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黨原鄉位於
涇川縣城西北部,西接鎮原縣
中原鄉,北接鎮原縣
南川鄉,南與王村、城關交界,東與
玉都相連,總面積78.32平方公里,折合117480畝,人均土地資源6.38畝,地勢西高東低,東西寬7.5公里,南北長12公里,地理坐標
東經107°13″,
北緯35°20″,海拔1384米,距縣城20公里。
全鄉有23個村,135個村民小組,4342戶,農業人口18416人,
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35人,鄉村企業總產值1.7億,糧食總產6485噸,平均畝產210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1460元。全鄉耕地面積49145.4畝,占總面積的42%,其中塬地31661.2畝,山地17484.2畝,人均耕地2.67畝,據1984年土壤普查,全鄉耕地養分含量
PH值8.7,有機質含量8.64‰,含
氮0.68‰,
速效磷7ppm,速效鉀147.6ppm,也就是土壤有機質缺乏,氮少磷缺鉀夠用。行政區劃
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
| 城鄉分類
| 名稱
|
620821207200
| 220
| 李家村民委員會
|
620821207201
| 220
| 小徐村民委員會
|
620821207202
| 220
| 代家村民委員會
|
620821207203
| 220
| 丁寨村民委員會
|
620821207204
| 220
| 東聯村民委員會
|
620821207205
| 220
| 西聯村民委員會
|
620821207206
| 210
| 城劉村民委員會
|
620821207207
| 210
| 高寨村民委員會
|
620821207208
| 220
| 灣口村民委員會
|
620821207209
| 220
| 趙家村民委員會
|
620821207210
| 220
| 唐家村民委員會
|
620821207211
| 220
| 陳袁村民委員會
|
620821207212
| 220
| 樊家村民委員會
|
620821207213
| 220
| 吊溝村民委員會
|
620821207214
| 220
| 完顏窪村民委員會
|
620821207215
| 220
| 高崖村民委員會
|
620821207216
| 220
| 徐家村民委員會
|
620821207217
| 220
| 合道村民委員會
|
620821207218
| 220
| 坷老村民委員會
|
620821207219
| 220
| 永豐村民委員會
|
620821207220
| 220
| 陳坳村民委員會
|
620821207221
| 220
| 高豐村民委員會
|
620821207222
| 220
| 柳寨村民委員會
|
氣候條件
黨原鄉屬
大陸性季風氣候,受季風影響,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夏季高溫多暴雨,秋季陰雨連綿,冬季寒冷且長,春季乾旱多風,年平均氣溫10℃,年降雨量560毫米,其中7、8、9三個月的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60%。
無霜期160天左右,平均早霜日在10月上旬,晚霜日在5月4日前後,全年日照2315.4小時。由於光照充足,無霜期長,特別適合溫棚養殖,發展設施農業。
發展態勢
近年來,鄉黨委、政府著眼打造產業支撐型新農村這一品牌,緊緊圍繞“三區兩帶兩基地一目標”的發展思路,堅持做大產業、支撐發展,聯片突破、組團建設,村鎮一體、整體推進,率先在主導產業培育、基礎設施建設、村鎮建設、公益事業發展、民計民生改善等方面重點用力,集中突破,積極探索整區域推進新農村建設的路子,呈現出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的良好勢頭。2009年以來,先後榮獲“全國環境優美鄉鎮”、 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鄉鎮”等稱號。
產業發展
特色產業
特色產業強勢推進。著眼於促進農民增收,大力培育主導產業,建成優質
紅富士果園2.5萬畝;引資建辦了隴新牧業公司、豐農有機肥料廠、綠農有機肥料廠等產業化龍頭企業,全鄉6500多農戶從事養殖產業,建成規模化生豬養殖園區11個,養雞園區6個,養牛園區3處,培育了丁寨、高寨、城劉等9個養豬專業村,李家、小徐等6個養雞專業村,樊家、坷老等3個養牛專業村,全鄉生豬飼養量22.6萬口,蛋雞飼養量50萬隻,肉牛飼養量2.6萬頭,畜牧業純收入占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0%以上;積極推廣旱作農業技術,每年種植全膜玉米1.5萬畝以上,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畜果互支互促、循環一體推進的產業格局,為推進新農村建設奠定了產業基礎。
基礎建設
基礎條件有效改善
。緊緊圍繞民眾普遍關心的“水、電、路”等瓶頸問題,傾力改善民眾生產生活條件。至目前,建成通村油路21.6公里,拓寬砂化道路42.9公里;自來水通村率100%,入戶率85%,有線電視入戶率90%,電話入戶率92%;新修村級社區文化中心5處、開建2處,標準化國小、村部、衛生所覆蓋面達到90%,建成農家書屋23處;持續推進生態林業建設,全鄉森林覆蓋率達到40.7%,極大地改善了人居環境。
居住水平
居住水平明顯提
升。按照“村鎮一體推進”的思路,堅持抓“兩街(黨原、合道街道)帶三市(三個村級市場)”,形成了以小城鎮為中樞,以中心村為帶動,以自然村為節點,上中下三個片區聯動,整區域推進新村建設的格局。在黨原、合道街道實施了民俗街建設、北街改擴建、東擴工程、綜合市場建設、綠化亮化、排水排污等重點工程,新開街道3條,新建商業門店820間。按照“一宅一棚一池”的模式,引導民眾新修、改造以青磚、青瓦、白牆為主體格調的小康住宅2947戶,新建沼氣池2680座,充分彰顯了隴東民居的特色。
鄉風民風
鄉風民風持續好轉
。注重加強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和農民思想道德教育,積極開展“文明社區”、“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全鄉85%的農民掌握了1-2門致富技術。特別是通過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創先爭優等活動的開展,全鄉呈現出發展思路更加科學、幹部民眾更加理解、科學發展更加自覺的良好局面。按照以強帶弱的思路,積極推選產業帶頭人或專業協會骨幹成員進入村“兩委”班子,吸收產業帶頭人加入黨組織,在丁寨、城劉兩村聯合組建黨總支,凝聚了發展活力,促進了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