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笛,英文nose flute,是高山族邊棱氣鳴樂器。又稱鼻簫。高山語稱帕努歐歐、勃里、拉里各丹。,日文稱為“hanabue”或“華笛”,中國大陸翻譯作“鼻哨笛”。流行於 台灣省。用竹管制成,由鼻子吹奏結構單純、體型小巧,以“邊棱效應”發聲。 口腔驅動型鼻笛由鼻腔吹奏,主要特色為藉由改變口腔容積以演奏各音高與旋律,有別於多數民族傳統鼻笛須以指法改變音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鼻笛
- 外文名:Nose flute
- 分類:塑膠、金屬鼻笛等
- 結構:吹孔、風道、出音孔
樂器結構,歷史沿革,演奏方式,特色,限制,史料記載,鼻笛演奏,雙管鼻笛,
樂器結構
管身用細竹管制成,長短各異,一般管長15厘米~60厘米,管上端留竹節,中間至下端通透 ,在上端竹節隔的中央開一圓形吹孔,無膜孔,管身上開有三或四個按音孔(圖)。鼻笛為結構最精簡的吹奏樂器之一,常見為木製,也有以陶、塑膠、金屬等材料製作[2],主要分為:
- 吹孔:用鼻吹奏處,通常會製造成符合鼻子弧度的型狀(以鞍狀居多);除了舒適感的考量外,更具備集中氣流之功能。
- 風道:長約2至3厘米,通常會依伯努利定律設計為上寬下窄,增加氣息流出的速度與壓力。
- 出音孔:產生“邊棱音”之主要結構,口腔驅動型鼻笛並沒有“笛腔”,因此笛身正反面可見出音孔相通之結構。
歷史沿革
最初來由紛說而難以考證,但已知第一個現代化的金屬鼻笛,是由William Carter於1891年11月19日提出申請專利,1892年6月14日登記獲得專利。
1904年,美國的James John Stivers將他設計的鼻笛以“HUMANATONE”為品牌,是現今最大規模量產、鋪貨的塑膠鼻笛;在德語系國家,則常見有天鵝標幟的塑膠鼻笛。
1904年,美國的James John Stivers將他設計的鼻笛以“HUMANATONE”為品牌,是現今最大規模量產、鋪貨的塑膠鼻笛;在德語系國家,則常見有天鵝標幟的塑膠鼻笛。
演奏方式
演奏時,多採用單鼻孔吹奏,其執法和指法,均與漢族洞簫相同。但吹時笛身稍側向一 方, 將一個鼻孔用一手拇指關節、草葉卷或紙卷堵住,用另一鼻孔對著吹孔,靠鼻息的弱氣流激振管內空氣柱而發音。音色柔和纖細,清雅傳情。常用於節日、豐收、祭祀、婚喪、迎 客和日常娛樂中。
- 持笛方式
- 單手持笛:左右手均可,以穩固鼻笛兩側為主,手勢持法不拘。
- 以繩、巾或其他材料,將鼻笛固定於面部,雙手演奏其他樂器。
發聲:鼻孔就吹口吹氣,以嘴唇輕觸笛身背面之歌口,以口腔取代笛腔。
演奏旋律:改變口腔空間,或控制舌頭改變口腔空間,口腔空間較小,音高較高,口腔空間較大,音高較低。
斷音技巧:舌斷、花舌等技巧會影響音準,宜使用喉斷等不影響口腔運作的技巧斷音。
特色
- 直覺性:透過口腔容積改變音高,不必記憶指法。
- 歌唱性:能任意演奏出音域內之所有音高,可奏滑音與連續音,適合表現情緒與柔美的旋律。
- 模仿性:能表現各種節奏、語氣,常被用做模仿鳥鳴之用。
- 無須調音:音高取決於演奏者的操控與音感,因此樂器本身不會有走音問題。
- 故障性低、保養方便:結構單純,幾乎不會發生機械性故障;且因風道短,鮮有水汽凝結、堵塞等問題。
- 體積小巧:約掌心大小,適合隨身攜帶。
限制
- 音準:因無按鍵、把位,音準的掌握極度仰賴演奏者的音感與聽力。
史料記載
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有清代畫家全廷標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所繪的兄弟民族生活圖卷 ,其中有台灣高山族同胞身穿民族服裝,雙手豎執竹笛用鼻孔吹奏的形像。《台灣採風圖考 》載有:“截竹為管,竅四孔,長可尺二寸,通小孔於竹節之首,按於鼻橫吹之,高中清濁 中節度,蓋亦可謚為洞簫也。”這裡記述的也是清代流行的鼻笛。
在高山族平埔部族青年男女的愛情生活中,鼻笛是青年男子(高山語稱麻達)離不開的樂 器 。郁永河的竹枝詞中有:“輕身矯捷似猿猱,編竹為箍束細腰,等得吹簫尋鳳侶,從今割斷 伴嬌嬈。”“女孩才到破瓜時,爹娘忙為構盧屋,吹得鼻簫能合調,任教自擇可人兒。”清 代文人七十六詩云:“鼻簫清響遏行雲,有女東牆側耳聞。何必焦桐傳密意,數聲吹出卓文 君。”生動記述了鼻笛在麻達與妮新(高山語姑娘之意)的戀愛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在高山族不同的部族中,鼻笛的使用場合也略有不同。有的只用於男子出獵或獵歸;有的用 於迎客或娛樂;而在朱歐部族中,只有喪事才吹鼻笛。
鼻笛演奏
工藝和音樂這兩種美感的元素是原住民文化特色甚為鮮明的表現,在部落的社會裡,不論男女老少似乎都擁有著令人讚許的藝術天份,這或許是上蒼送給原住民朋友的一份大樓,讓座落山林的三地門有著持續的製造快樂的泉源。
今年己七十五歲的許昆仲先生是排灣族中,相目當有名的口鼻笛大師,不只是以口吹奏,透過鼻子也能傳遞出一種令人神經安定的曲調,在吹奏前,許老先生除了親切地和大家打招呼,也開玩笑地說著:“還好今天沒有感冒,不然就無法替大家演出”。
也許是山中環境的清幽和原住民樂天的性格,讓這位已過七十的爺爺仍舊精神奕奕接受著各界對他好奇的詢問,許先生向我們表示,鼻笛這個樂器是自小從家庭的環境學習而來的,所以這樂器對他而言相當駕輕就熟,此外,看來特色別具的木製鼻笛也同樣出自己於許先生的巧手,才華洋溢的他,不只展現在音樂的造詣上,制笛的手工藝也同樣讓人欣賞。
在這工藝之都的三地門,原住民朋友善用了自己的五感,用一顆細心將生活中的感受自然地表現出來,手工藝如此、樂器表演亦然,這些都是三地門最寶貴的文化資產,讓遊客們為它神往醉心的主要原因。
雙管鼻笛
雙管鼻笛,高山族邊棱氣鳴樂器。又稱雙管鼻簫。高山語稱帕努歐歐、勃里、拉里各丹。 流行於台灣省。
構造與單管鼻笛相同,由兩支鼻笛組成。有兩種不同形式:第一種是兩管並列的鼻笛,其中 有管身、孔距、音高相同的兩支鼻笛並列綁紮而成,除上端吹孔外,管身多開有五個按音孔 ,吹奏時兩管發同音。另外也有兩管按孔各不相同的鼻笛,吹時各奏各的旋律。第二種是兩 管分開的鼻笛,其中一管開有按音孔,可吹奏旋律,另一管則不開按孔,只有吹孔,只能吹 奏持續低音(筒音)。
演奏時,將兩支鼻笛的吹孔對著兩個鼻孔,呼氣吹奏發音。阿美部族多使用雙管都開有按孔 的 鼻笛;魯凱部族則使用一管有按孔、一管無按孔的鼻笛。音色柔和、雅致。多用於祭祀、迎 客、獵歸、豐收、節日或娛樂等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