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鼓樓搶雞
- 地點:貴州從江縣的乾團侗寨
- 性質:古老而特殊的婚俗
歷史淵源,風俗特點,
歷史淵源
歷史上,侗族曾盛行過姑表婚俗,“娘親舅大,女還舅門”的姑舅表婚,是侗族舊時沿襲的傳統婚姻習俗,舅家優先娶外甥女為兒媳,若舅家無子或兒子年齡不相當的話,女性可以另嫁,但須徵得舅家的同意,否則不能締婚,這樣的婚姻習俗,極不合理,造成了悲劇無數。
在侗族漫長的社會發展過程中,“鼓樓搶雞”這個折衷的解決辦法,既不違背祖制,同時又解決了女性婚姻的自主,於是約定成俗。
風俗特點
“侗家有個正月二,姑娘臨嫁搶雞節,誰搶得雞跟誰去,爹娘不得硬強迫。”
如果姑家的女兒不願嫁到舅家,便可依據老規矩,由姑娘的父母出面,抬出家裡最好的米酒,擺上糯米磁粑,把娘舅兩寨的“嘎佬”(最受尊敬的長老)請來做仲裁人,於農曆正月初二,在女方寨子的鼓樓前坪地上擺開陣勢,中午時分,禮炮三響,搶雞便在鞭炮聲中開始,姑娘將一頭倒捆著公雞,一頭掛有飯囿(一種竹製的盛飯用具)的長扁擔在肩上,公雞在身前,飯囿在身後,女伴們在其後用手護著長扁擔,姑娘則用雞挑逗前來搶雞的表兄和其他想娶她的男青年一塊來搶。
每每發生這類事情,不僅女方寨子和舅家寨子的鄰里鄉親會趕來助威、看熱鬧,四鄉鄰里的人們聞訊也會趕來湊個熱鬧,平常與姑娘玩得來、又想與姑娘結為秦晉之好的外寨男青年,無不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從四面八方趕來博一把。
按習俗規矩,搶雞隻準用嘴,不準用手,誰搶得雞,姑娘就跟誰走,表兄和同伴的推搡 下,開始羞答答地用嘴巴來咬表姐妹甩過來的拍打著翅膀的公雞。在鞭炮聲和歡呼聲中,搶雞活動逐步緊張激烈起來,直到把一隻活生生的大公雞用嘴一塊塊撕下,只剩大腿,或者咬斷雞腳把雞搶到方才罷休,搶到雞後的表兄和同伴們往往滿臉血污,一身疲倦,最後,眾人會歡呼雀躍地把勝出者拋將起來。
“鼓樓搶雞”通常是在歡快的氣氛中進行的,正所謂冤家宜解不宜結,對此,舅家的人也無話可說。
這種以娛樂形式調解婚姻矛盾的侗族民俗,現已演義成一項場面精彩熱烈的傳統節慶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