黿肉(黿肉)

黿肉(黿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黿,背甲長33-47cm,寬32.5-41cm。頭較小,軟吻突極短,僅略凸出吻端,不到眼徑一半。背甲近圓形,被革質皮膚,前緣及裙邊光滑無疣,無縱棱。腹甲平滑,後葉較短,幼黿背面嵴棱明顯,裙邊有疣粒。四肢不能縮入殼內。內側3指、趾具爪,蹼發達,有櫛狀膚褶及腹棱;尾短,不露出裙邊。背面橄欖色,具黃色斑點,腹面白色。幼黿生活時帶黃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黿肉
  • 拉丁學名:Pelochelys bibroni (Owen)
  • :動物界
  • 分布區域:分布於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
  • 英語: Owen
基本信息,動物形態,生境分布,藥理作用,

基本信息

【拼音】 Yuán Ròu
【英語】 Owen, Soft-shelled turtle as food
【來源】藥材基源:為鱉科動物黿的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elochelys bibroni (Owen)
【出處】出自《本草經集注

動物形態

黿,背甲長33-47cm,寬32.5-41cm。頭較小,軟吻突極短,僅略凸出吻端,不到眼徑一半。背甲近圓形,被革質皮膚,前緣及裙邊光滑無疣,無縱棱。腹甲平滑,後葉較短,幼黿背面嵴棱明顯,裙邊有疣粒。四肢不能縮入殼內。內側3指、趾具爪,蹼發達,有櫛狀膚褶及腹棱;尾短,不露出裙邊。背面橄欖色,具黃色斑點,腹面白色。幼黿生活時帶黃色。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活於江河、湖泊中。以死魚為食。
資源分布:分布於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

藥理作用

【性味】味甘;性平
【歸經】肝經
【功能主治】補虛強壯。主虛贏不足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適量。
【各家論述】 1.《本草拾遺》:功用同鱉甲,炙,浸酒,主瘰癧,殺蟲,逐風,惡瘡,痔瘺,風頑疥瘙。
2.《日華子本草》:五臟邪氣,殺百蟲毒、百藥毒,續筋骨。
3.《本草圖》:主婦人血熱。
【摘錄】《中華本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