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潭古建築群

黑龍潭古建築群

它是古代有名的道觀,相傳為漢代黑水祠所在地。黑龍潭由兩組道教建築群構成,隱於綠蔭深處的龍泉觀稱為上觀,臨於碧潭深水黑龍宮稱為下宮。此外,黑龍潭裡還有三株久負盛名的古樹,即唐梅、宋柏和明茶。黑龍潭過去一直以此廳水勝潭和希木為主要特色,並稱黑龍潭 “ 四絕 ” 。前後兩池池水相通,中間以石橋為界,左邊是渾水潭,右邊是清水潭,它就是黑龍潭。奇妙之處就在於清、渾二潭是連通的,實際上就是一個潭,即黑龍潭。但兩池的水相連,而水色不同,涇渭分明,就像是道家陰陽各半的 “ 太極圖 ” 。站在橋上,就可以發現一個奇景: “ 兩水相交魚不往,一橋橫斷水色殊 ” 。但現在,渾水潭已經變清,並且大量魚猝死,一清一混,涇渭分明的景觀已不再存在,而具體原因還有待專家考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黑龍潭古建築群
  • 地理位置:昆北郊 12 公里的龍泉山五老峰
  • 氣候類型: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龍泉探梅園
位置,景點歷史及文化,特色,

位置

位於昆北郊 12 公里的龍泉山五老峰下,因山腳有一泉水形成的水潭而得名。是昆明古老的名勝風景區之一。

景點歷史及文化

自 90 年代以來,這裡又辟出了一個占地達 400 多畝的 “ 龍泉探梅園 ” ,分為藝梅區、花梅區、品種區和果梅區四片,種有近 5000 余株(盆)梅花,匯集了 100 多個品種,成為全國為數不多的幾大梅園之一,是西南地區最大的賞梅勝地和梅花研究基地。每年寒冬早春,梅花競相開放,香氣襲人,是昆明旅遊賞花的好去處。西漢時期在此建祠,被譽為 “ 滇中第一古祠 ” 。清代碩慶題聯 “ 兩樹梅花一潭水,四時煙雨半山雲 ” ,正是公園景觀特色的寫照,短短十四個字就精確地概括了黑龍潭的主要景色及自然景色。古建築群始建於明洪武年間二十七年,繞潭而建的是下觀黑龍宮,供奉著龍王、水族(傳說為興雲降雨之神)。明清時期的梅花均匯於此,正如阮元所道 “ 千歲梅花千尺,春風先到彩雲南 ” 。

特色

相傳,為漢黑水祀故地,稱為 “ 黑水祀 ”。園內山勢挺拔,古木參天,殿宇依山勢層層構築,氣勢宏大。山麓湧出一泉匯為潭,碧綠清澈,故名 “ 黑龍潭 ” 。其旁有一潭,水呈渾濁,有水口與黑龍潭相通,清、渾兩潭,面積共 600 平方米,而兩潭的魚互不越潭,成為一奇趣。潭旁還有明義士薛爾望之墓。元代建有“ 龍泉觀” ,明、清以來建有祖師殿、玉皇閣、三清殿等道教建築群。園內環境清幽,古樹名花極多,擁有規模宏大的 “梅園” ,尤以唐梅、宋柏、元杉、明茶最為有名,稱為黑龍潭林木“ 四絕” 。國內古碑林立,明代刻制的道符,看時凸現 “ 萬物茲生” 四字,人們習慣稱它為 “凸字碑 ” 。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