鼥是一個漢字,讀音為bá,解釋為旱獺,也稱土撥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鼥
- 拼音:bá
- 注音:ㄅㄚˊ
- 解釋:旱獺,也稱土撥鼠
基本信息,基本字義,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拼音:bá
部首:鼠,部外筆畫:5,總筆畫:18
五筆86:VNUC 五筆98:ENUY 倉頡:HVIKK 區位碼:FC96
筆順編號:321511544544513544 四角號碼:73747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9F25
筆順:撇豎橫折橫橫折捺捺折捺捺折橫撇折捺捺
基本字義
● 鼥
báㄅㄚˊ
◎ 〔鼧~〕見“鼧”。
詳細字義
◎ 鼥 bá
〈名〉
——鼧鼥( tuóbá):古書上指旱獺,也稱土撥鼠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亥集下】【鼠字部】鼥 ·康熙筆畫:18 ·部外筆畫:5
【集韻】【類篇】𠀤蒲撥切,音跋。【集韻】鼠肥者。【本草】李時珍曰:皮可為裘,甚煖,濕不能透。【正字通】鼧鼥鼠,生西番山澤中,穴土為窠,形似獺。𡗝人掘食之,蒙古人名答刺不花。唐書有鼧鼥鼠,鼧鼥言其肥也。【唐韻】𪖈鼥。音仆。撲俗譌為土撥。本草從之,非。 又【集韻】房廢切,音吠,同鼣,鼠名,其鳴如犬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