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拉特-查爾默斯效應

齊拉特-查爾默斯效應,在中子核反應中觀察到的、由生成核的反衝所引起的靶物質的化學變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齊拉特-查爾默斯效應
  • 發現時間:1934年
沿革
1932年J.查德威克發現中子後,E.費密等人接著用中子源照射許多元素,進行(n,γ)核反應的研究,結果得到了一系列原子序數與靶核素一樣而質量數增加1的放射性同位素。
1934年L.齊拉特和T.A.查爾默斯用中子照射液態碘乙烷C2H5I時,發現經127I(n,γ)128I核反應得到的放射性同位素碘128,大部分並不以原來的有機靶化合物碘乙烷形式存在,而是以無機的元素態或離子態形式存在。後人稱這一重要的實驗現象為齊拉特-查爾默斯效應。
在這一實驗中,照射前在碘乙烷中加入了極少量的元素碘,目的是防止新生成的碘128與乙基複合。碘乙烷經照射後,用含有還原劑的水溶液將無機態的碘萃取入水相,然後再以碘化銀形式將碘沉澱下來。放射性測量的結果表明,沉澱中的碘128比留在靶化合物碘乙烷中的碘128要多十倍。這個實驗成功地實現了生成核碘128與靶核碘127的同位素分離。
生成核碘128離開靶化合物分子碘乙烷的原因是碘127俘獲中子後放出γ光子,使生成核碘128得到了巨大的反衝能量。這種高能的反衝原子,即熱原子,能破壞碘乙烷分子中的碳-碘化學鍵,使碘128原子離開了有機分子,而以無機的碘元素或碘離子形式存在。最初對齊拉特-查爾默斯效應只著眼於利用這一效應分離同位素,後來才認識到,對這種伴隨核轉變過程的特殊的化學效應本身進行深入研究是必要的,也是有意義的。經過多年來的大量工作,核化學的一個分支──熱原子化學,在齊拉特-查爾默斯效應的基礎上,逐步地形成和發展起來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