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教育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堅持把科學發展觀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根本指導方針,充分體現教育為人民服務、為全省現代化建設服務,以落實省委、省政府確定的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高教強省建設和職教基礎能力建設戰略為實踐載體,大力抓好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和素質教育,努力推動教育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為社會更好更快發展提供強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2009年教育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及省委書記吉炳軒同志在教育座談會上的談話精神,按照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堅持把科學發展觀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根本指導方針,突出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這一核心任務,充分體現教育為人民服務、為全省現代化建設服務,以落實省委、省政府確定的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高教強省建設和職教基礎能力建設戰略為實踐載體,大力抓好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和素質教育,努力推動教育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為全省“八大經濟區、十大工程建設”和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一、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
1.認真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以推進標準化學校建設、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加快高教強省建設,促進龍江教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實踐載體,著力抓好廳機關、直屬單位和高校深入學習實踐活動,指導教育系統廣大黨員特別是領導班子和黨員領導幹部開展學習實踐活動,全面落實學習實踐活動的指導思想、目標要求和主要原則,確保學習實踐活動取得實效。
2.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在教育戰線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新高潮。堅持農村教育重中之重的戰略地位,大力辦好農村教育事業。進一步推動城鄉教育一體化,完善農村教育制度,鞏固農村“普九”成果。以中等職業教育為重點,加快普及農村高中階段教育,研究教育服務發展現代農業的新舉措。以服務“三農”為方向,增強高校為農村輸送人才和科技服務能力。
3.加強分類指導,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圍繞十七大對教育工作的總體部署,最佳化教育結構,促進區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快普通高中發展,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加強學前教育、特殊教育,推動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圍繞實施科教人才強省富省工程,落實教育優先發展部署,推進教育事業“十一五”規劃的實施,做好目標監測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加快研製我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舉辦大學校長研討班和市縣教育局長培訓班,大力加強教育改革和發展戰略與政策研究,推動教育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4.完善教育優先發展的保障機制。堅持教育公益性質,進一步推動落實“三個優先”,積極爭取加大各級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力度,落實“三個增長”,堅持公共教育資源向農村、邊遠地區傾斜。堅持勤儉辦教育,實現財務管理制度化、資金使用科學化、收費管理規範化、審計監督經常化,為全省教育改革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5.大力加強教育法制建設,全面推進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加快《黑龍江省學校環境管理條例》的修訂工作。推進“五五”普法工作,重點推進高等學校普法工作。完善學校章程及制度建設,維護和保護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合法權益,健全學校民主管理機制,繼續推進高校法律顧問制度建設。開展高校主管領導及部門負責人教育糾紛處理及應急舉措培訓。總結、推廣依法治校示範校工作,開展依法治校示範校負責人培訓。完善教育行政執法責任制考核,進一步規範行政執法行為,努力預防和化解行政爭議,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紮實推進素質教育
6.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國小德育工作。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和中央8號檔案精神,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進”活動。以慶祝建國60周年為契機,深入進行民族精神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繼續做好中國小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廣泛開展誠信教育。抓好“生命教育”地方課程開設,保證師資,開滿學時。強化農村寄宿制中國小德育工作,研究探索農村寄宿制學校德育的思路和措施。充分發揮青少年活動場所的育人功能,加強德育隊伍建設。
7.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大學生頭腦。召開全省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工作會議,全面推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繼續舉辦全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骨幹研修班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培訓班。繼續開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評選活動。制定我省貫徹落實《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實施意見,開展輔導員崗位輪訓和崗前培訓。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切實推進高校校園文化建設。
8.深入推進基礎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基礎教育質量。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完善三級課程體系,開好我省開發的《黑龍江人文與社會》、《技術》、《生命教育》三門課程,指導學校做好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套用,建立義務教育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出台《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標準》。繼續深化中考改革,全面推行普通國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優質高中“定校配額”招生制度。加強校本教研的指導和服務,重點研究提高農村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推進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做好“兩考一評”工作。加強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行政管理和教研指導。
9.全力配合做好大冬會籌備、舉辦工作。進一步動員廳機關、直屬單位和有關高校把備戰、迎接、服務大冬會作為當前一項重要任務,集中人力、精力,保證我廳負責的運動員村、大型活動等工作順利圓滿完成。協調高校認真做好賽會志願者選拔和志願服務工作。加強校園管理特別是運動員村的安全管理,逐校排查安全穩定隱患,及時整改,制定有效的應急預案,以紮實的工作和優質的服務,確保大冬會圓滿成功。
10.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衛生與健康教育、藝術教育和國防教育工作。落實《國家學校體育衛生條件試行基本標準》,把百萬青少年上冰雪活動和校園集體舞納入到陽光體育運動中來。抓好各級各類學校每天1小時的體育鍛鍊活動。進一步辦好中國小體育傳統項目和高校高水平運動隊。開展大、中學校藝術節系列活動和全省中小學生第三屆藝術展演活動。配合衛生部門做好春季流行性傳染病、學校食堂中毒事件監管工作。大力加強高校和高中階段學校國防教育。
三、以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為重點,分類推進基礎教育發展
11.繼續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提高經費保障水平。增加公用經費投入,推進國中、國小標準化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穩定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投入,爭取中央和省改善辦學條件專項資金,加強農村中國小基礎設施建設。繼續組織實施好農村國中校舍改造工程,爭取增加投入、擴大實施範圍。爭取邵逸夫、田家炳、明德等內外捐資項目投入,改善學校校舍條件。
12.加快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關於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的意見》,成立領導小組,實行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解決重大問題。以縣(區)為主,做好全省統一規劃,加強區域統籌,分批分類推進,完成年內建設任務。樹立區域典型,建立示範視窗,以點帶面,通過現場會議等形式引領全省發展。整合現有資金,在保證現有危房改造的基礎上,以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為重點,加大扶持力度,實現校際間的均衡發展。加強城鄉統籌,分期配齊教育資源,實現城鄉辦學條件標準化、學校管理一體化、基本服務規範化、教育教學基礎化,教學評估常態化。開展全省中國小校舍基本信息普查工作。全方位掌握中國小校每棟校舍的基本信息,提高對中國小校舍安全的監管能力。
13.大力發展優質普通高中教育資源。繼續調整普通高中布局結構,最佳化資源配置,提高普通高中辦學規模和效益,提高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和國中畢業生升入高中階段入學率。大力加強縣域和農村普通高中學校建設,擴充優質資源,爭取每個縣建成一所優質高中。加強縣城寄宿制高中建設,擴大容量,接納更多農村國中畢業生到條件、師資相對較好的縣城高中就讀。加大對民辦普通高中的指導力度,督促民辦普通高中大力推進新課程實施。進一步規範普通高中辦學行為,改革完善招生制度促進教育公平。
14.加強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幼兒教育和掃盲教育。落實《民族教育條例》,完善扶持民族教育發展的政策措施,優先規劃實施民族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切實推進民族教育持續均衡發展。積極發展學前教育,把鄉鎮公辦中心幼稚園建設作為發展農村學前教育的著力點和突破點,切實提高農村幼兒教育入園率。以提高“三殘”兒童義務教育普及率為重點,加快推進特教學校二、三期工程建設,繼續探索三殘兒童隨班就讀有效機制。大力推進婦女掃盲和民族貧困地區掃盲工作,進一步提高掃盲教育質量和工作成效。
15.加強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提高農遠工程的套用效益。出台《關於加強我省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管理和套用工作的意見》。督促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進一步健全管理制度,提升套用水平。啟動遠程教育套用年活動,加強農遠工程培訓工作和隊伍建設工作。大力加強基礎教育資源建設,充分發揮“校校通”工程資源平台的優勢,實現資源共享。加強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的教學科研工作。
16.健全教育督導制度,充分發揮教育督導的職能作用。重點圍繞全省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的督導評估工作,堅持“督政”與“督學”並重、監督與指導並重的原則,充分發揮教育督導工作的監督、指導和激勵作用。繼續做好對縣級政府教育工作和“雙高普九”工作的督導評估,開展中國小體育工作的專項督導評估。
四、以基礎能力建設為重點,大力發展職業教育
17.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培養技能型人才。採取超常規措施落實好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要求,以提高基礎勞動力素質為著眼點,切實提高職業教育服務能力。繼續保持職業教育18萬人招生規模。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培訓8萬中級技能型人才和4萬高級技能型人才。繼續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和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40萬人左右,培訓農村勞動力100萬人次以上,推廣農民增收致富項目和技術50個以上。建設一批省級重點鄉鎮綜合中學。做好成人繼續教育培訓工作,培訓企業在崗職工60萬人次左右、下崗職工20萬人次左右。圍繞國家級、省級社區教育實驗區建設,進一步擴大社區教育規模。做好職業資格鑑定和中職升高職考試工作。
18.加強基礎能力建設,強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管理。抓好中等職業學校管理體制改革和布局調整工作,對國家級和省級重點職業學校進行重新評估認定,加大投入,爭取2所學校進入國家優秀學校建設規劃,重點建設10所縣級學校,爭取8所以上學校進入國家建設項目。加強省級重點專業建設,評估認定一批省級重點專業,抓好專業教學指導方案的實施。開展國家和省級教師培訓和全國及全省技能大賽。大力推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總結推廣半工半讀試點校的經驗,健全頂崗實習和彈性學習制度。加快遠程教育課件開發,建立優秀教學課件資源庫。
19.加強實訓基地建設,強化校企合作辦學。進一步落實《黑龍江省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規劃》,加快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速度,完成規劃基地總數的80%。省、市兩級職業教育專項經費的使用要避免分散投入,對有基礎、有規劃、有切實可行實施方案的地市重點扶持,加大投入力度,力爭在幾年內在幾個區域中心城市各建設一個綜合性實訓基地。努力爭取國家中職重點建設項目和新增高職師範院校建設項目。根據我省產業布局和經濟結構調整,特別是圍繞哈大齊高新技術產業帶和東部煤電化戰略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服務外包職教集團成立的基礎上,組建黑龍江省動漫職教集團等涉及我省支柱產業的相關職教集團,實現職業教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五、以高教強省建設為牽動,進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20.認真落實高教強省建設規劃,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圍繞“八大經濟區、十大工程建設”,紮實推進高教強省建設,集中力量建設一批高水平大學、學科專業、創新平台、人文社科基地和領軍人才為核心的創新團隊,提高高校整體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突出抓好新農村建設、緊缺人才培養培訓、高層次人才培養培訓、校企共建工程研發中心和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服務計畫實施,增強高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在高校深入開展高教強省建設大討論,指導高校修訂完善學校發展規劃和服務計畫,理清發展思路,明確發展目標,設計重點建設和發展項目。強化服務意識,明確服務定位,整合服務機構。學習借鑑“三區聯動”模式,推動校、地、企合作。召開科教人才富省強省工作推進大會。
21.深入實施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最佳化調整加強重點專業建設,完成新增專業的論證審核備案,滿足我省十大產業群發展對新專業的需求。完成教改項目的立項、監督、結題、驗收、總結。保證工程的研究成果有效指導促進教學改革工作。調動教師積極參與教學改革研究的積極性。加強高校教學評估工作,全面推動“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方案”及我省實施細則的實施,開展獨立設定的高等職業院校評估工作,促進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研究改進評估工作的管理機制,提高工作質量。
22.加強以高水平領軍人才為核心的創新團隊建設,加快實施緊缺人才培養培訓服務計畫。完善高水平領軍人才團隊建設規劃和相關政策,制定《長江學者培養辦法》,修訂《龍江學者聘任辦法》。精心組織實施“長江學者培養計畫”,“龍江學者計畫”的申報、遴選、聘任工作,加強聘後管理,充分發揮其領軍作用。以創新團隊建設為核心,培養和匯聚一批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學術帶頭人和有發展潛力的學術骨幹。對省高校青年學術骨幹計畫進行跟蹤檢查和總結。進一步完善海外學人科研資助計畫,繼續實施新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畫,積極扶植培養高層次創造性人才。做好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的選拔和推薦工作。加強裝備製造業、石化工業、能源工業、高新技術產業、農林牧漁產品精深加工業、生物製藥、電子信息、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旅遊業和外經貿的產業發展所需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培訓。繼續實施“村村大學生計畫”,培養2000名左右新農村建設“留的住、用的上”的專門實用人才。
23.加強高校科技創新,構建科學研究平台。進一步推進 “重點實驗室建設計畫”,對首批開放運行的省高校重點實驗室進行評估。設立重點實驗室大型儀器共享平台,實施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計畫。對校企共建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實施年度目標考核,做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的培育和建設工作。開展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的任務目標完成情況的檢查評優和新增基地的申報工作。依託基地重點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
24.加大學科建設力度,繼續實施研究生創新計畫和研究生培養質量工程。根據我省“八大經濟區、十大工程”建設,結合我省高校學科特點和優勢,集中力量對國家重點學科、省優勢特色學科加大建設力度,使之成為科技創新、社會發展、產業升級的動力和源泉。完成我省新增博士、碩士單位2008-2015年立項建設規劃編制工作。啟動新一輪新增博士、碩士學位點評審工作。繼續推動高校與大企業聯合建立研究生培養創新基地。繼續推進和完善研究生創新科研項目的遴選和資助工作。加強導師崗位培訓,對新導師實行持證上崗制度。做好省第六屆研究生優秀碩士學位論文評選工作。
六、以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全面提高教師素質
25.落實師德建設制度,完善長效機制。貫徹落實《黑龍江省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小師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黑龍江省貫徹落實<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實施意見》等檔案,規範師德建設工作。大力開展師德教育和宣傳活動,表彰獎勵師德先進集體和個人,建立和完善師德建設常規管理制度,完善師德考核辦法。
26.加強對教師隊伍建設的巨觀指導和管理。繼續貫徹落實教師隊伍建設“十一五規劃”。研究制定高校實行崗位設定管理制度實施方案,加速高校實施教師職務聘任制步伐。全面提高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的素質,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推進教師職務評聘工作改革,完善中國小校崗位設定管理制度辦法。推進教師資格認定工作的規範化建設。引導和促進城鄉教師交流落實支教工作,積極推進高師院校開展師範生實習支教工作。
27.全面推進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認真貫徹國務院《關於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的指導意見》,切實落實義務教育學校實施崗位績效工資,搞好非義務教育學校工資調研工作。完善中國小教師的考核評價制度,出台教師績效考核的指導意見。爭取出台我省高校編制標準並做好編制核定工作,完善中國小編制管理,實行縣域內統一的中國小編制標準。加強高等學校、中國小崗位設定管理。積極做好教育系統事業單位分類管理和養老保險改革的準備工作。研究制定和完善有關政策,引導教師向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流動,促進教師資源均衡配置。繼續啟動我省骨幹校長培訓計畫。
28.全力開展教師培訓工作。積極推進教師培訓系統工程,探索創新培訓模式,建立健全教師培訓責任制。進一步加強農村教師培訓基地建設,加強農村骨幹教師培訓和以教師職業能力、教育教學技能為主的崗位培訓。實施送教師培訓下鄉、農村學校教師進“名校”和實施遠程培訓計畫,省里集中培訓農村骨幹教師500名,送教下鄉100個鄉(鎮),組織1000名農村教師進入“名校”培訓。
七、落實教育惠民政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29.健全貧困家庭學生資助體系,加大助學行動計畫推進力度。全面落實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國家獎學金和助學金制度。積極推進我省生源地國家助學貸款工作。保證食堂一伙食價格穩定,為特困生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落實對經濟困難學生的各項補貼和照顧政策,為學生提供免費湯、免費調料和低價菜,提供勤工助學崗位。進一步完善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制度。
30. 加快推進高校招生考試制度改革,實施高校招生“陽光工程”。積極探索與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相銜接、與高校選拔人才相適應的綜合評價體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多元評價、多樣錄取相結合的評價選拔制度。上半年公布我省2010年高考改革方案。繼續實施高校招生“陽光工程”,進一步加強高校招生管理,嚴格執行招生計畫,繼續推行“六公開”。
31.健全畢業生就業服務體系,促進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認真落實加強畢業生就業的相關政策。全力做好2009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切實加強對畢業生就業的指導和服務,積極引導和鼓勵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和自主創業,加強校園畢業生就業市場建設和就業信息網路建設。做好就業評估的宣傳、總結、表彰、整改工作。做好就業困難畢業生幫扶工作。
八、深入推進教育改革,進一步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32.深化高等教育管理體制和機制改革。進一步落實和規範高校辦學自主權,推進科學民主辦學和依法辦學。促進學校建立健全自我發展、自我激勵、自我約束機制。鼓勵高校科學定位、形成特色。加大基本建設管理力度,積極改善辦學條件。深化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增強高校後勤保障能力,提高服務水平。繼續抓好節約型校園建設,做好節能減排工作。
33.鼓勵和規範社會力量興辦教育。繼續落實《黑龍江省民辦教育促進條例》的相關規定,配合省人大、省政府法制辦,協調有關部門落實條例規定的各項扶持政策,努力為民辦教育發展創造寬鬆的環境。舉辦民辦高校校長及舉辦者培訓班。
34.繼續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以中俄語言年為契機,做大做強對俄教育交流。舉辦中俄大學生聯歡藝術節、中小學生夏令營、全省第二屆俄羅斯留學生漢語大賽等活動。啟動高校教師赴國外研修計畫。完成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覆核的掃尾工作,指導、督促高校規範中外合作辦學,迎接教育部評估。
35.進一步加強語言文字套用和信息管理工作。加強語言文字規範化管理工作,規範校園語言文字,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提高師生漢字書寫水平。推進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開展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創建工作。以大冬會為契機,進一步做好特定場所的語言文字規範化工作。做好推廣國語工作,開展國語水平培訓測試工作。
36.推進和諧校園建設,切實維護教育系統安全和穩定。開展和諧校園建設評選和評估活動。開展生命安全教育,保證課時,組織好各種應急訓練,配合有關部門繼續抓好送子車整頓。開展學校及周邊治安隱患排查和綜合治理,推進高校科技創安全建設。加強高校學生食堂管理,完善一伙食物資集中定點採購制度。加強教育系統信訪工作,建立和完善矛盾排查化解機制。加強和改進教育信息和新聞宣傳工作,努力營造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
九、加強教育系統黨的建設,提高領導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能力
37.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教育系統黨的建設。圍繞提高執政能力目標,進一步加強高校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協同有關部門配齊配強高校領導班子。大規模培訓教育系統幹部,大幅度提高幹部素質。嚴格實行民主集中制,健全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全面推進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和大學生髮展黨員工作。推廣東方學院經驗,繼續加強民辦高校黨建工作。指導高校紮實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
38.全面加強教育系統反腐倡廉建設。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以高校和廳直屬單位的黨政一把手、黨員領導幹部和高校招生、工程招投標、職稱評定、物品採購、財務管理等崗位的幹部為重點,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權力觀教育和黨紀國法教育。重點抓好《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2008-2012年工作規劃》和省委《實施辦法》的貫徹落實,出台教育系統具體落實意見。積極參加行風評議活動,切實加強教育系統的行風建設。加大查辦違紀案件工作力度。
39.進一步加強教育廳直屬機關建設。積極推進機關職能轉變,改進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大力加強調查研究,完善機關工作制度,強化綜合協調、信息服務、公文審核、督察督辦,提高工作效能。改進文風、會風,精簡會議、檔案,清理並嚴格控制評比、評獎、評估和考核等活動。積極推進政務公開。深入開展節約型機關和學習型機關創建活動,弘揚“六種風氣”、樹立“五種形象”。加強廳直機關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加強離退休老幹部工作。認真貫徹全省關心下一代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