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揚中學

鼓揚中學

鼓揚中學現占地面積14672平方米,生均13.27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5160平方米,生均4.67平方米;圖書12235冊,生均11.07冊。承載著全鎮2.3萬人口的國中教育任務,並輻射鄰近鄉鎮,每學年均有鄰近鄉鎮慕名到學校求學的優秀學子近百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鼓揚中學
  • 英文名:GuYang middle school
  • 創辦時間:1929年
  • 所屬地區:貴州省長順縣鼓揚鎮
  • 學校屬性:普通中學
  • 占地面積:14672平方米
地理位置,歷史與現狀,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展望未來,

地理位置

鼓揚中學坐落於貴州省長順縣鼓揚鎮布依族聚居中心——鼓揚村。鼓揚鎮地處長順縣南部,四面與睦化鄉、代化鎮、紫雲縣板當鎮、雲盤鄉接壤。距離縣城41公里,交通極為便利。主要居住著布依族、苗族、漢族等民族,其中,布依族人口占全鎮總人口75%。鼓揚鎮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雨量充沛,氣候溫暖,非常適宜水稻等農作物生長,因而享有 “魚米之鄉”的美稱。悠悠格凸河自北向南穿鎮而過,依偎在鼓揚中學旁邊。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令人流連忘返。這裡民風淳樸,文化底蘊深厚,尊師重教之風濃厚。學校綠樹成蔭,四季如春,氣候宜人,成了學生的學園、花園、樂園,成了培養人才的風水寶地。

歷史與現狀

鼓揚中學的前身是始建於1929年的鼓揚民族國小國中部,至今已有77年的辦學歷史。因生源廣,辦學效益好,為了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991年從鼓揚民族國小分離出來,成為一所鄉鎮獨立初級中學。在半個世紀多的辦學歷程中,得到各級黨委、政府和主管部門的關懷和指導,得到了社會各界友好人士的鼎力支持。學校辦學規模與日俱增。
2007-2008學年學校在校學生1105人,共設定20個教學班; 學校現僅有在編在崗教職工44人,代課教師2人,西部志願者1人,平均年齡33歲,教師學歷合格率95.5%,本科學歷教師有14人,占33%,現有11人在職參加本科學習。隨著黨和國家“科教興國,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的實施,學校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2004年學校被列為“國家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項目學校後校園面積擴大8671平方米,校園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學設施基本滿足辦學要求。該工程綜合樓1700平方米,建有“七室”即圖書室、閱覽室、多媒體室、微機室、化學實驗室、物理實驗室、生物實驗室。還有4×200米環形跑道及兩個標準籃球場,升旗台等。學校布局科學、合理:運動區、教學區、生活區三區分明。還配置了能滿足教學所需的圖書、儀器等設備。
2005年,學校被列為“農村寄宿制建設項目學校”,建有學生宿舍2棟,建築面積為2800平方米,餐廳340平方米,廚房102平方米。並配置鐵床等生活用品350套。已能滿足500名學生的住宿需求。該工程建成使用後,學校對因家庭經濟困難不能入住的邊遠學生採取“減、免、緩、補”等措施讓他們住進了嶄新的宿舍,走進了整潔的食堂,告別了每天跋涉求學之苦。讓學生住得進來,住得安心,家長放心,既鞏固了“兩基”攻堅成果又使黨和國家的這項“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真正發揮了功能作用,使這一座光輝的歷史豐碑更加璀璨奪目。

取得的成績

因學校工作成績突出,得到了上級組織的肯定:2004年9月獲《貴州省校務公開先進單位》;2004年12月獲長順縣教育局頒發的《新課程改革工作先進單位》、《2004年度創建綠色學校》、《2004年教育目標考核二等獎》、2006年7月獲《長順縣青年志願者行動組織獎》、2006年12月獲《黔南州普通國中教育教學質量獎》。2007年中考成績獲全縣第三名,2007年9月10日被縣教育局授予《先進單位》獎和鼓揚鎮政府表彰為《先進集體》獎。

存在的問題

當然學校也存在著一些困難:教師數量配備不足且學科配備極不合理,嚴重影響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44名教師中英語專業教師僅有3人,3名體育、1名音樂專業教師,一些校內外文娛活動沒有專業教師給予指導,嚴重製約著學生全面發展。
學校堅持“以課改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學,以教學促質量”的辦學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學校 的一切工作均為“教育教學質量就是生命線”這個核心目標抓好育人服務。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逐年上升,多次獲得上級領導的肯定;為此社會、民眾給予鼓揚中學 “長順三中”這樣一個榮譽稱號。
我們渴望這種狀況能在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友好人士的幫助下儘快得到解決,以實現把鼓揚中學辦成一所農村示範性中學的目標。

展望未來

當今時代是一個知識經濟的時代、資訊時代,知識成為改變命運和落後面貌的主要因素。教師的社會地位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受到人們的尊崇,受到學生、家長的愛戴。在這樣的氛圍里教師教學積極性高,做到教好、樂教、教樂;學生好學、學好、樂學。因而在師生共同努力下,許多年來學校教學質量一直名列全縣鄉鎮榜首,為社會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今天他們正工作於全縣各機關各企業的崗位上,如民中、二中、長小、二小等,有曾工作在這裡的良師,有曾在這裡求學成才的學子。今天學校70%的教師是從這裡起飛深造後返回執教的,形成親情般的文化“反哺”現象。學校以優異的教育教學質量贏得了家長、社會的一致讚譽——“長順三中”。這是對鼓揚中學師生成績的肯定——“金碑”、“銀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這樣的榮譽更加促進全體教師教好書育好人的責任意識。他們年富力強、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培育和影響一屆又一屆的學生,激發學生求知成才的欲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