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墜舞

鼓墜舞

鼓墜舞主要流行於永春縣的地方傳統舞蹈。據傳,“鼓墜舞”原是隋朝滅陳後,陳後主的兒子陳敬台及宗室逃入永春所帶來的宮廷音樂舞蹈,以後逐漸傳入民間。表演時隊伍最前面的一人手持小鈸,隨之是肩挑南鼓、敲磬的正副鼓手,後面依次是銅鉦、小鑼、黃涼傘,最後是管弦樂。隊。鼓墜舞用於歡慶、熱烈的場面,表達勞動人民歡欣鼓舞的心情和英雄氣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鼓墜舞
  • 隸屬:永春縣
  • 流行地方:永春縣
  • 性質:舞蹈
舞蹈動作,舞蹈傳說,表演形式,

舞蹈動作

動作融入“太祖拳”的某些動律,甚至採用其名稱,如“請步”、“三戰步”、人字打、“青龍滾水”、“畫眉踏架”等。
小鈸手在舞蹈中占有重要位置,以至該舞蹈的風格也根據小鈸手演員個子的高低,分為“高人字打”和“矮人字打”。
在行進表演時,為求得平衡,特在鼓擔後面掛一稱砣,故又稱“鼓墜舞”。

舞蹈傳說

相傳隋朝滅陳朝,陳後主叔寶的兒子陳敬台帶兩個弟弟和族人引兵南逃至桃場的肥壺(今永春蓬壺),後隋文帝令其釋兵為民,就在蓬壺定居,因而傳承來宮廷音樂舞蹈。後來,當地人在田間休息或農閒時模仿娛樂,用竹笠當作銅鐘來敲擊,口喊“哐哐哐”,用石頭敲擊石頭髮出的“喀喀喀”的聲音,藉此娛樂一番。大家就地取材,有的肩扛鋤頭,在鋤頭尾端掛上竹笠,用鐮刀敲竹笠,代表擊鼓,有的雙手拿石頭相擊代表敲磬,口喊“哐哐哐”,代表銅鑼聲。當時人們回家,只能穿草鞋,沿襲這個傳統,至今表演鼓墜舞仍然穿草鞋。由於是行進間表演,為求得平衡,在鼓挑後面掛一墜物(稱砣),故稱鼓墜舞。

表演形式

作為一種傳統民間藝術,鼓墜舞實際表演時仍是以鼓和打擊樂為主。其主要道具南鼓很有特色。南鼓以木料、牛皮製作,鼓面中心漆紅色圓圈,鼓邊緣漆紅色,其他全部漆成黑色。鼓槌為木製椎體。鼓擔也是木製,頭部雕刻龍頭,尾部雕刻鳳尾,漆金色,中間漆黑色。鼓擔尾部有鼓披,還有銅製敲磬等。
鼓墜舞后來增加管樂、弦樂、黃涼傘和南音演唱。表演時隊伍最前面的一人
手持小鈸,正副鼓手緊隨其後。正鼓手左肩挑擔,左手護住敲磬和鼓帶,右手執鼓槌。副鼓手右肩挑擔,左手執鼓槌。後面依次是銅鉦、小鑼、黃涼傘,最後是弦管樂隊。小鈸手占有重要位置,該舞蹈的風格也根據小鈸手演員個子的高低,分為“高人字打”和“矮人字打”。音樂習慣採用木偶音樂《石橋下》。打擊樂由慢到快,“中寮”起音樂,舞步開始。舞蹈動作融入“太祖拳”的某些動律,甚至採用其名稱,如“請步”、“三戰步”、“人字打”、“青龍滾水”、“畫眉踏架”等。
現今,鼓墜舞不僅保留傳統的舞蹈動作,同時有隊形變化,舞步更加矯健優美,氣氛更加熱烈,不僅可以行進間表演,還可以在舞台表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