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點紋翅飛虱

黑點紋翅飛虱(Cemus nigromaculosus Muir,1917)是飛虱科紋翅飛虱屬的一種動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黑點紋翅飛虱
  • :飛虱科
  • :紋翅飛虱屬
  • 命名者及年代:Cemus nigromaculosus Muir,1917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頭頂與胸部背板各脊污黃微褐,頭頂脊間及前胸背板二側脊間黃褐色,中胸背板二側脊間淺棕褐色,在側脊的內側緣及中脊二側緣各具黑褐色緣紋,前、中胸背板側脊的外側區皆黑褐色,僅前胸背板的側腹區色黃白,但有許多個體前胸與中胸背板中域及側區均為黑褐色,惟脊色淺淡;顏面各脊與額區小圓點污黃微褐,額區脊間暗褐色,頰與唇基色黑褐,但額與頰區端部與後唇基基部即額唇基縫的兩緣處黃白色,恰與前胸背板側腹區的黃白色部分相連成一橫帶;觸角基節黑褐色,但其上有一污黃褐色縱條,第2節棕黃色。胸部腹面、前足與中足以及後足基節為黑褐色,後足其餘各節黃褐色。前翅透明,翅脈列生黑褐色顆粒狀突起,在翅端部自前緣結節沿橫脈彎經臀角至翅尖端,有一新月形黑褐色帶紋,並沿翅脈延伸至翅緣,形成幾個透明斑,另沿R1和Rs脈亦具黑褐色條紋。腹部黑褐色。雌蟲體色與雄蟲基本一致,惟有些部分略淺淡,如腹部背面為褐色,其側邊及腹面黃褐色。
頭頂中長短於基緣寬度約1:1.2,基隔室後緣寬為“Y”形脊主幹長的3.2倍,為其最大長的2.5倍;額長為最寬處寬的1.7倍,最寬處位於單眼的上方,中脊在距基端3/7處分岔;後唇基基部寬於額的端部;喙伸近後足轉節;觸角伸抵後唇基中部,第1節長大於端寬的2倍,第2節為第1節長的1.7倍。後足脛距具緣齒25~30枚。
雄蟲臀節中等長,端側角寬離,各自向腹面伸出一根中等長度的刺突;尾節後開口窄,側面觀,腹緣明顯較背緣為寬,背側角不明顯突出,腹中突橫寬,腹面觀,呈半圓形隆起;陽莖較長,管狀,近端部向前反折呈端生3個突起的鞭節,右側的一個最長,葉狀,頂端尖,端部稍向右彎,中間的一個最小,桿狀,左側的一個先向左後向下彎;懸片“Y”形;膈寬,背緣中部深切;陽基側突狹長,幾平行,基部較寬,向端部漸細。
長翅型:體連翅長雄3.3~3.9mm,雌3.6~4.5mm;體長雄2.0~2.2mm,雌2.7~3.1mm;翅長雄3.1~3.3mm,雌3.3~3.5mm。
短翅型:體長雄2.3~2.5mm,雌2.6~2.8mm;翅長雄1.4~1.5mm,雌1.5~1.7mm。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台灣、海南、貴州、雲南
國外分布:日本,菲律賓,西密克羅尼西亞,紐幾內亞島,新喀里多尼亞,湯加,斐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