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物華天寶,風物壯麗,人文薈萃。生息繁衍在這片土地上的土家苗漢各族人民,勤勞智慧,敏而好學,創造了厚實的黔江歷史文化,形成了樸實的民俗民風,誠如《四川通志·輿地·風俗》載,“士習潔清,民風淳樸”。這裡的人,鴻儒垂簡,宦場登峰,商海弄潮,甚至巫醫藥師百工之人,也都各懷絕技。楊宏偉主編的《黔江史話》把這片熱土上發生的諸多事件、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一一展現在了讀者的面前。
基本介紹
- 書名:黔江史話
- 作者:楊宏偉
- 出版日期:2014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9763711
- 外文名:A Brief History of Qianjiang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頁數:151頁
- 開本:32
- 品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黔江,自劉璋析涪陵置丹興縣至今,已有1800多年建置史,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民族風情濃郁神秘,精神韻姿盪氣迴腸,自然風光引人人勝。楊宏偉主編的《黔江史話》從區情概覽、史海鉤沉、丹興神韻、風物美奐、願景擘畫五個方面,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視角,全景式展示黔江形象,成為黔江外宣推介的一扇視窗。
圖書目錄
序
一 區情概覽
1.物華天寶
2.建置沿革
二 史海鉤沉
1.歷史事件
2.風流人物
3.掌故傳說
三 丹興神韻
1.民族風俗
2.民族文化
3.宗教文化
4.文物古蹟
5.文化事業
四 風物美奐
1.自然奇觀
2.人文美景
五 願景擘畫
1.規劃引領
2.城鄉滄桑
3.發展新篇
跋
一 區情概覽
1.物華天寶
2.建置沿革
二 史海鉤沉
1.歷史事件
2.風流人物
3.掌故傳說
三 丹興神韻
1.民族風俗
2.民族文化
3.宗教文化
4.文物古蹟
5.文化事業
四 風物美奐
1.自然奇觀
2.人文美景
五 願景擘畫
1.規劃引領
2.城鄉滄桑
3.發展新篇
跋
文摘
後壩山歌傳唱於黔江區小南海鎮新建村,起源於土家人的生產生活與文化交流,具體時間無考,大體是代代相傳,在日常生活和勞動中逐漸形成。後壩山歌歌詞多屬在勞動與生活中即興創作,但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較為固定的腔調和唱法,主要唱法特點既有四句一段、一句七字類似絕句的即興山歌,也有句型散漫、朗朗上口類似古風的經典民歌,大致有兒歌、情歌、諧趣歌、敘古歌、哭嫁歌、勸世歌、生活歌、勞動號子等種類。
後壩山歌具有獨特的價值。從內容上看,後壩山歌涉及土家族的多種民俗文化、民間傳說以及生產生活形態,保留了日漸消亡的原生態文化信息,特別是其“十字歌”既有勸世之詞、抒情之語,更留下了土家族古老習俗(如哭嫁)的重要信息。就其演唱形式和腔調而言,後壩山歌在武陵山區和周邊更是獨具特色,它散漫而又中音律的古風式曲調,展現了土家族山民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積澱的藝術創造力和文化稟賦,並吸納了其他地區和其他民族的優秀藝術成果,形成了獨具一格的民間音樂藝術。
高爐號子
馬喇高爐號子流傳於黔江區馬喇鎮高爐村,高爐村位於馬喇湖東面的高山地區,海拔1586.7米,居住分散,即使與對面鄰居說話也必須高聲喊叫,因而造就了他們有一副能歌善唱的金嗓子。《呂氏春秋》載:“今夫舉大木者,前呼‘邪許’,後亦應之,此舉重勸力之歌也。”馬喇高爐號子和其他各地的號子一樣,起源於勞動,後來與本地山歌相結合,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聲樂藝術,最遲可追溯到明清時期的“湖廣填四川”,高爐號子中的《過山號》《過河號》便記錄了高爐人跋山涉水落戶高爐的艱辛歷程。
高爐號子一般由一名“號頭”領唱,若干人和唱。在壩子上勞動時,喊號子,腳不受影響,反而會有舞蹈的節奏感。在山地勞動時,唱的人太多會影響農活,所以和唱者一般三人左右,領唱、和唱都要管好自己的“翼口”(工作面),但也講求協作推進,喊號子的人落下的活兒,一般會被旁邊的人加一把勁帶上去。
高爐號子系口頭演唱,無需道具,其歌詞內容分即興創作和現成山歌套用兩種,現存的作品有“黔江縣民間文學三集成編委會”收集整理的《三聲號》《太陽出來正當中》《喲呵號》《過河號》4首記譜號子,載人《中國民間文學集成·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民間歌謠諺語》一書中,公開演出的山歌劇劇本《土家恩仇記》中有大量高爐號子。
鹽客調
鹽客調的原生地和流傳區域主要在黔江區沙壩鄉萬慶村。該村山環霧繞,竹木掩映,山峰峻秀,水清谷幽,解放前交通信息閉塞,但卻是黔江、秀山等地食鹽挑夫到彭水郁山鹽場的挑鹽必經之路。
鹽客調源起的具體時間無可考證。清鹹豐年間知縣張紹齡主修的《黔江縣誌》載:“黔江鹽課,自雍正八年始……陸引鹽觔在郁山鎮采配。”“川湘公路”沒開通之前,整個渝東南片區的食鹽幾乎都是靠挑夫從彭水郁山鹽場挑到各地,從而形成了“鹽客”群體,“鹽客”大都是單身參與,因心情鬱悶,為了讓大家忘記疲勞和痛苦,抒發內心的情感,就隨口唱出了歡快的歌調,大家相互附和,後來人們就稱它為“鹽客調”。它分為上坡調、平路調、下坡調,但調音各不相同,根據調音就可以知道挑鹽隊伍所在的位置。挑鹽路上,大家都是重的去,空的來,去來都唱無限制,觸景生情,隨口附和,高亢激昂
P93-P95
後壩山歌具有獨特的價值。從內容上看,後壩山歌涉及土家族的多種民俗文化、民間傳說以及生產生活形態,保留了日漸消亡的原生態文化信息,特別是其“十字歌”既有勸世之詞、抒情之語,更留下了土家族古老習俗(如哭嫁)的重要信息。就其演唱形式和腔調而言,後壩山歌在武陵山區和周邊更是獨具特色,它散漫而又中音律的古風式曲調,展現了土家族山民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積澱的藝術創造力和文化稟賦,並吸納了其他地區和其他民族的優秀藝術成果,形成了獨具一格的民間音樂藝術。
高爐號子
馬喇高爐號子流傳於黔江區馬喇鎮高爐村,高爐村位於馬喇湖東面的高山地區,海拔1586.7米,居住分散,即使與對面鄰居說話也必須高聲喊叫,因而造就了他們有一副能歌善唱的金嗓子。《呂氏春秋》載:“今夫舉大木者,前呼‘邪許’,後亦應之,此舉重勸力之歌也。”馬喇高爐號子和其他各地的號子一樣,起源於勞動,後來與本地山歌相結合,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聲樂藝術,最遲可追溯到明清時期的“湖廣填四川”,高爐號子中的《過山號》《過河號》便記錄了高爐人跋山涉水落戶高爐的艱辛歷程。
高爐號子一般由一名“號頭”領唱,若干人和唱。在壩子上勞動時,喊號子,腳不受影響,反而會有舞蹈的節奏感。在山地勞動時,唱的人太多會影響農活,所以和唱者一般三人左右,領唱、和唱都要管好自己的“翼口”(工作面),但也講求協作推進,喊號子的人落下的活兒,一般會被旁邊的人加一把勁帶上去。
高爐號子系口頭演唱,無需道具,其歌詞內容分即興創作和現成山歌套用兩種,現存的作品有“黔江縣民間文學三集成編委會”收集整理的《三聲號》《太陽出來正當中》《喲呵號》《過河號》4首記譜號子,載人《中國民間文學集成·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民間歌謠諺語》一書中,公開演出的山歌劇劇本《土家恩仇記》中有大量高爐號子。
鹽客調
鹽客調的原生地和流傳區域主要在黔江區沙壩鄉萬慶村。該村山環霧繞,竹木掩映,山峰峻秀,水清谷幽,解放前交通信息閉塞,但卻是黔江、秀山等地食鹽挑夫到彭水郁山鹽場的挑鹽必經之路。
鹽客調源起的具體時間無可考證。清鹹豐年間知縣張紹齡主修的《黔江縣誌》載:“黔江鹽課,自雍正八年始……陸引鹽觔在郁山鎮采配。”“川湘公路”沒開通之前,整個渝東南片區的食鹽幾乎都是靠挑夫從彭水郁山鹽場挑到各地,從而形成了“鹽客”群體,“鹽客”大都是單身參與,因心情鬱悶,為了讓大家忘記疲勞和痛苦,抒發內心的情感,就隨口唱出了歡快的歌調,大家相互附和,後來人們就稱它為“鹽客調”。它分為上坡調、平路調、下坡調,但調音各不相同,根據調音就可以知道挑鹽隊伍所在的位置。挑鹽路上,大家都是重的去,空的來,去來都唱無限制,觸景生情,隨口附和,高亢激昂
P93-P95
後記
歷經半載,《黔江史話》三易其稿,終得付梓。
黔江歷史悠久,為巴楚文化交融之所,是全國四個直轄市中唯一的少數民族聚居區,民族文化絢麗多姿,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人文資源富集。《黔江史話》試圖以簡短的篇幅、精練的筆觸,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黔江風土人情、歷史文化之重靚,推介“峽谷峽江之城,清新清涼之都,養身養心之地,文明文化之園”之神奇。
《黔江史話》是捧手之作,眾智之成。《黔江史話》的編輯出版,得到了中共重慶市黔江區委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支持,區委書記楊宏偉同志親任編委會主任、主編並作序,區長吳忠、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梁正華、區政協主席秦代書等任編委會副主任,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程偉同志任編委會副主任、副主編並多次主持召開編委會會議,安排部署並參與編輯、審校、出版等T作。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華大萬、區發改委副主任許波、民宗委主任楊秀璜、城鄉建委副主任李迪光、財政局黨組書記劉植林、規劃局黨組書記陳柘志、文廣新局副局長方智慧、旅遊局副局長何耘等大力支持編輯工作,全程參與《黔江史話》組稿、審校。全書由區史志辦主任何澤祿同志總纂,同時執筆編寫了“區情概覽”“史海鉤沉”,粟春生、顏道渠、何勇同志編寫了“丹興神韻”,鄭素瓊同志編寫了“風物美奐”,馬華文、易建華、張思源同志編寫了“願景擘畫”,《中國史話》編委會、編輯部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為《黔江史話》的付梓也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在此,一併予以衷心感謝。
囿於時間和編者的能力,本書所話不過黔江浩瀚歷史之滄海一粟,再兼文辭修飾欠工,固有諸多缺憾,敬請方家斧正。
黔江歷史悠久,為巴楚文化交融之所,是全國四個直轄市中唯一的少數民族聚居區,民族文化絢麗多姿,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人文資源富集。《黔江史話》試圖以簡短的篇幅、精練的筆觸,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黔江風土人情、歷史文化之重靚,推介“峽谷峽江之城,清新清涼之都,養身養心之地,文明文化之園”之神奇。
《黔江史話》是捧手之作,眾智之成。《黔江史話》的編輯出版,得到了中共重慶市黔江區委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支持,區委書記楊宏偉同志親任編委會主任、主編並作序,區長吳忠、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梁正華、區政協主席秦代書等任編委會副主任,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程偉同志任編委會副主任、副主編並多次主持召開編委會會議,安排部署並參與編輯、審校、出版等T作。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華大萬、區發改委副主任許波、民宗委主任楊秀璜、城鄉建委副主任李迪光、財政局黨組書記劉植林、規劃局黨組書記陳柘志、文廣新局副局長方智慧、旅遊局副局長何耘等大力支持編輯工作,全程參與《黔江史話》組稿、審校。全書由區史志辦主任何澤祿同志總纂,同時執筆編寫了“區情概覽”“史海鉤沉”,粟春生、顏道渠、何勇同志編寫了“丹興神韻”,鄭素瓊同志編寫了“風物美奐”,馬華文、易建華、張思源同志編寫了“願景擘畫”,《中國史話》編委會、編輯部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為《黔江史話》的付梓也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在此,一併予以衷心感謝。
囿於時間和編者的能力,本書所話不過黔江浩瀚歷史之滄海一粟,再兼文辭修飾欠工,固有諸多缺憾,敬請方家斧正。
序言
歷史,誨人如鑒,它拒絕遺忘、鉤沉資政、振聾發聵,訴說千秋功罪、成敗興衰;時間,逝者如川,它帶走壯景、淘盡英雄、湮滅平民,留下竹簡汗青、文化遺蹟。
黔江地處北緯30。線,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熱土。自劉璋析涪陵置丹興縣至今,已有1800多年建置史,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民族風情濃郁神秘,精神韻姿盪氣迴腸,自然風光引人人勝。《黔江史話》從區情概覽、史海鉤沉、丹興神韻、風物美奐、願景擘畫五個方面,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視角,全景式展示黔江形象,成為黔江外宣推介的一扇視窗。它的出版,為黔江廣大人民民眾、青少年朋友了解和把握黔江歷史文化,形成“知我歷史,愛我黔江”的觀念,特別是鏡鑒各級各部門幹部執政資政,一定有所裨益。它還有利於促進全區各族人民同氣連枝的血肉親情,同心同德,為加快建設渝東南區域中心城市而努力奮鬥。
《黔江史話》的出版,是黔江實施“文化強區”戰略又一重大成果,標誌著區域歷史文化弘揚傳承取得新進展,功在當代,惠及長遠,可喜可賀!同時,也為《黔江史話》人選“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中國史話》,並成其組成部分而感到無上榮光。
《黔江史話》10萬餘字,方寸之中,盡展黔江風采,體現了編者的功底。他們尊重客觀史實,堅持敘從史出,充分體現了“史話”的知識性、可讀性。欣值《黔江史話》付梓之際,謹向關心、支持《黔江史話》編寫、出版工作,以及為之付出辛勞的同志們表示衷心感謝!
黔江地處北緯30。線,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熱土。自劉璋析涪陵置丹興縣至今,已有1800多年建置史,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民族風情濃郁神秘,精神韻姿盪氣迴腸,自然風光引人人勝。《黔江史話》從區情概覽、史海鉤沉、丹興神韻、風物美奐、願景擘畫五個方面,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視角,全景式展示黔江形象,成為黔江外宣推介的一扇視窗。它的出版,為黔江廣大人民民眾、青少年朋友了解和把握黔江歷史文化,形成“知我歷史,愛我黔江”的觀念,特別是鏡鑒各級各部門幹部執政資政,一定有所裨益。它還有利於促進全區各族人民同氣連枝的血肉親情,同心同德,為加快建設渝東南區域中心城市而努力奮鬥。
《黔江史話》的出版,是黔江實施“文化強區”戰略又一重大成果,標誌著區域歷史文化弘揚傳承取得新進展,功在當代,惠及長遠,可喜可賀!同時,也為《黔江史話》人選“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中國史話》,並成其組成部分而感到無上榮光。
《黔江史話》10萬餘字,方寸之中,盡展黔江風采,體現了編者的功底。他們尊重客觀史實,堅持敘從史出,充分體現了“史話”的知識性、可讀性。欣值《黔江史話》付梓之際,謹向關心、支持《黔江史話》編寫、出版工作,以及為之付出辛勞的同志們表示衷心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