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 成立時間:1972年
- 研究方向:土地耕翻輪作技術
- 參與項目:國家“863”計畫
核心理念,項目簡介,實踐工作,
核心理念
多年來,耕作栽培研究所的科技人員立足黑土地,通過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為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貢獻,用一項項成果為農民打造出一把把致富的金鑰匙。栽培所在取得大量農業科技成果的同時,積極開展與糧食生產大縣的合作共建,一批批科技工作者走向生產一線,深入田間地頭指導幫扶農民,實踐著“論文寫在大地上,成果留在農民家”創新理念,積極為黑龍江省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項目簡介
建所30餘年來,先後承擔並完成了國家科技攻關、國家“863”計畫、農業部“948”“973”項目、省重點科技攻關、省政府良種化工程和哈爾濱市重點科技攻關等眾多科研項目,獲得國家級獎勵4項,省級獎勵98項。特別是2005年以來,在黑龍江省農科院院黨組“開放辦院、開放辦園”精神引領下,所領導班子帶領全所職工緊緊圍繞 “建設國際知名、國內領先、在全省農業科技進步中發揮龍頭作用的一流農科院”的目標,改革創新、求實發展,銳意進取、紮實推進,各項工作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科研項目項數、等級和經費都取得了歷史性突破,科技成果顯著。目前全所承擔國家、部、省、市以及橫向課題103項,其中2009年新增項目25個。主持國家級課題4項,參加15項。 “松嫩、三江平原中低產田治理與區域農業綜合發展技術研究”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龍稻3號水稻品種的選育及推廣”榮獲黑龍江省科學技術二等獎;“龍稻”7號水稻品種的選育及推廣榮獲黑龍江省科學技術二等獎;野生大豆優異基因資源的挖掘及新種質創製榮獲神農中華農業科技二等獎。
實踐工作
通過幾年的院縣共建,栽培所科技人員與各共建點的農民兄弟結下深厚情緣。他們以幫扶為己任,積極工作,不斷加大幫扶力度,在幫扶過程中動真情,辦實事,紮實推進。在做好園區的基礎上,把精力集中到了技術推廣上,僅2009年就到各鄉村巡迴講課共20餘次,下鄉技術指導300餘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