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第一課:中國共產黨成立全紀錄》 書稿圍繞中國共產黨成立這一歷史時刻,用紀實通俗的筆法,分12講記述了1911年辛亥革命到1921年黨的一大召開,這段中國歷史上激盪的歲月,來展現中國社會風起雲湧的革命、思潮,以及在紛繁複雜的社會中,中國共產黨從籌備到成立、再到揚帆起航這一偉大的歷史畫卷。書稿供黨員幹部、入黨積極分子等學習參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黨史第一課:中國共產黨成立全紀錄
- 作者:張珊珍
- 出版日期:2012-9
- 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核心思想,圖書精選,
基本信息
[產品名稱]黨史第一課:中國共產黨成立全紀錄
[作者] 張珊珍 編
[出版日期] 2012-9
[出版社] 人民日報出版社
[開本] 16
[頁碼] 296
[裝訂] 平裝
[版次] 1
定 價:45.00元
內容簡介
撫今思昔,從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出發,重新追溯黨史上可歌可泣的輝煌篇章,是“黨史第一課”的含義所在。
《黨史第一課:中國共產黨成立全紀錄》緊緊圍繞1911年辛亥革命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這段激盪變幻的歷史,以毛澤東、李大釗、陳獨秀、周恩來等第一批中國共產黨員為中心,描繪了中國近代社會風起雲湧的革命、思潮,以及在紛繁蕪雜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從籌備到成立並揚帆起航的一系列過程。
書稿分十講,分別從政治革命和思想文化的變革兩條線索交錯敘述,史實準確.讀來又跌宕起伏,趣味盎然。每一講後面都設定了思考題和延伸閱讀,方便廣大黨員幹部學習參考。
作者簡介
張珊珍,浙江寧波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現任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代史和中共黨史。著有《建黨偉業》、《陳立夫生平與思想評傳》等,在學術期刊發表專業論文30餘篇。
目錄
第一講 無法延宕的革命
天朝末路
洶湧而至的革命大潮
在歷史的三岔口
一夜間成就的勝利
第二講 共和之光稍縱即逝
形形色色的新都督
步履維艱的臨時政府
袁世凱的漁翁之利
歷史的迴響
第三講 山重水複的武人政治
“共和”招牌下的罪惡
一場退潮的革命
洪憲帝制的黃梁一夢
政治大車店裡的過客們
第四講 啟蒙如新蕾茁長
陳獨秀和《新青年》
“打倒孔家店”
“德先生”和“賽先生”來了
中西文化狹路相逢
第五講 新世紀的曙光
震驚世界的炮聲
寰球赤風
革命狂瀾迫近
李大釗與紅樓
第六講 全民族的覺醒與抗爭
從克林德碑到“公理戰勝”碑
“十四等於零”
暴風雨的前夜
天安門前的吶喊
匡互生放火“趙家樓”
“位卑不敢忘憂國”
神州遍地風雷
第七講 峰迴路轉的必然選擇
“社會改造”的呼聲
“隔著紗窗看曉霧”
石頭上播撒希望的種子
曇花一現的工讀互助團
馬克思主義獨領風騷
第八講 為有源頭活水來
“南陳北李”之約
來自遠方的呼喚
“到民間去”
空前的出國熱潮
第九講 驟然升起的新星
上海灘的“群英會”
……
第十講 開天闢地的偉業
後記
參考書目
核心思想
書稿圍繞中國共產黨成立這一歷史時刻,用紀實通俗的筆法,分12講記述了1911年辛亥革命到1921年黨的一大召開,這段中國歷史上激盪的歲月,來展現中國社會風起雲湧的革命、思潮,以及在紛繁複雜的社會中,中國共產黨從籌備到成立、再到揚帆起航這一偉大的歷史畫卷。書稿供黨員幹部、入黨積極分子等學習參考。
圖書精選
第一講 無法延宕的革命
經過漫長的盤旋,中國的封建社會走到20世紀已經風光不再、敗相盡露。外敵入侵有加無已、國內民變接連而起,危機四伏的大清王朝猶如一艘破爛不堪的航船,一步步駛向傾覆的深淵。朝野上下此時皆為憂患所苦,在人心思變的暗流翻湧之中,一個又一個變革的浪頭襲來。然而,頹廢的王朝卻不能因勢利導,力挽狂瀾,相反,而是處心積慮地避實就虛,苟延殘喘。中國向何處去?一場改變中國近代歷史軌跡的革命終於爆發了。
·天朝末路
第二講 共和之光稍縱即逝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的槍聲劃破了古老中國漫漫的夜空,預告了清王朝的統治及其所代表的在中國綿延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中國歷史從此翻開新的一頁。然而,革命沒有及時發動廣大民眾,卻讓革命力量以外的各個社會勢力甚至反革命勢力乘虛而入。接納了各種政治力量的南京臨時政府注定是軟弱的,它在艱難險阻中行進了3個月,革命成果就落入袁世凱囊中。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國,其歷史功績不可磨滅,然而,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使它最終未能實現人們原先的期望。
·袁世凱的漁翁之利
第三講 山重水複的武人政治
辛亥革命後的中國,清朝皇帝皇冠落地,但人們期盼已久的共和與民主卻沒有隨之到來。封建軍閥專制之性成的袁世凱,利慾薰心、醉心權術,在共和的金字招牌下,極盡獨斷專行之能事,最終喪心病狂,上演了一幕復辟醜劇,將自己埋進了歷史的垃圾堆。袁世凱倒了,群龍無首的北洋軍閥集團四分五裂,為爭權奪地混戰不休,“你方唱罷我登場”,武人政治直接造成了當時中國的政局動盪。北洋軍閥統治年代,是中國近代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
·“共和”招牌下的罪惡
第四講 啟蒙如新蕾茁長
歷史的車輪須臾不能停息,即便是在北洋軍閥黑暗統治下的中國。經過洋務運動,經過戊戌維新,尤其是經過辛亥革命,一代又一代中國的知識分子驚醒於民族危機,成長於多災多難之世,常懷憂國憂民之思,成為最自覺的承擔時代使命的社會力量。在軍閥混戰的硝煙暫時消散之後,於亂世之中孕育已久的中國知識界的思想啟蒙運動如新蕾茁長,終於綻放出無比艷麗的新文化之花。新文化運動以辛亥革命後的中國社會現實為認識起點,以向西方追求民主和科學真理為主要內容,進而全面分析了幾千年歷史凝結而成的文化傳統,並對這種傳統進行了總體性的理性批判,極大地推進了中國思想文化的新舊嬗遞,成就了劃時代的歷史功勳。
·陳獨秀和《新青年》
第六講 全民族的覺醒與抗爭
“五四運動的傑出意義,在於它帶著辛亥革命還不曾有的姿態,這就是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國主義和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封建主義。”毛澤東的至高評價,將爆發於1919年的五四運動定格成中國現代歷史中最輝煌的篇章。遙想當年,青年學生振臂一呼,喚醒了全民族的愛國激情,地無分東西南北,人無分男女老少,全民族團結一致抵抗外侮。這場史無前例的民族抗爭運動,生動地揭示了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最普通、最基本的原理:人民民眾是歷史的主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
·從克林德碑到“公理戰勝”碑
第七講 峰迴路轉的必然選擇
毛澤東曾經說過:“‘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後,構成了兩個不同的歷史時期。”經過五四運動的教育,中國的進步知識分子不但衝破了封建思想的樊籠,而且放眼世界,進一步認識到世界大勢的趨向。當時,“改造社會”的呼聲引發了各種各樣的思潮、流派、學說競相登台,形形色色的社團、學會、報刊如雨後春筍般蓬勃興起。經過短短几年的彷徨、求索和抉擇,大批有志青年終於從形形色色的社會主義迷霧中醒悟過來,開始了對科學社會主義的研究和信仰。從此,馬克思主義在中國落地生根,獨領風騷,引領整箇中國社會走上新的歷史征途。
·“社會改造”的呼聲
第八講為有源頭活水來
在探求救國救民真理的過程中,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發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偉大力量,實現了由民主主義者向共產主義者的歷史性轉變。此時,年輕的社會主義國家蘇俄向古老中國的新生力量送來了朋友般的關懷和幫助。“向陽花木易為春”,在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芒的照耀下,在蘇俄社會主義革命實踐的感召下,中國的先進青年發出了到民間去、到法國去、到俄國去的心聲,他們渴盼迅即融入新時代革命的滾滾洪流之中,奏響時代的最強音。
·“南陳北李”之約
第九講 驟然升起的新星
從1920年秋到1921年上半年,在列寧和共產國際的影響和幫助下,掌握了馬克思主義,並認識到無產階級偉大力量的中國早期共產主義者,逐漸認識到這樣一個真理:要從根本上改造中國,必須建立一個俄國布爾什維克式的組織。於是,就在“南陳北李”分別在上海、北京建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同時,在他們影響下的武漢、長沙、廣州、濟南乃至法國巴黎、日本東京等地,也風生水起,成果斐然。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如暗夜中驟然升起的新星,給中國帶來了光明的前程。
·上海灘的“群英會”
第十講 開天闢地的偉業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各地早期共產黨組織如灑落在華夏大地上的火種,在沉沉暗夜之下的中國大地上燃燒起來了。萬里之外,共產國際和列寧穿過衛國戰爭的硝煙,密切關注中國國內的革命形勢。1921年初夏,歷經千難萬險的遠方使者來到了中國,幫助年輕的共產黨員們組建中國共產黨。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中國革命從此開始了新的航程。
·兩個遠道而來的洋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