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桂醉魂藤,中藥名。為蘿藦科植物黔桂醉魂藤Heterostemma esquirolii (Lévl.) Tsiang的根或全草。分布於貴州、雲南和廣西。具有疏風除濕,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於風濕腳氣,胎毒,瘧疾。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黔桂醉魂藤
- 別稱:野豇豆、老鴉花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捩花目
- 科:蘿藦科
- 屬:醉魂藤屬
- 種:黔桂醉魂藤
- 分布區域:產於貴州、雲南和廣西。
- 採收時間:秋季採收
- 用量:內服:煎湯,3-6g;外用:油煎塗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根或全草。
性味
味辛,性平。
歸經
歸脾經。
功效
疏風除濕,清熱解毒。
主治
用於風濕腳氣,胎毒,瘧疾。
相關配伍
1、治風濕腳氣:野豇豆根一條煎水服。或用全草煎水洗患處。
2、治胎毒:野豇豆根及花椒少許,用菜油煎後搽患處。
3、治瘧疾:野豇豆根二錢,煎雞蛋吃。(1-3方出自《貴州民間藥物》)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外用:油煎塗。
採集加工
秋季採收。
形態特徵
黔桂醉魂藤:又名貴州醉魂藤。柔弱木質藤本,長3米;枝條柔細,具有2列短柔毛。葉薄膜質,卵圓形或橢圓狀卵圓形,長4-9厘米,寬2-5厘米,頂端短漸尖,基部楔形,兩面無毛;基脈3條,側脈3條,斜升未達葉緣即網結,兩面扁平;葉柄長1.5-2厘米,被短柔毛,頂端叢生約5個小腺體。假傘花狀聚傘花序腋生,比葉為短,著花約10朵;花序梗很短,被微毛;花梗纖細,長2-4厘米,被微毛,基部著生有小苞片;小苞片卵圓形,長約1毫米;花萼外面被微毛,內面無毛,基部具有5個腺體,腺體頂端有3齒裂,花萼裂片卵圓形,長1.5毫米,寬1毫米;花冠黃色,輻狀,裂片寬三角形,兩面無毛;副花冠5片,裂片長圓狀披針形,長1毫米,基部著生在合蕊冠上,上部平展在花冠上;花葯頂端具內彎的膜片;花粉塊近圓形,內角頂端有透明膜邊,直立;子房無毛,柱頭盤狀五稜。蓇葖線狀披針形,長6厘米,直徑5毫米;種子頂端具白色絹質種毛。花期7-9月,果期9-11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山地疏林中。分布於貴州、雲南和廣西。
相關論述
《貴州民間藥物》:“除濕解毒。”“治風濕腳氣:野豇豆根一條煎水服。或用全草煎水洗患處。”“治胎毒:野豇豆根及花椒少許,用菜油煎後搽患處。”“治瘧疾:野豇豆根二錢,煎雞蛋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