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郎戰鬥

齋郎戰鬥,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一場戰役。1935年3月底,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進入浙江省慶元縣,轉戰中濟、竹口、蔡山頭、深鳥、上莊、余村、隆宮、粗隆、半嶺、八爐、荷地、張村、南陽、合湖、官塘、濟下、西管嵐等地。4月23日到達齋郎。國民黨浙江保全團李秀一團為主力,閩保馬洪琛二團、浙保王逢欣獨立營及上千名大刀會徒配合,以數倍於紅軍之敵分三路合擊,妄圖一舉消滅挺進師。紅軍挺進師在師長粟裕、政委劉英指揮下,以逸待勞、以少勝多,於4月28日在齋郎打敗了敵人的進攻,打傷敵團長李秀,殺傷敵300餘人,俘敵約200,繳獲大批武器彈藥,取得了重大勝利。粟裕稱此仗是挺進師入浙的關鍵性一仗。經此一仗,挺進師打開了進入浙西南開闢根據地的通道。

基本介紹

  • 名稱:齋郎戰役
  • 發生時間:1935年4月
  • 地點:浙江省慶元縣百山祖鎮齋郎村
  • 參戰方: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國民黨頑軍
  • 主要指揮官粟裕劉英
戰役背景,戰前部署,戰役經過,戰役結果,主要影響,後世紀念,

戰役背景

1935年1月,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在江西懷玉山區遭敵重兵包圍,指戰員大部犧牲。參謀長粟裕、政治部主任劉英率先頭部隊浴血突圍,轉移至德興縣廣財山,找到閩浙贛省委。省委隨即傳達蘇區中央分局指示,以先遣隊突圍部隊為基礎,組建紅軍挺進師,進入浙江開展游擊戰爭。
以粟裕為師長、劉英為政委的挺進師,英勇無畏,三出廣財山,誓死出征。第一次,經弋陽、貴溪縣境,欲從上清宮渡信江,結果在貴溪縣裴源遭遇敵人一個旅,激戰後被迫退回廣財山。第二次,經弋陽、橫峯縣境,欲從楊家門渡信江,結果偵悉楊家門已有敵人重兵封鎖,被迫再次退回廣財山。2月27日,挺進師第三次誓師出征。全師538人,編為三個支隊,隱蔽行動,藉助夜幕急行軍,經橫峰、上饒縣境,避開敵人關卡,攀登山農採藥的險峻山路,翻越靈山,藉助夜幕搶渡信江,急行軍進入鉛山縣境,出征成功。

戰前部署

挺進師出發前,曾通報閩北黨組織,請其接應,不料閩北軍分區司令員李德勝叛變,出賣了挺進師的行動。挺進師不僅未得到閩北黨組織接應,反而到處遭敵進攻,屢遇險境。3月1日凌晨,指戰員尚未得到休息,宿營於鉛山縣石溪的挺進師,突然遭敵襲擊。挺進師迅速反擊,斃敵10餘人,俘敵12人,擊退敵人進攻。激戰中,挺進師的一部電台被毀,從此與上級失去聯繫,陷入孤軍奮戰。指戰員浴血奮戰,迅速進抵閩北蘇區的崇安縣境,與中共崇安中心縣委取得聯繫,先遣隊留在閩浙邊活動的洪家雲部150餘人歸建到挺進師,部隊恢復到500餘人。
挺進師領導人總結吸取先遣隊的經驗教訓,深刻地認識到,要立足浙江,必須實行游擊戰。為此,挺進師即在崇安縣車盆坑、嵐谷一帶開展整訓,以適應游擊戰;建立挺進師政治委員會,以加強領導。3月20日,挺進師從嵐谷一帶出發,經浦城縣境,翻越仙霞嶺,向浙江挺進。
面對浙江特別惡劣的鬥爭環境,兵力弱小、彈藥匱乏、毫無依託和接應的挺進師,要進入浙江,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對此,挺進師往返轉戰於閩浙兩省邊境的龍泉、慶元、景寧、泰順、松溪、政和、壽寧等縣,打擊地方反動勢力,打土豪救濟貧困,宣傳共產黨的政治主張和革命道理,吸引、調動敵人,尋找戰機。
經挺進師一個月的艱難轉戰,敵人誤以為挺進師將立足閩浙邊境,紛紛“追剿”至閩浙邊。敵人的圍追堵截,使挺進師防不勝防。4月22日,挺進師在景寧縣楓水垟與福建保全第二團遭遇。挺進師避實就虛,繞道敵後,改向福建活動,宿營於壽寧縣上村。不料該村反動分子告密,遭敵連夜偷襲。黑夜混戰中,挺進師部隊被衝散,政治特派員姚阿寶失蹤,多名指戰員犧牲,通信器材和活動經費丟失。次日,挺進師重新集結部隊,向慶元縣齋郎一帶轉戰,決心以齋郎為戰場,利用有利地形,抓住敵人被吸引調動而至的機會,給敵人以有力打擊,創造挺進浙江的條件。

戰役經過

齋郎村位於龍泉、景寧、慶元三縣邊境,地處百山祖的半山腰,海拔1200多米,山高林密,村莊居高臨下,易守難攻。之前挺進師曾途經齋郎,粟裕、劉英對齋郎的地理環境印象深刻,認為齋郎是一個合適的戰場。4月24日,挺進師進抵齋郎村安營備戰,並派出五支小分隊下山,偵察敵情,誘敵包圍齋郎。
在挺進師的引誘下,4月27日,以李秀為團長的浙江保全第一團1200餘人,已從東北方向的景寧縣英川向齋郎推進;以馬洪琛為團長的福建保全第二團1000餘人,已從西南方向進抵慶元縣後廣村;反動地主武裝大刀會近1000人,已在南面集結。三路敵人定於4月28日分進合擊挺進師。此外,浙江保全獨立營、駐福建的新編第十師也趕到一線布防,阻止挺進師與閩東紅軍會合。
粟裕、劉英等分析認為,大刀會是反動地主武裝,會徒多為受欺騙、被脅迫的民眾,戰鬥力不強,敵人極可能會抓住挺進師兵力少、彈藥缺、無補給、不忍傷害民眾的弱點,以大刀會打頭陣,先給挺進師以擾亂和消耗,再出動主力一舉消滅挺進師;福建保全第二團雖已深入慶元縣境,但它心懷鬼胎,為保存實力,它把挺進師“趕”出福建後,不會在浙江境內冒險、賣命;浙江保全第一團兵力較強,團長李秀是松陽人,自視甚高,而且職責所在,必欲全力消滅挺進師。據此,粟裕、劉英精心部署各部任務,務求此戰必勝。
4月28日晨,大刀會果然打頭陣,先從齋郎村尾的山腳下發起進攻,見紅軍已有防守,山路陡峭,仰攻困難,於是改道爬上岙頭淤,欲從齋郎村後攻擊紅軍。駐守岙頭淤的紅軍極力勸阻對方不要為反動派賣命,但飲過“雞血酒”、喝了“符咒水”、堅信“刀槍不入”的大刀會會徒手舞足蹈,念念有詞,揮著大刀殺向紅軍。挺進師宣傳科科長王維信及兩名戰士當場犧牲,紅軍被迫還擊,擊斃為首和沖在前面的會徒數十人。見此情形,其他會徒始知“刀槍不入”乃騙人鬼話,紛紛掉頭逃命,大刀會被迅速擊潰。
9時許,浙江保全第一團第一營從三堆推進至蛤蟆嶺。挺進師偵察部隊斃敵連長一人,然後邊打邊退,誘敵進入紅軍伏擊區。李秀見紅軍槍聲寥落、且戰且退,唯恐紅軍逃脫坐失良機,催促另兩個營迅速跟進。當敵人進入伏擊區後,隱蔽在預設主戰場戰壕中的紅軍,一齊向敵人展開攻擊。李秀雖知已中埋伏,但自恃兵力眾多、武器精良,遂下轎督戰,命令部隊向紅軍陣地發起強攻。紅軍集中力量,居高臨下,擊退敵人10餘次衝鋒,戰鬥持續數小時,李秀一隻手被打斷,慌忙逃跑。紅軍隨即發起反衝鋒,追擊至景寧縣洪源,因天色已晚,方才收兵。

戰役結果

戰鬥持續了七八個小時,敵團長李秀被打斷一隻手倉皇逃命,殘敵也各尋生路、逃之夭夭。齋郎戰鬥以紅軍勝利結束,斃傷敵人300餘人,俘虜敵人200多人,繳獲重機槍1挺、長短槍100餘支和大量子彈。

主要影響

齋郎一仗,迫使龍泉河以南之敵轉攻為守,龍泉河以北之敵則因兵力南調而空虛,順利打開了挺進師進入浙西南開闢根據地的通道,為挺進師立足浙西南、掀起浙西南革命高潮創造了條件,故為挺進師入浙的關鍵一仗。

後世紀念

在浙江省慶元縣百山祖鎮齋郎村,矗立著齋郎戰鬥紀念碑。紀念碑正面由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參謀長王永瑞題寫的碑名——齋郎戰鬥紀念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