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穿破性毛囊炎(folliculitis nares perforans)也稱穿孔性鼻腔毛囊炎,較少見,為發生在鼻前庭鼻毛的深毛囊炎,1927年首先被Culver描述。臨床表現為鼻腔內初感疼痛,鼻毛根部毛囊口周圍小膿皰,後毛囊炎向深部浸潤,穿破皮膚而在鼻翼上產生小膿皰,膿皰內包有受感染的鼻毛。治療參考毛囊炎。局部處理可挑開鼻毛上膿皰痂皮,拔出其中鼻毛,塗以紅黴素、利福平軟膏等。
疾病名稱,英文名稱,別名,分類,ICD號,病因,發病機制,鼻腔穿破性毛囊炎的臨床表現,診斷,鑑別診斷,鼻腔穿破性毛囊炎的治療,鼻腔穿破性毛囊炎的預防,相關藥品,
疾病名稱
鼻腔穿破性毛囊炎
英文名稱
folliculitis nares perforans
別名
鼻部穿通性毛囊炎;穿孔性鼻腔毛囊炎;穿破性鼻腔毛囊炎
分類
皮膚科 > 球菌性皮膚病
ICD號
L66.3
病因
多為化膿性球菌所致。
發病機制
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皮膚衛生差,以及搔抓。化膿性球菌從鼻腔內皮侵入,繁殖生長,向深部浸潤,穿破皮膚而在鼻翼上產生小膿皰,膿皰內包有受感染的鼻毛。
鼻腔穿破性毛囊炎的臨床表現
鼻腔內初感疼痛,鼻毛根部毛囊口周圍小膿皰,後毛囊炎向深部浸潤,穿破皮膚而在鼻翼上產生小膿皰,膿皰內包有受感染的鼻毛。
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鼻腔內初感疼痛,鼻毛根部毛囊口周圍小膿皰,後毛囊炎向深部浸潤,穿破皮膚而在鼻翼上產生小膿皰,膿皰內包有受感染的鼻毛。即可診斷。
中醫病機及辨證:本病與中醫的鼻生瘡相類似,如《諸病源候論》鼻生瘡候記載:“鼻是肺之候,肺氣通於鼻,其髒有熱,氣沖於鼻,故生瘡也”。中醫認為系肺胃之熱氣,上沖於鼻所致。
鑑別診斷
鼻部上皮瘤:無鼻毛部深部毛囊炎的原發損害。
鼻腔穿破性毛囊炎的治療
治療參考毛囊炎。
局部處理:挑開鼻毛上膿皰痂皮,拔出其中鼻毛,塗以紅黴素、利福平軟膏等。
鼻腔穿破性毛囊炎的預防
保持鼻腔內清潔,勿用手指挖鼻,避免鼻腔感染。
相關藥品
紅黴素、利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