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齊國刀幣
- 流通:齊國
- 鑄造:齊國
- 特點:厚大精美
齊刀,齊國鑄造,主要流通在齊國也就是今天的山東半島地區。...... 齊國刀幣相關 編輯 齊之法化一般長18.3-18.5厘米,寬2.87厘米,重44.5-50.5克;節墨之法化...
春秋末期,齊國田氏掌權,大力推行刀貨,刀幣開始在市場中占據主力地位。到周安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79年),田氏建立了齊國,其刀幣就逐漸成為齊國的法定貨幣。...
刀幣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鑄幣之一。其形由春秋時期的農具、手工工具和日常用具——刀演變而成。種類不一,按其文字或形狀,有齊刀、即墨刀、安陽刀、潭邦刀、針...
戰國齊返邦口法化刀幣,是齊國刀幣,鑄於戰國時期。面文“齊建邦□法化”六字,背文為“上”,屬田齊鑄幣。...
春秋戰國時期(前770—221年)齊邑節墨所鑄刀幣。面文“節墨”即今山東“即墨”。形同早期斷緣型“齊之法化”,而身長、體重均有超過,為齊化中最早出現的大刀...
齊刀為齊國鑄造的貨幣,主要流通在齊國(今山東半島地區)。齊刀比較厚重,以厚大精美而著稱,基本形制是尖首、弧背、凹刃,刀的末端有圓環,面、背有文字或飾紋。...
戰國“齊返邦法化”是一種,戰刀幣歷史國(公元前4世紀中葉--前221年) 戰國時代齊國流行大型厚重的刀幣,此為其中之一,俗稱“六字刀”。此刀幣可能是公元前279年...
齊法化舊釋“齊圜化”,簡稱三字刀。齊法化因鑄行最久、流通極廣,齊境山東各地均有大量出土,故傳世甚豐。舊時三字刀常被用來翻刻偽作它種刀幣。齊法化”...
齊返邦法化 ,戰國時代齊國流行大型厚重的刀幣,此為其中之一,俗稱“六字刀”。此刀幣可能是公元前279年,齊田單以奇計攻破燕軍,一舉收復全部失地時所鑄。...
節墨之大刀,春秋晚期齊國刀幣的一種,又名五字刀,“節墨”為齊國城邑名,“節墨”即即墨。弧背凹刀,尖首,刀柄扁平,上有二縱紋,柄端作1環形,背面有橫紋三道...
節墨大刀,戰國時期齊國刀幣的一種,面文四字,“節墨”為齊國城邑名,“節墨”即即墨。弧背凹刀,尖首,刀柄扁平,上有二縱紋,柄端作環形,邊緣隆起。長約16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