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縣水西中學

黔西縣水西中學

貴州省黔西縣水西中學,位於距省會貴陽 110 公里的黔西縣城,毗鄰“百里杜鵑”,是一所全封閉寄宿制民辦中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黔西縣水西中學
  • 英文名:Shui Xi Middle School
  • 簡稱:水西中學
  • 校訓:立志、求實、勤學、思變
  • 創辦時間:2000年秋
  • 所屬地區: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
  • 類別:民辦中學
  • 學校類型:綜合
  • 學校屬性:民辦中學
  • 主要院系:文科、理科
  • 主要獎項:文明校園、省級示範性高中
  • 現任校長:曾雙全
學校簡介,學校歷程,學校規模,學校文化,學校榮譽及成就,領導建言,

學校簡介


校內名言:今天我以水西為榮,明天水西以我為榮.
董事長:曾紅菊 校長:曾雙全

學校歷程

貴州省黔西縣水西中學創辦於2000年秋,學校位於黔西縣城中部,是一所全封閉寄宿制民辦完中。水西中學辦學至今,先後為當地城鎮下崗職工、退伍軍人、應屆大學畢業生、農民工提供了300多個就業崗位;為政府承擔了2000多名學生的義務教育;為1000多名貧困學生減免書學費累計達600多萬元。讓大批貧困學子不僅順利讀完高中,而且圓了大學夢。自2000年起,學校先後榮獲黔西縣“教育先進單位”、“教學常規先進學校”、“安全管理先進學校”、“文明學校”、“九創一評工程先進單位”、畢節地區“德育工作示範學校”、“語言文字示範學校”、“三星級文明學校”、“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單位”、“五.四紅旗團委”、“先進基層工會”。2010—2011年獲“高中教學質量綜合考評一等獎”,先後榮獲“貴州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貴州省中國小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學校”、“貴州省先進團組織”、“貴州省留守兒童家長示範學校”、“貴州省家長學校示範校”、“貴州省三八紅旗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由於成績突出,曾雙全校長先後被授予“全國優秀教師”、“北京奧運火炬手”、“畢節地區優秀黨員”、“畢節地區第四批突出貢獻人才”、“畢節地區優秀校長”等榮譽稱號。2000年以來,全校先後有38多位教師獲省、地、縣表彰,53次在國家、省、地、縣組織的音、體、美大賽中獲獎,65人次在國家、省、地、縣組織的徵文、演講、作文競賽、知識搶答賽中獲獎。2003年以來,中考連續7年平均分居全縣第二名,2010年獲全縣第一名,高中會考一次性合格率均在96%以上,高考一本上線率,二本上線率連續8年居全縣第一,名列全地區前列。連續8年高考文科全縣第一名的學生均出自水西中學。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大、武漢大學、南開大學、北師大、華中師大、同濟大學、華中科大、吉林大學、四川大學等重點大學輸送400多名合格人才,為普通二本學校輸送1100多名合格人才。2008年8月,水西中學正式進入貴州省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行列,成為全省第三所、縣屬第一所進入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行列的民辦學校;同年,被省教育廳確定為首批省級課程改革實驗樣本校,全面啟動普通高中課新程改革。學校的發展,凝聚著各鄉黨政領導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貴州省委原副書記曹洪興,省人大原副主任楊序順、許樂仁、林明達,省政協原副主席馬文駿,副省長劉鴻庥,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顧久,政協副主任孔令中,省教育廳廳長霍健康等領導曾先後到水西中學視察指導工作,並對學校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馬文駿副主席題詞:“眾口一詞夸水西,民辦教育花一枝,他年京都成名後,當憶黔西少年時。”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厲以寧教授參觀水西中學後說:“學校採用封閉式管理、效果很不錯,還有考取北大、清華的學生,這是值得其它縣市學習的”
黔西縣水西中學

學校規模

學校占地面積 3.25 萬平方米,目前總投資逾 2000 萬元。 學校現有建築面積 3300 多平方米的教學大樓一棟,建築面積 2756 平方米的綜合樓一棟,多功能餐廳一棟,建築面積 1000 多平方米。學生浴室一棟,學生宿舍四棟,建築面積 6000 平方米。教師公寓一棟,建築面積 2000 平方米。配有學術報告廳一個,理、化實驗室各兩個,生物實驗室一個,微機室、多媒體教室、音樂室、美術室、閱覽室、圖書室、播音室、陳列室各一個。教室配備移動多媒體、三機一幕等教學設施。體育場地和設施有標準籃球場 6 個,排球場 2 個,羽毛球場 2 個, 300 米塑膠環形跑道,足球場、鉛球場等。校園綠化面積達 8760 平方米,一所花園式學校已初步形成。 建校十年以來,學校規模逐步擴大,現有32 個教學班,其中高中部 20 個班,國中部 12 個班,在校生 2412 人,專職教師 77 人,各類管理服務人員 119 人,教職工共 196 人,教職工隊伍平均年齡 34 歲,平均教齡 12 年,國中教師學歷合格率 100% ,高中教師學歷合格率 95.55% 。
黔西縣水西中學

學校文化

學校以“厚德勤業,與時俱進”為精神,以“立志、求實、勤學、思變”為校訓,以“學會做人、學會共處、
黔西縣水西中學
學會求知、學會審美”為學生的成長目標,努力營造“嚴謹、求是、致愛、創新”的教風和“篤學、善思、合作、求異”的學風。

學校榮譽及成就

學校注重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在緊張的學習之餘,學生有豐富多彩的課餘活動,除常規性的文體活動之外,還有豐富的綜合實踐、研究性學習等活動,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鍊。另外,良好的育人環境也形成了優良的校風和學風,學生積極上進,團結友愛,富於責任感,好人好事蔚然成風。學生思想道德素質不斷提升,校園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果。 自 2010 年起,學校先後榮獲縣級“教育先進單位”“教學常規管理先進學校”“安全管理先進學校”“文明學校”“九創一評工程先進單位”“巾幗建功先進集體”“先進基層工會”“五四紅旗團委”;地級“德育工作示範學校”“語言文字示範校”“三星級文明學校”“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單位”“五四紅旗團委”“高中教學質量綜合考評一等獎”“先進基層工會”;省級有:“貴州省先進團組織”“貴州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貴州省中國小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學校”“貴州省留守兒童家長示範學校”“貴州省家長學校示範校”“貴州省三八紅旗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在教師優質課競賽中,有 4 人獲得省級二等獎。在國家、省、地級刊物發表的教師論文近百篇,有一名教師獲國家級獎勵, 1名被授予“貴州省十佳敬老助老志願者”稱號。獲地縣級各類獎勵的教師達 100 餘人次。在學生學科競賽方面,有 130 多名學生獲省級以上獎勵,其中陳曉磊、陳亮同學獲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一等獎。楊開山、陳曉磊、付蘇陽等同學獲全國中學生物理奧賽二等獎。在音樂、美術、體育等競賽中,獲省、地一二等獎近 30 人次,縣級一二等獎近 80 人次。 自 2003 年第一屆畢業生開始,每年中、高考均取得優異成績,中考連續 7 年總平均分居全縣第二名,高中會考一次性合格率均在 96% 以上,高考一本上線率、二本上線率連續 7 年居全縣第一,地區前列。連續五年高考文科全縣第一名學生均出自水西中學。 2006 屆黎恩銀同學被北京大學錄取,陳亮同學被清華大學錄取,塗鑫同學被上海交通大學錄取,歐陽嵐同學被武漢大學錄取,周林同學被中山大學錄取。 2007 屆李鑫、何歡同學均被復旦大學錄取,李榮國同學被同濟大學錄取,張育愛同學被武漢大學錄取。 2008 年,上本科線 180 人,上線率列全地區第三名。 2009 年,高考一本上線 73 人,二本以上上線 222 人,上線率列全地區第二名。馬玉峰同學獲全地區文科第一名,被中國人民大學錄取。 2010 年高考一本上線 98 人,二本上線 271 人,方韜同學以全縣文科第一名( 577 分)成績被武漢大學錄取,付蘇陽同學以理科( 609 分)成績被南開大學錄取,劉傑同學以理科( 615 分)成績被同濟大學錄取,盧俊學被吉林大學錄取。 學校的發展,融注了各級領導和專家的關懷。貴州省委副書記曹洪興、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序順、省政協副主席馬文駿、副省長劉鴻庥等領導都曾到水西中學視察指導,並對學校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的肯定。馬文駿副主席題詞:“眾口一詞夸水西,民辦教育花一枝,他年京都成名後,當憶黔西少年時。”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厲以寧教授參觀水西中學後說:“學校採用封閉式管理、效果很不錯,還有考取北大、清華的學生,這是值得其它縣市學習的。” 經過不懈的努力, 2008 年 8 月 15 日,水西中學被評為貴州省“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實現了歷史性的重大跨越。 2010 年 8 月,水西中學又被評為“貴州省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改革實驗樣本校”。2014年,余志紅同學以681分考取北京大學。今天的水西中學,正以奮發進取的勢頭,努力爭取更好成績。
黔西縣水西中學

領導建言

十年耕耘,在取得喜人成績的同時,也有許多困難一直困繞著學校的生存與發展,故提以下幾點建議,供政府主管部門參考: 一、由於我們是在經濟相對落後的貧困地區辦學, 70% 的學生來自農村,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收費標準也只能處於全省最低水平。面對目前教工資的大幅調增和物價的不斷上漲,所收費用連維持學校的基本運轉都十分困難,更難滿足新形勢下對教育的要求,故建議政府成立專項資金扶持民辦教育,使辦學經費困難得以緩解。 二、教師隊伍的穩定決定著民辦學校的生存和發展。因此建議政府:一方面對城關地區民辦學校經主管部門同意聘用的農村公辦教師,可納入城關教師的管理範疇。在民辦學校工作期間的公辦教師按主管部門要求所聘得的職稱在其聘期滿或退休後應得到認可;另一方面,應建立強勢優惠政策,吸引縣外人才。對民辦學校對外所聘的優秀骨幹教師,經主管部門考核認可後,可納入公辦教師的編制,對已經在民辦學校工作了幾年的優秀骨幹教師,經學校推薦,主管部門考核認可後,也可納入公辦教師的編制,但前提條件必須在所聘民辦學校服務十年以上。這樣,解決了教師的後顧之憂,也就從根本上保證了民辦學校教師隊伍的穩定。 三、作為省級示範性高中的民辦學校,應享受與同級同類的公辦學校的同等待遇,在師資與經費方面都應給予一定的保障和傾斜。 四、為了保證我縣民辦教育健康有序發展,建議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制定嚴格的民辦學校及其教師隊伍管理條例或辦法,規範民辦學校辦學者及教師的行為,維護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五、學校希望政府主管部門能支持水西中學創辦獨立高中,原因是目前學校國中生有 800 多人,將近占學校總人數的一半,從而束縛著學校高中規模的擴大,如果高國中剝離,則高中、國中都會辦得更好,相得益彰,從而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民眾對優質教育的需要,這也是畢節實驗區高中教育發展的客觀需要。
黔西縣水西中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