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通知,黑龍江省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現狀與形勢,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基本原則,主要任務,保障措施,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通知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黑龍江省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黑政發〔2012〕1號
各市(地)、縣(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屬單位:
現將《黑龍江省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一月九日

黑龍江省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為加快我省老齡事業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和《黑龍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中共黑龍江省委、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老齡事業發展的意見》(黑髮〔2010〕9號),結合我省實際,編制本規劃。

現狀與形勢

(一)“十一五”期間老齡事業發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黑龍江省老齡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實施以來,我省老齡事業得到較快發展。老年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健全,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實現全覆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開始試點並逐步擴大範圍;老年社會醫療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全面推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本實現全覆蓋;養老社會服務穩步推進,城鎮居家養老服務普遍開展,並逐步向農村延伸;老年福利、教育、文化、體育事業有了較大發展,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老年法規、政策體系逐步完善,維權工作紮實有效;老齡工作機構和幹部隊伍建設得到加強,老年民眾組織建設更加規範;全社會關注老齡事業發展,敬老養老助老的社會輿論氛圍日漸濃厚,老年人在社會主義三個文明建設中的積極作用進一步發揮。廣大老年人堅持老有所為,積極參與經濟社會建設和公益活動,在建設“平安龍江、和諧龍江、幸福龍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十二五”時期老齡事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1.有利機遇。“十二五”期間既是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的戰略機遇期,也是全面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關鍵準備期,加快老齡事業發展面臨良好的機遇。省委、省政府提出著力改善民生和保持社會和諧穩定,推動全省經濟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的目標,把惠及民生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十一五”期間我省老齡工作取得的可喜成就,為今後5年老齡事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各級黨委、政府對發展老齡事業高度重視,積極採取措施,加快推進老齡事業發展。
2.主要挑戰。“十二五”期間,伴隨著我省第一次人口出生高峰時期出生的人口開始步入老年,我省將處於老齡化加速發展階段。預計到2015年全省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671.09萬人,約占全省總人口的17.25%,其中80歲以上高齡老年人將達到67.25萬人,占老年人口總數的10.02%%。人口老齡化的快速發展與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重疊,與工業化、城鎮化相伴隨,與經濟轉型、社會轉軌的變化相交織,老年人口社會撫養負擔將進一步加重,急劇增長的社會養老需求與老齡事業發展滯後的矛盾將日益突出,老年社會保障和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任務將更加艱巨。對此,必須高度重視,採取切實有效措施,認真加以應對。

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老齡工作方針,實施積極老齡化戰略,完善老齡政策法規體系,健全老年社會保障制度,注重發揮家庭和社區功能,優先發展社會養老服務,培育壯大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完善老齡事業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繼承和創新尊老敬老養老文化,營造良好老齡社會環境,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促進老年人社會參與,加大對老齡事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確保老年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促進老齡事業健康快速發展。基本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二)總體目標。
——老年社會保障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城鄉老年人養老保險制度的全覆蓋,建立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逐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保障水平不斷提高。
——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基本建立。居家養老和社區服務網路基本健全,基本滿足老年群體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
——老年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各級老年大學(學校)網路基本形成,老年體育健身活動廣泛開展。
——老年社會服務管理進一步創新。老齡工作組織體系更趨完善。
——社會敬老愛老助老氛圍更為濃厚,老年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逐步改善,老年人權益得到更好維護。
(三)基本原則。
1.堅持協調發展。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宏偉目標,確立老齡事業在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地位和戰略作用,建立老齡事業投入與經濟社會發展和老年人口增長掛鈎的調節機制,統籌規劃,協調發展。
2.堅持以人為本。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以滿足老年人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作為老齡事業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最大限度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老年人的根本利益。從維護公平和正義的高度,合理分配社會養老資源,使社會福利服務由“補缺型”發展到“適度普惠型”,確保城鄉老年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3.堅持優先發展。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注重發揮家庭和社區功能,優先發展社會養老服務,培育壯大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把養老服務事業放在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推動老齡事業加快發展。要充分考慮城鄉、地區之間經濟社會發展的差異,統籌兼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突出重點,努力縮小城鄉老齡事業發展的差距。
4.堅持責任共擔。發揮政府在老齡事業發展中的主導作用,加強政策引導、資金支持、市場培育和監督管理。鼓勵支持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老齡事業發展,培育和壯大養老服務業,構建政府、社會、家庭和個人相結合的老齡事業發展格局。
5.堅持依法推進。加強老齡事業法規政策建設,進一步完善老齡事業法規政策體系,建立法律約束機制,強化法制監督,形成依法發展老齡事業的社會環境。不斷完善老齡事業發展的法律保障機制,建立以財力保障為基礎的長效機制,促進老齡事業可持續發展。

主要任務

(一)提高老年人社會保障水平。
1.建立健全覆蓋城鄉的老年社會保障制度。繼續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加快推進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制定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相協調的銜接辦法,有條件的地區逐步實行城鄉社會保障並軌。做好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試點和擴面工作,有序推進居民參保繳費工作。鼓勵並扶持商業性老年保險產品開發,使之成為社會養老保險的有力補充。引導個人轉變傳統養老觀念,倡導個人積極參加養老儲蓄,使老年人基本生活有切實可靠的收入保障,不斷提高和改善老年人的生命生活質量。全面推進農村部分計畫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和城鄉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特別扶助制度。
2.健全和完善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繼續完善覆蓋城鄉的醫療保障制度並不斷提高保障水平,切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醫療需求。加快推進醫療保險異地就醫聯網結算,方便老年人就醫。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統籌制度,提高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住院和門診大病報銷比例,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逐步提高籌資水平和保障水平,適當擴大報銷範圍,逐步減輕老年人醫療費用負擔。建立健全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的老年醫療保健服務體系,為老年人提供便捷優質的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確保每年為老年人做一次健康檢查。結合開展“人口計生愛在金秋-育齡後期關愛援助行動”,為老年人提供生殖保健服務。加強綜合性醫院老年病科建設,提供良好的就診醫療環境,扶持老年康復醫院建設,在養老機構要設立配套的醫療服務點。在保障基本醫療的基礎上,發展補充醫療保險,推進醫療救助幫困和慈善助醫工作。健全有關政策法規,落實醫保政策與養老政策配套措施。探索失能老年人的長期護理制度。
3.進一步完善老年社會救助制度。不斷完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實保障困難老年人基本生活。貫徹分類施保的原則,改進低保救助的方式方法,研究探索支出型貧困的救助辦法,加強對貧困老年人的生活救助。健全臨時救助制度,確保因各類突發事件導致生活困難的老年人得到及時救助。進一步完善城市“三無”和農村“五保”老人供養制度,提高供養水平和集中供養率,力爭使農村“五保”集中供養率達到70%。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城鄉一體化的醫療救助制度,搞好與相關社會保障制度的銜接,充分保障困難老年人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大力倡導社會互助幫困活動,制定鼓勵政策,推動慈善助老事業發展。
4.不斷完善老年人社會福利制度。推動老年人社會福利由“補缺型”向“適度普惠型”轉變。進一步完善老年人優待辦法。根據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及時出台和調整優待老年人政策,進一步拓展服務項目,鼓勵社會各行各業為老年人提供優待服務,充分體現全社會尊老愛老新風尚。逐步建立養老服務補貼制度,對於低收入家庭中的高齡、獨居、殘疾、失能等老年人,經過評估,採取政府補貼的形式,為他們入住養老機構或者接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提供支持。進一步落實80歲以上高齡老人津貼制度,適時提高標準,擴大覆蓋面。
(二)加快為老社會服務體系建設。
1.全面建立起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託、機構養老為支撐,資金保障與服務提供相匹配,無償、低償和有償服務相結合,政府主導、政策扶持、社會參與、市場推動,適合我省省情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全省90%的老年人依靠資金保障制度和社會養老服務在家庭養老、7%的老年人依託社區養老服務實現居家養老、3%的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養老。堅持統籌發展,在普及為老服務的基礎上,逐步縮小城鄉之間、地區之間差距,努力實現為老服務均等化。
2.進一步完善居家養老服務。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化運作相結合,大力推進居家養老服務社會化、市場化、產業化發展進程。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把居家養老服務列入服務業發展的重點,充分利用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引導鼓勵社會組織、家政服務企業等參與居家養老服務。整合社區服務資源和設施,加快推進居家養老服務網路建設,普遍建立縣級居家養老服務指導中心、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三級網路,到2015年,居家養老服務網點實現社區和中心村全覆蓋。創新居家養老服務模式,健全服務隊伍,豐富服務內容,提升服務水平,構建15分鐘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圈。在社區普遍建立數字網路服務系統、養老服務熱線和緊急救援系統,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康復護理、醫療保健、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服務。農村以鄉鎮敬老院為基礎,逐步向區域性社會養老服務中心轉變,有條件的地方要開展向農村獨居、失能等居家老年人提供日間托養、配餐等社會化服務。建立養老服務評估、監管和政府補貼制度。
3.加快養老服務機構特別是老年護養機構建設步伐。要注重打造示範性養老機構,市級以上城市要結合本地實際,建立1所集生活照料、醫療康復、老年大學、認證培訓、文體娛樂等多種功能於一體、能夠輻射周邊地區、在全省有示範作用的大型綜合性養老機構。縣級以上城市至少建立1所綜合性養老服務機構。全省機構養老床位總量達到18萬張,占老年人總數的3%。積極探索政府對民辦福利機構的扶持政策,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服務機構。“十二五”期末,民辦養老機構床位總數達到各種形式養老機構床位總數的70%以上。根據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各地可採取土地出讓價格優惠、規費減免、貸款貼息、以獎代補、購買服務等方式吸引和鼓勵社會資本投入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在大中城市推動實施老年長期照護工程。市級以上城市要至少建有1所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長期護理服務的專業性護養機構,形成設施齊全、功能完備、服務規範的老年人長期照料網路。各市地要在現有養老護理機構中確定1所至2所、有條件的縣(市、區)確定1所護養院,配備相關設施,開展長期護理和臨終關懷服務。“十二五”期末,全省護養院要達到50所,並制定系統的服務規範。加強養老服務機構安全管理,健全管理制度,落實管理和監督責任。
4.加快為老社會服務信息系統建設。依託人口計生信息系統的全員個案信息庫,建立老年人基本狀況、求助熱線和為老社會服務網路,形成市(地)、縣(市、區)、鄉鎮(街道)三級聯網的基本養老服務信息系統,為老年人提供便捷實用的養老社會化信息服務。建立老齡事業發展監測資料庫和監測指標體系,建立老齡事業發展決策分析系統,初步形成完整統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老齡信息化建設體系,為老齡政策制定和業務工作高效運轉提供有力支撐。
5.提升養老服務水平。各類老年服務機構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劃要求和建築設計標準規範進行建設。建立健全養老服務業規範管理制度,逐步實行準入制、持證上崗制、培訓制、等級資質評估制、行業協會介入制等。加強老年服務業管理和服務人員的培訓,並納入全省職業技能培訓總體規劃。建立培養老齡事業專門人才的教育培訓機構,在現有院校中調整設立一批老齡事業相關專業,加強後備人才培養。著力解決養老服務人力資源不足問題,對從事養老服務人員,由政府承擔其養老、醫療等保險。
(三)最佳化老年人生活環境。
1.加強老齡事業基礎設施建設。要將養老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統籌協調,合理布局。加大對社區為老服務設施、場所建設的投資力度,有效解決社區為老服務供給不足的問題。“十二五”期間,全省城市50%的社區要建有1所建築面積300平方米以上的達標日間照料中心,增加日間照料床位1.4萬張。鼓勵各地推進對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實施無障礙設施改造,為老年人洗澡、如廁、做飯、戶內活動等方面提供便利。1/3以上的農村社區(村級自治組織)要建立綜合為老服務設施和站點,基本形成多形式、廣覆蓋的居家養老服務網路。加快老年人公共活動設施建設。加大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通過整合、置換或轉變用途等方式,將閒置的醫院、學校、企業以及各類公辦培訓中心、活動中心、小旅館、小招待所等公共設施資源改造用於養老服務。鼓勵社區人口計生服務機構、各單位的生活服務和文化體育設施向老年人開放。
2.深入推進城市無障礙化建設。加強對居住小區、園林綠地、道路、建築物,特別是與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已建設施的無障礙改造。“十二五”期間,新建城市道路和養老場所無障礙率達到100%,已建居住區、城市道路、公共建築和養老場所的無障礙改造率達到70%。
3.營造敬老愛老助老社會氛圍。強化子女贍養責任,完善家庭養老功能。開發老年宜居住宅和代際親情住宅,鼓勵老年家庭成員共同生活或就近居住。提倡親情互助,組織開展“老年溫馨家庭”、“老年和諧社區”創建活動。弘揚孝親敬老傳統美德,把敬老愛老助老道德教育納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整體規劃,列入公民道德建設、黨員幹部教育、中國小德育和村規民約的重要內容。開展“敬老愛老助老主題教育”、“敬老月”和“老年節”等系列活動,形成全社會敬老愛老助老的良好風尚。
(四)大力發展老齡產業。
1.完善老齡產業政策。結合省情提出全省加快發展老齡產業的意見,把老齡產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列入省扶持行業目錄。制定出台引導老齡產業發展的信貸、投資、建設用地等各種優惠政策和配套措施,採取信貸支持、減免費用等特殊政策扶持尚在起步階段的老齡產業。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相關稅收優惠政策,促進老齡產業發展。積極鼓勵、引導和規範個體私營和外資等非公有資本參與老齡產業的發展。
2.培育老年消費市場。圍繞老年人需求,遵循市場規律,構建包括養老設施、生活照料、衛生保健、康復護理、文化教育、體育健身、老年用品、老年食品、老年旅遊、各種商業養老補充保險等在內的老齡產業體系基本框架,初步形成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並重的老齡產業,基本實現老年消費供求關係的平衡。積極支持老年康復輔具、護理用品、自助設備等老年用品科技創新和研發。鼓勵中介機構參與老年產業發展,提供評估、諮詢和第三方認證等服務。
3.引導老齡產業健康發展。完善老齡產業的相關行業標準和服務規範,建立老年用品和老年服務產品的質量、規格和標準體系。培育行業中介組織,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加強行業監管。開發、培育和規範、繁榮老年消費市場。
(五)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1.健全老年教育網路體系,擴大老年教育覆蓋面。有條件的市、縣可結合當地實際,建立老年大學,鄉鎮(街道)可建立老年學校,社區和行政村可建立老年學校分校(辦學點),並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際網路等現代傳媒積極開展老年教育,形成覆蓋城鄉的多層次、多形式的老年教育網路體系。“十二五”期末,全省老年人參加各級各類老年學校學習的人數不低於老年人總數的10%。加強對老年農民的技術培訓,把老年教育與老年人脫貧致富、維護權益、破除迷信和移風易俗結合起來,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2.大力發展老年文化體育設施。加強老年人活動場所建設和管理,縣城採取改造、擴建、新建相結合的方法發展老年文化體育活動場所;全省大中城市至少有1處規模較大的綜合性老年文化體育場所,城市每個社區至少要有1處老年文化體育活動場所;每個鄉鎮要有1處至2處老年文化體育活動場所,並針對老年人活動的特殊性,不斷充實和完善相關活動設備設施。開闢和增加室外老年活動場所,健身場所、健身設施基本覆蓋城鄉社區,經常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老年人比例達到50%。
3.開展各種文化體育活動。老年文化和體育活動要納入全民文化和體育健身的發展規劃。制定相關政策法規,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投入老年文化體育事業。縣以上建立定期舉辦老年文藝會演、老年體育運動會、老年書畫展等老年文體活動制度。各市、縣每年都要舉辦多種形式的老年文化體育活動,鄉鎮(街道)、村(社區)堅持開展經常性的老年文化體育教育活動。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新聞媒體要加大對老齡工作的宣傳力度,拓展宣傳報導面,豐富宣傳形式,有條件的應積極辦好老年專題節目和欄目。各級文化部門、文聯要積極組織文藝工作者創作優秀的老年題材作品。新聞出版單位要多出版適合老年人閱讀的圖書、音像、電子出版物。
(六)加強和創新老年人社會管理。
1.推進基層老年民眾組織建設。加強村(居)委會和黨支部對老齡工作的領導。引導基層老年協會等各類老年民眾組織規範發展,充分發揮老年組織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保護、自我服務和服務社會的作用。“十二五”期間,設立老年協會的城鎮社區達到95%以上,設立老年協會的村達到80%以上。
2.加強對老年人力資源的管理。建立老年人才檔案和信息庫,實現老年人力資源開發利用的規範化、有序化、合理化。開發和培育老年人才市場,積極搭建老年人才服務平台,拓寬老年人才參與社會的渠道,有條件的地方可建立老年人才信息服務中心,社區要建立和發展健康老年人志願者隊伍。
3.關心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結合老年人思想實際,積極探索老年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式、新途徑。發揮基層黨支部、老年協會、老年大學等作用,組織、引導老年人開展時事政治學習,參與民主政治生活和社會活動。
4.建立新型老年人社會服務管理體制機制。整合社會資源,逐步建立家庭、社區、單位、黨委和政府工作部門相結合的老年人社會服務管理體系。根據形勢發展和老年群體出現的新特點,探索老年人社會服務管理新形式。
5.支持老年人參與經濟社會發展。鼓勵和支持專業技術型老年人才參與科學文化知識傳播、從事科學研究、開展諮詢服務。鼓勵和支持老年人參與公民道德建設、民主監督、社會治安、公益事業、移風易俗、民事調解、社區文化活動、老年組織等社會事務和社區工作,發揮老年人在教育下一代中的示範和教育作用。鼓勵和支持農村有勞動能力的老年人從事種植、養殖和加工業等經濟活動。積極倡導老年人開展自助和互助活動,努力探索實現老有所為的新形式。進一步組織開展“銀齡行動”,根據實際需要逐步擴大規模,拓寬領域,加強規範化、制度化建設。
(七)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
1.完善老齡政策法規。加強老齡法制體系建設,完善政策法規,按照法定程式修訂《黑龍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條例》。加強老年法普法宣傳教育,城市普法教育率不低於90%,農村不低於70%。
2.深入貫徹實施老年權益保障法律法規。完善執法體系,開展執法監督檢查,將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和《黑龍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條例》納入政府工作目標,列入各級人大執法檢查範圍。各級老齡委要充分發揮《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執法主體作用,嚴格履行職責,督促和協調有關部門依法行政。
3.加強老年法律服務工作。完善老年維權五級網路建設,在鄉鎮(街道)設立老年法律服務網點,全面推進基層老年維權示範崗建設,提高服務質量,使老年人就近得到優質的法律服務。縣(市、區)要全面建立健全聯合接待制度,及時處理涉老案件,提高辦案效率,對困難老年人實施法律援助。
4.加大老年維權力度。各級法務部門對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案件要做到及時受理、及時立案、及時審理、及時執行,比較突出的要及時回訪。各級公安部門特別是基層派出所對嚴重侵害老年人人身權和財產權的不法行為要及時採取措施予以制止,妥善處理,對構成犯罪的要依法懲處。

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構建大老齡工作格局。提高對老齡問題重要性的認識,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和基本國策。要堅持黨和政府在制定規劃、出台政策、投入資金、培育市場、營造環境等方面的主導作用;要發揮企業、中介組織、家庭等方面的作用,引導社會各方面力量積極參與和興辦老齡事業;要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助老的優良傳統,夯實老齡事業發展的社會基礎。形成黨委和政府主導、老齡委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協同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人人關心支持的大老齡工作格局。
(二)建立多元化、長效穩定投入機制。各級政府要把老齡事業納入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加大對老齡事業的投入,並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同步增長機制。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老齡工作需要,將開展老齡工作所需經費列入年度預算。加大對老年服務設施建設、基層老年人協會建設、老年文化教育、老齡科學研究和老年活動方面的投入。加大各級彩票公益金中用於老齡事業的投入比例。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和老齡事業發展要求,改革各級政府的投資方式,制定資助民間力量興辦老齡事業的政策措施,積極引導社會資金投向老齡事業,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公共財政為主導、多元化的老齡事業投入機制,為老齡事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提供充分的物質保障。
(三)加快體制機制創新。要適應“十二五”期間我省人口快速老齡化的工作形勢及老齡事業的發展需要,加強老齡工作機構和老年民眾組織建設。要進一步理順老齡工作關係,完善縣級老齡工作機構,及時調整充實老齡委組成人員。鄉鎮(街道)要成立老齡委,加強老齡委辦事機構建設,確保工作正常開展。按照老齡工作的目標、任務和特點要求,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加強老齡工作隊伍建設,建立一支綜合素質高、業務水平過硬、工作能力較強,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廉潔高效的老齡工作隊伍。完善老齡工作體制,加強管理服務職能,提高和改善老齡從業人員的物質待遇和工作環境,提高其社會地位。推進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評定和職稱評聘制度建設,培養專業化的養老服務隊伍;加大培訓力度,造就一大批專業技術人才。定期組織老齡工作幹部業務培訓,提高老齡工作人員的素質,幫助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充分發揮其綜合協調、督促檢查、參謀助手作用。大力培育和發展基層老年民眾組織。
(四)加強科學研究,提供理論支持。要進一步加大老齡科學研究的經費投入,改革科研體制,培養一支高水平的老齡科研隊伍。加強老齡科學的基礎理論和套用研究,為發展老齡事業提供前瞻性、指導性建議。逐步建設和發展老齡科學研究和培訓機構。各級老齡工作機構也要適當培養專業研究人才,逐步形成多學科的、專業人員和實際工作者相結合的老齡科學研究力量。建立激勵機制,早出、多出科研成果。推動老齡產業“科研-生產-銷售”一體化的形成和發展。加強人員培訓、學術研究和項目合作等領域的對外交流,借鑑國際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經驗和做法,不斷提高老齡工作水平。
(五)加大宣傳力度,營造社會氛圍。進一步加大對老齡問題的宣傳力度,增強全社會敬老愛老助老意識,營造適應人口老齡化的社會輿論環境。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際網路等媒體開辦有關老齡問題的宣傳節目和欄目,不斷加強對人口老齡化及其影響的宣傳,提高全社會對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的嚴峻性、緊迫性的認識。
(六)建立督查機制和激勵機制。各地、各部門要根據本規劃的要求,結合各自實際和職責範圍,研究制定本地、本部門具體實施方案,建立績效評估制度和管理監督信息制度。建立推進老齡事業發展的激勵機制,對做出突出成績的地方和部門給予表彰。開展爭創全國、全省老齡工作先進縣(市、區)、先進單位活動,大力表彰在老年文化、教育、體育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營造發展老齡事業比學趕幫的良好社會氛圍。省老齡辦要會同有關部門對規劃的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和評估,並在2015年對規劃的執行情況進行全面評審。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