黼藻,漢語詞語,拼音是fǔ zǎo,釋義:1、指花紋、雕刻、彩畫之屬。2. 指華美的辭藻或文字。3. 謂修飾使臻完美。出自《書·益稷》。 基本介紹 中文名:黼藻拼音:fǔ zǎo類型:漢語辭彙出自:《書·益稷》 詞目,拼音,引證解釋, 詞目黼藻拼音fǔ zǎo引證解釋1、指花紋、雕刻、彩畫之屬。《書·益稷》:“藻火粉米,黼黻絺繡。” 孔 傳:“藻,水草有文者……黼,若斧形。”北齊 劉晝 《新論·因顯》:“匠者采焉,制為殿堂,塗以丹漆,畫為黼藻,則百辟卿士,莫不顧眄仰視。”宋 王仲言 《慈寧殿賦》:“寳琲象栱,列星間梁,橑桷欒楶,黼藻鉛黃。”2、指華美的辭藻或文字。南朝 齊 謝朓 《酬德賦》:“有杞梓之貞心,協丹采之輝被;伊吾人之陋薄,雖黼藻之何置。” 曹融南 校註:“黼藻,謂華美之辭藻。”《隋書·經籍志四》:“爰逮 晉氏 ,見稱 潘 ( 潘岳 )、 陸 ( 陸機 ),並黼藻相輝,宮商間起。”宋 曾鞏 《送鄭州邵資政》詩:“笑談成黼藻,咳唾落瓊瑰。”3、謂修飾使臻完美。《舊唐書·韓愈韋辭等傳論》:“如俾之詠歌辛載,黼藻王言,足以平揖古賢,氣吞時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