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鼠鱚目
- 拉丁學名:Gonorhynchiformes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物種分類,
形態特徵
口小,上頜緣主要由前頜骨組成;兩頜無牙、體被圓鱗或櫛鱗,無脂鰭;有鰓上器官;鰾有或無;無眶蝶骨、基蝶骨;尾下骨5~7塊;無顳孔。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熱帶及亞熱帶,在中國見於東海和南海。
物種分類
鼠鱚亞目 Gonorynchoidei
鼠鱚科 Gonorynchidae
有1屬5種:鼠鱚Gonorynchus abbreviatus、福氏鼠鱚Gonorynchus forsteri、長體鼠鱚Gonorynchus gonorhynchus、格氏鼠鱚Gonorynchus greyi、莫氏鼠鱚Gonorynchus moseleyi。我國僅產鼠鱚1種。體延長而細,圓柱形。吻尖而突出;口下位,吻端腹面具一短須;上下頜、鋤骨均無齒。鰓裂寬,鰓被架4。無鰾。鱗片小,被櫛鱗。背鰭近尾部,與腹鰭相對;胸鰭與腹鰭均有腋鱗;尾鰭叉形。主要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海域,少數分布於南大西洋海域。近海底棲魚類,主要棲息於砂泥底質海域,棲息範圍由沿岸到200米以上深處,最大體長可達60厘米。主要以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鼠鱚肉有毒,食後半小時至1小時頭部發脹,面色蒼白,精神萎靡,繼之頭痛難受眩暈,躺倒不起。但無噁心嘔吐現象。
遮目魚亞目 Chanoidei
遮目魚科(虱目魚科)Chanidae
僅1屬1種,即遮目魚(虱目魚)Chanos chanos。體延長,稍側扁,呈紡綞形,頭側扁。脂性眼瞼發達,幾乎將整個眼部遮蓋,故名。口端位,小型;下頜中央具突起,恰與上頜中央缺刻相契合;上下頜無齒。除頭部無鱗外,體被不易脫落之圓鱗;腹部無棱鱗;側線完整,近平直。鰓被架4;擬鰓發育完全。背鰭位於體中央而與臀鰭相對,無硬棘,軟條13~17;臀鰭軟條8~10;背鰭及臀鰭基部具鱗鞘;胸鰭及腹鰭之基部各有一枚大的腋鱗;尾鰭深叉;各鰭均無硬棘。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的熱帶海域,但較少出現於東太平洋。棲息範圍亦多變,從淡水到鹹水,從河口區到珊瑚礁區,甚至外海區均可生存。成魚於大洋中產卵,一次可產下數百萬顆卵;在其生活史中的狹首形幼魚期,會到河口區生活;幼魚期則生活於沿岸或近海。以底藻和含有無脊椎動物之沈積物為食。喜群游。最大體長可達180厘米,通常在100厘米以下。東南亞地區具有發達的虱目魚養殖漁業,亦是中國之重要養殖魚種,已可人工繁殖。
尼羅魚亞目 Knerioidei
尼羅魚科 Kneriidae
有4屬30種。包括尼羅魚屬Cromeria、副克奈氏魚屬Parakne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