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分疆閣

齊魯分疆閣

齊魯分疆閣位於臨沂市中心北30公里處河東區葛溝鎮(2011年1月由沂南縣整建制劃歸臨沂市河東區),石閣是研究我國古天文學、古地理學家的實物憑證,齊魯分疆閣為星野劃分的標誌,古時具有很強的歷史和天文意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齊魯分疆閣
  • 省份:山東省
  • 地點:臨沂市河東區葛溝鎮
綜述,歷史,追溯春秋,

綜述

從臨沂市區北行30餘公里,於氣勢磅礴的大沂河東岸,有一座古鎮名葛溝(2011年1月整建制由沂南縣劃歸河東區)。在其南首,從前有一座雄偉壯麗的古代建築——“齊魯分疆”石閣。據當地陳德文等老人回憶和多年關注研究葛溝“齊魯分疆”石閣的河東區政協提案委陳繼貞主任介紹,石閣凌空建築在南北通衢之上(現臨沂市濱河東路葛溝段)。閣基東西長15米、南北寬10米、高15米。拱門高5米,東西闊也是5米,三馬並轡同行,寬綽有餘。整個建築全部用巨大的長條形青石築成,閣基巨石每塊重達2000公斤。南面拱門上方橫嵌石匾,鐫刻著4個大字:齊魯分疆。北向拱門上方也有一塊石匾,鐫刻著幾行小字(圖1)。石閣西邊原有一塊場地,面積約半畝,俗稱“閣子園”。

歷史

壯觀的石閣北面,拱門兩旁原先有4塊石碑豎立。碑文內容現在已經沒有人能夠記憶了,僅僅知道其中有一塊是明朝重建石閣時設定的。石閣南面,拱門西側有石階,寬2米,階高35厘米,自南面北拾階而上,登十三階,達一平台。平台面積約2平方米。自平台面東再登三台階,從西北可以登臨石閣的頂層。頂層的四周有十二垛女牆(古代的御防設施)約一人高。石閣頂層有房屋3間,琉璃筒瓦,花脊龍頭。房屋長7米、寬3.5米、脊高5米、門背向,房內正中,觀音塑像面北端坐蓮台,俗稱“倒坐觀音”。整座石閣巍峨壯觀,聳立在秀麗的沂河之濱,歷代為古沂河岸畔的一大景觀。
令人惋惜的是,抗戰時期的1940年秋,日軍一個小隊30餘人,偽軍300餘人盤踞葛溝,並在此構築據點,將石閣拆毀,用拆出的石料在古閣東南側普明寺中修建炮樓。1942年3月,我115師某部和邊聯縣地方武裝解放葛溝鎮,因當時敵我拉鋸爭奪激烈,為防止日偽重修炮樓,八路軍及地方抗日政府發動鄰近鄉縣民眾近萬人將炮樓全部拆毀,同時將石閣殘基,甚至將葛溝古鎮圍牆拆除一空,將石料全部運往沂河西岸蘇家莊、石溝一帶,石閣古蹟從此蕩然無存。
70年後的2011年,沂南縣在當時的葛溝鎮葛溝村西側的濱河東路上重建一座漢闕。

追溯春秋

“齊魯分疆”,但從字面上看,確是一個堪稱名貫古今的地域標誌。難道這個地處一隅的葛溝鎮真的是古代齊魯的分界要地?
遍查史料,答案卻是否定的。
從公元前7世紀春秋時代前期,沂南縣全境均屬莒國的領域。齊國的疆界,南至今臨朐縣與沂水縣交界的穆陵關。魯國的疆界,西至今費縣、平邑一帶。至公元前600年,魯國從中丘出兵輕而易舉地滅亡了莒國境內的氏族部落根牟,即今葛溝所在之地。這時齊國南疆仍在穆陵關東西一線。除了鄆、諸、向等地,莒魯紛爭,多次易手外,整個春秋時期,齊國的勢力可以說始終沒有侵入到現在的沂水境內。所以說,“齊魯分疆”不可能是齊國與魯國的分界線。
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莒國與魯國相繼被楚國滅亡。所以,這一時期也不可能存在齊國與魯國在葛溝分界的史實。秦朝時期(公元前220年~前207年),齊、魯、莒都已不存在,直到秦朝末年田齊的後裔復起。沂南縣、莒縣曾經是田姓齊國的政治、軍事據點,勢力向南延伸至今郯城一帶,與劉邦、項羽抗衡。所以,這一段時期,也不可能存在齊國與魯國在葛溝分界的史實。
到了漢朝,魯國封疆在今曲阜、滕縣一帶,齊國封疆分為7郡,沂南縣境沂河以東屬齊國的城陽郡。所以,自此以後都不可能存在齊魯兩國在葛溝分界的史實。
那么,應如何理解“齊魯分疆”的意義呢?葛溝古鎮何以會有“齊魯分疆”石閣這樣的標誌性建築呢?
原來,這兒的“分疆”應該是意即“分野”的標誌。分野,即古代根據天文、星宿運行的幅度來判斷某一地域的精確方位,古代地理學家稱這種判斷方位的方法叫做“分野”。上古的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進入農耕社會的國家之一,農事活動要求古人精勤觀測天象,故殷商的甲骨刻辭早就有了某些星名和日、月食的記載,《尚書》、《詩經》、《春秋》、《左傳》、《國語》、《爾雅》等也有關於星宿的敘述和生動的天文記錄。“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農夫之辭也。‘三星在戶’,婦人之語也。‘月離於華’,戍卒之作也。‘龍尾伏辰’,兒童之謠也(《日知錄》清顧炎武)。”正是在這天象知識相當普及的社會環境裡,產生了有關“星野”的概念:“天則有列宿,地則有州域。(《史記·天官書》)”。
“星野”觀認為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州域有著某種神秘的關聯,根據地上的區域劃分天上的星宿,把天上的星宿分別指配於地上的州國,使之互相對應,上下觀照。如《淮南子·天文訓》記:燕列與尾箕,楚列與翼軫,吳列與女,越列與鬥牛;《史記·天官書》記:幽州列與尾箕,揚州列與牛女,荊州列與翼軫等等,其中的“列與”即為分野。這是古代中國人樸素的地理文化概念,一種特殊的宇宙觀。
以星宿定位州國或以地域對應天象的宇宙觀深深地滲透在古代中國社會各個層面,而歷朝歷代以官修為主的正史、國書、地記、方誌等更強化了這一觀念,在其相關的記述中強烈地表達出三方面的訴求:一是將分野視為君權或王土授受的憑證,二是把它做為疆域界定的依據,三是解釋人文物產奇風異俗及聖人偉績的來源。也就是說,古代占星家認為人間禍福同天上星象有聯繫,為了用天象變化來占卜人間禍福,將天上星空區域與地上的國州相互對應,根據星辰的十二星次(後亦根據二十八星宿)將地上的州、國劃分為十二個區域,使兩者相對應,並根據某一天,區星象的變異來預測、附會相應地區的凶吉。這種劃分,在天稱“十二分星”,在地稱“十二分野”。具體說,就是把某星宿當做某封國的分野,或反過來把某國當做某星宿的分野,某州當做某星宿的分野。古地理學家命名他們分野的地域,借用了古諸侯國的名稱。例如:齊分、魯分或稱齊地、魯地等等。《漢書·地理志》寫道:齊地虛、危之分野也。魯地奎、婁之分野也。虛、危、奎、婁都是古天文學中星宿的名稱。
可見,“齊魯分疆”不是指齊國與魯國而言,而是古地理學的專有術語——齊地、魯地(或稱齊分、魯分)在此分界。實際上,葛溝在古代是青州、徐州北南分疆;青州、兗州東西分疆之地。即城陽郡與東海郡、城陽郡與泰山郡三地分界的地方。石閣是研究我國古天文學、古地理學家的實物憑證,這樣珍貴的文物在全國也是罕見的。
葛溝古鎮歷史悠久,漢代設鎮。據清代葉圭綬《續山東考古錄》載:“中邱邑又名諸葛城,又名王僧辯城,今葛溝鎮。春秋隱公七年,城中邱。村南原有一閣,南向,東西長約15米,寬約10米,拱形門洞,可三馬並行,門額為“齊魯分疆”。據傳古時沂河葛溝段狹如水溝,閣立河口畔,故名閣溝,後演變為今名”。葛溝自古占據交通運輸要道,自青州向南經齊長城穆陵關,再過琅琊郡所開陽(今臨沂城)南下,直至馬陵古道的南北通道,葛溝鎮是其中間段的必經要道。據當地長者講述,古時通衢之地夜晚燈火通明,販賣海鹽、海鮮商賈眾多,為一方區域繁華的商業集散鬧市。可以推測,在這樣一處交通要衝和商貿繁旺之地,經濟實力雄厚的士紳商賈們集資修建一座兼具天文及地理標誌的高大建築物,以標榜家鄉的名聲,是順理成章的。這也證明了這片土地與齊魯兩國的關係,彰顯了這裡的古老與文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