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東村

黨東村

該行政村隸屬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瓦房彝族苗族鄉,地處鄉邊,截止2006年底,該村距鄉政府所在地3公里,到鄉道路為通路,交通方便。轄黨東、大水溝、大壕溝等5個村民小組。全村國土面積8.42平方公里,海拔1660米,年平均氣溫17 ℃,年降水量1200毫米,適合種植包穀,小麥,水稻等農作物。該村屬於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農業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黨東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瓦房彝族苗族鄉
  • 面積:8.42平方公里
  • 氣候條件:年平均氣溫17 ℃
  • 海拔:1660米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基層組織,村務公開,發展重點,地圖信息,

自然資源

 截止2006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611 畝(其中:田1210 畝,地401 畝),人均耕地0.65 畝,主要種植水稻、包穀、小麥等作物;擁有林地1804.8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896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82 畝,主要種植泡核桃等經濟林果;草地4678.4 畝;荒山荒地4532畝。
森林資源森林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電視,通電話。全村有612 戶通自來水。有612 戶通電,有456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56 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74.5 %和74.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8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39 戶(分別占總數的46.57 %和39.05%)。
黨東村通村公路黨東村通村公路
該村到鄉道路為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截止2006年底,該村距離最近的車站0 .5公里,距離集貿市場3公里。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210畝,有效灌溉率為2.34%,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209.99 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1畝。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612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8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612戶。全村有5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有3個自然村已通路;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2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5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7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73.6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86.78萬元,占總收入的60.54%;畜牧業收入96萬元,占總收入的20.27%(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676 頭,肉牛6頭);林業收入10萬元,占總收入的2.11%;第二、三產業收入80.89 萬元,占總收入的17.08%;工資性收入30.08萬元,占總收入的6.35%。農民人均純收入1266.6元,農民收入以農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0.08 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47人,在雲南省內務工121人,到雲南省外務工26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 農業 ,主要銷售往 縣內。2006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 240 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87.68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 無 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泡核桃 產業。
豐收後的高產包穀豐收後的高產包穀

人口衛生

截止2006年底,該村有農戶612戶,共有鄉村人口2490人,其中男性1250人,女性1240人。其中農業人口1096人,勞動力1061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彝族3人,白族1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人,占人口總數的0.04%;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281人,參合率91.6%;享受低保81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9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3.5公里。該村人畜混居的農戶566戶,占農戶總數的92.48%。

文化教育

截止2006年底,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1439平方米,擁有教師16人,距離鎮中學3.5 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10 人,其中小學生332 人,中學生178 人。
黨東村國小概貌黨東村國小概貌

基層組織

截止2006年底,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7個黨小組,共有黨員76 人,少數民族黨員6 人,其中男黨員69人、女黨員7 人。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組成,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204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0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602畝。已經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50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35.24 萬元,有固定資產35.24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經營體系尚未建立,農業結構調整幅度不大。
2、農村基礎設施薄弱,休閒、娛樂等公共設施缺乏,人居環境還有待改善。
3、 生產渠道單一,經濟來源於農業,農民增收渠道單一。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改變以糧食種植為主的傳統農業發展思路,提高農業產業水平,發揮產業化經營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推動作用。
2、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民眾的文明素質。
3、培育勞務經濟,增加非農產業收入。

地圖信息

地址:保山市隆陽區黨東--大壕溝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