畏,後死於武則天的酷吏政策下。
黑齒·常之的後裔子孫皆以祖上為榮,遂用“黑齒”為姓氏,後有省文簡化為黑氏、齒氏者,亦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稱常氏者,皆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
源於地名,出自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魚齒山,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在史籍《後漢·郡國志》中記載:“魚齒,山名。在潁川郡。”史籍中多記載魚齒山在古襄城西部,一稱魚陵山,因其狀如魚齒而名。其實,魚齒山是魚陵山對面的一座山,位於今河南省平頂山市湛河區曹鎮鄉西部,在沙河之北、有著明顯堆積層的土山。它的文化歷史可追溯至春秋時期,在史籍《左傳》中記載:“楚師伐鄭,次於魚陵,涉於魚齒之下。”這段歷史所記載的,就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湛阪之戰”,楚國的公子格率領軍隊駐紮在魚陵山之後,再涉湛水到達對岸的魚齒山,與晉軍戰於湛陵,結果楚軍敗績,晉軍遂侵方城之外,復伐許國而還。魚陵山、魚齒山在西周時期屬姬姓應國,君主為周武王之子姬應,稱應公,後稱應監,建應國,為西周王朝的監國,地位崇高,與魯國、齊國具有同等地位。應國後在春秋早期被楚國所滅並置葉邑,春秋晚期為許國國都,戰國中期為魏國所據,漢朝時期隸屬潁川郡所轄。魚陵山、魚齒山兩山為湛河(沙河)所分,尤以魚齒山著名,擁有十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址,可惜其一大部分已經於1964年淹沒在白龜山水庫中。
在居於魚陵山、魚齒山的古應國住民中,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者,稱魚齒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魚氏、魚陵氏、齒氏、陵氏。亦有以故國之名為姓氏者,稱應氏、許氏、葉氏、魏氏等。
遷徙分布
齒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多以牂牁、京兆、洛陽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牂牁郡:四五千年前,鱉人就生活在貴州高原烏江南北兩岸的廣大地區。在後世人文學者的記憶里。他們有雙重的身份。他們既是遠古的鱉巴人,也是古代蜀人魚鳧部落的重要支系。鱉人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水利工程大師,貴州境內乃至中國境內眾多偉大的早期水利工程系統都留下了鱉人的身影。公元前二十二世紀,堯舜命令鱉人鯀治水,未獲成功。稍晚,鯀的兒子大禹治水成功,禪讓以獲天下。公元前二十一世紀,大禹的兒子啟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政權夏朝。公元前十五世紀,魚鳧人建立古蜀國魚鳧王朝。公元前七世紀初,鱉靈協助蜀王杜宇治水成功,禪讓以獲蜀國,建立蜀國開明王朝。鱉靈後裔治理蜀國十三世,並締造了蜀文化的中心成都城。春秋時代,鱉國為周楚屬國。鱉國的統治中心位於烏江北岸今貴州省遵義市綏陽縣城附近。秦漢時代為鱉縣治所。春秋時代,在今貴州南境有牂牁國,與北境鱉國並存。牂牁江位於珠江上游北盤江、南盤江、紅水河水域。遠古牂牁人屬於濮越民系,大約于越王勾踐稱霸時代立國。勾踐不僅被早期浙江越人、閩越人、南越人奉為祖先,他顯然也是珠江上游牂牁人的祖先。春秋時代牂牁人的勢力影響達到烏江南岸。漢代以後在貴州南境長期設有牂牁郡。牂牁國於戰國時代被夜郎所滅。牂牁歷史是貴州早期歷史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夜郎國是繼春秋鱉國、牂牁國之後於貴州高原崛起的又一個部落國。本文主張夜郎人為鱉靈入主蜀國之後的鱉人餘部。夜郎國極盛時控制範圍包括今天貴州全境、四川南部、重慶東南部、湖南西部、雲南東部、廣西北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公元前221年後),將全國劃為三十六郡。貴州北部、西北部,分屬巴郡、蜀郡管轄。貴州南部、東部,分屬黔中郡和象郡管轄。秦漢初年,中央政府於夜郎境內置郡縣,而夜郎部落並未完全瓦解,實為共治時期。郎縣、夜郎縣、郎郡治所位於烏江北岸今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城附近。前25年,漢朝擊潰夜郎餘部。西漢初年,貴州分屬益州刺史部犍為郡和牂牁郡。犍為郡管轄今貴州北部、四川南部、重慶南部的大部分地區。牂牁郡管轄今貴州南部及周邊地區。華陽國志·蜀志》記:“犍為郡,孝武建元六年置,時治鏐(今貴州遵義),其後縣十二,戶十萬。鏐,故犍為地也。”漢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移治南廣縣,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再遷治覺道城(今四川宜賓)。牂牁郡治蘭且(今貴州貴定、或凱里附近、或安順附近)。西漢中晚期,貴州北部大部分地區劃入牂牁郡管轄。牂牁郡領十四縣:蘭且、鄨縣、平夷、毋斂、夜郎(駐都尉)、談稿、談指、漏臥、漏江、同並、句町、宛溫、都夢、進桑(駐都尉)。這基本上已經是今天貴州全省格局。東漢基本延續西漢區劃。三國時蜀國牂牁郡治且蘭(今貴州凱里),領七縣:且蘭、毋斂、廣談、鄨縣、平邑、夜郎、談指。西晉初年牂牁郡治萬壽(今貴州甕安),領八縣:萬壽、且蘭、鄨縣、平夷、廣談、毋斂、夜郎、談指。兩晉的大部分時期,貴州境內有牂牁、夜郎、平夷三個小郡。南北朝時屬宋國荊、益二州。隋朝時期,貴州大體屬於梁州刺史部和荊州刺史部管轄範圍。境內有明陽郡治明陽(今貴州鳳岡),領四縣:明陽、寧夷、高富、綏陽。羊牁郡治羊牁(今貴州甕安),領二縣:羊牁、賓化。唐朝時期,中央政府開始推行羈縻州制度,在當時的邊疆地區利用地方土著管理地方事務,貴州境內出現了幾個對後來產生深遠影響的地方土司政權。在今貴州省境,僅在烏江以北及黔東北地區一度設有正州,其它地區主要是羈縻州。唐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南詔大理國酋龍自稱皇帝,派兵侵占播州。安南都護收復播州。唐鹹通十四年(公元873年)南詔再次攻陷播州。山西太原人楊端應募,與其舅謝氏率令狐、成、趙、猶、婁、梁、韋七姓,明攻婁山,暗渡赤水,收復播州。羅榮五世孫羅太汪偕同征戰,楊、羅子孫遂家於播。楊氏開始世襲統治播州。而到了宋朝時期,由於朝廷面臨來自北方遼國、西夏國的強大軍事壓力而無暇南顧,烏江以北的正州也逐步改為羈縻州。對貴州歷史影響最大的是安、宋、田、楊四大土司政權。彝族先民曾被稱為“羅羅”或“羅蘇”等。唐宋時代,隨著大理國的崛起彝族部落開始越過烏蒙山在今天貴州地區廣泛發展。他們在唐末已形成較大的獨立政權,被稱為“大鬼主羅殿王”。宋朝末期,貴州中部有羅氏鬼國(羅施鬼國),依附於宋朝;南部有羅殿國,依附於大理。元朝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置八番羅甸宣慰司。元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設順元等路軍民宣慰司。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順元、八番兩宣慰司合併,設八番順元宣慰司都元帥府於貴陽。後來又以烏江上游的鴨池河為界分為水東﹑水西。明萬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分播州地為二,遵義府屬四川,平越府屬貴州。自唐末楊端至明末楊應龍,楊氏土司治播二十九世,七百餘年。播州楊氏土司管轄範圍相當於今天貴州省遵義地區、黔東南州黃平凱里一帶、及甕安、金沙、綦江等地。元末天下大亂,西南土司紛紛立國稱王。明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水西土司靄翠和他的妻子奢香率部擁護朱元璋並協助了明朝平定雲南的戰爭。朱元璋特賜靄翠漢姓安,將順元路改為貴州宣慰司(今貴陽、黔西大方、水城一帶,治所在今貴陽),封靄翠為貴州宣慰使,並賜給他許多金銀和絹帛。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朱元璋特頒詔書,宣布靄翠的地位在其它宣慰使之上。靄翠去世後,奢香繼任貴州宣慰使,並修築了貴州至雲南、四川的驛道,促進了貴州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為貴州行省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明永樂永樂十一年二月初二日(公元1413年3月3日),設定貴州布政使司。廢思州宣慰司與思南宣慰司,保留水東土司與水西土司,同屬貴州布政司管轄。從此,貴州正式成為省一級的行政單位。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將四川屬遵義府,廣西屬荔波及紅水河、南盤江以北地區,湖廣屬平溪、天柱,劃歸貴州管理轄。將貴州屬永寧州劃為四川管理轄。至此,貴州延續至今的行政區劃基本確定。
京 兆:京兆原本為京兆尹,“尹”為太守。西漢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時期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曹魏明帝青龍三年(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曹魏齊王(曹芳)正始五年(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陝西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期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曹魏時期縮小。十六國時期的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諸國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定京兆郡(或京兆尹)。隋、唐兩朝均立都於長安,京兆郡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朝時期改為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辛亥革命後,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原址統稱為西安。
洛陽郡:以今河南洛陽城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歷史上被稱為“河南”,與“河東”、“河內”相對應,是華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動中心。自從有歷史記載以來,洛陽城一直是這一地區的政治中心。西周時期,周成王時周公營雒邑,此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東都,直屬於周天子。東周時期,雒邑為首都,其餘大體和西周時期相同。戰國時期,雒邑改稱雒陽。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陽,轄今三門峽市(除靈寶外)、洛陽市(欒川西部除外)、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原陽縣。西漢時期,此地區東部為東都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屬弘農郡。從這一時期開始,“河南”正式成為行政區劃中的一個地理名詞,直到清朝。在這兩千多年的歷史裡,“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陽為中心的地區。此時的河南郡,轄今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西部屬弘農郡的有天的三門峽市全部、宜陽縣、新安縣、洛寧縣、嵩縣、欒川縣已經現在南陽市和陝西省的部分地區。東漢時期,河洛地區的建制與西漢時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為河南尹,轄區不變。三國時期,屬曹魏。雒陽改稱洛陽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襲東漢。河南尹有所擴大,此時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縣。跟兩漢時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縣。西晉時期,大體仍然沿襲兩漢舊制。不同之處在於,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時東部析置滎陽郡,包含今天的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市、新密市、原陽縣。同時河南尹向西有所擴展,包含了新安縣和宜陽縣東部。此時,河南郡包含的地區有偃師、孟津、鞏義、登封、汝州、伊川、汝陽、禹州、嵩縣、新安。東晉十六國時期,天下大亂,行政區劃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區仍為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沒有變化。北魏統一北方後,遷都洛陽,又改河南郡為河南尹。另置澠池郡,其他各郡無變化。但新設了很多縣。隋朝統一天下,復改河南尹為河南郡,以東都洛陽為中心。轄今偃師、孟津、鞏義、登封、伊川、嵩縣、宜陽、新安、澠池、陝縣等地。汝州、汝陽該屬襄城郡,郡治從襄城遷到汝州。唐朝區劃變化很大。河南郡改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陽為中心。轄區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擴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寧縣、濟源市、溫縣、孟州市。五代十國又是天下大亂,增設陝州、孟州(唐朝中後期設定),所以河南府的轄區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範圍。北宋時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陽為中心,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伊川、新安、宜陽、洛寧、嵩縣南宋時期金國河南府轄區有所縮小,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新安、宜陽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區元朝設河南江北行省,從此以後,“河南”所指代的範圍不再限於河洛地區。不過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級行政區。此時的河南府路向西擴展,收納了靈寶、陝縣、洛寧。其他方向不變。明朝河南府進一步擴大,又增加了盧氏、欒川、嵩縣、伊川大部清朝從河南府析置陝州,包括今天的陝縣、靈寶、盧氏,以及欒川一部分地區。民國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民國建立,廢河南府,設河洛道,道尹公置駐洛陽,轄洛陽、偃師等十九縣。民國十二年(癸亥,公元1923年),河南省長公署遷於洛陽,洛陽成為河南省會。民國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日寇進攻上海,國民黨政府定洛陽為行都,並一度遷洛辦公。民國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遷洛,洛陽第二次成為河南省會。民國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洛陽解放,析洛陽縣城區置市。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稱洛陽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陽市升格為河南省直轄市。1955年,洛陽縣撤銷,一部分併入洛陽市,其餘部分劃入偃師、孟津等縣。1956年,建成洛陽市老城區、西工區和郊區,次年成立瀍河區。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區。1983年新安、孟津、偃師改隸洛陽市,洛陽所轄登封市劃歸鄭州市管轄。1986年,洛陽地區撤銷,洛寧、宜陽、嵩縣、欒川、汝陽、伊川改屬洛陽市。1993年,偃師縣改為偃師市。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洛陽郊區更名為洛龍區。洛陽附近的各縣中,跟洛陽歷史聯繫最密切的是偃師、孟津、鞏義、登封。其中偃師、孟津從周朝以來三千年如一日,從未改變。其次是鞏義,從周朝一直到新中國,也有三千多年。再次是登封,從三國時期到新中國,有一千七百多年。而其他的各縣(市)如新安、宜陽、伊川、澠池、汝州等則與洛陽時分時合,而欒川、盧氏、陝縣、禹州等隸屬洛陽的時間就更短了。另外,自從西晉置滎陽郡後,今天鄭州市大部地區就跟洛陽地區分道揚鑣。洛陽現轄偃師市、孟津、新安、洛寧、宜陽、伊川、嵩縣、欒川、汝陽等一市八縣和澗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龍區、吉利、高新七個城市區。
堂號
牂牁堂:以望立堂,亦稱夜郎堂、遵義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洛陽堂:以望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