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麥稈蠅

黑麥稈蠅

黑麥稈蠅,為雙翅目,稈蠅科稈錄屬。分布北起內蒙古、新疆,南限稍過黃河、山東泰安、陝西鎮巴,東臨渤海,西經甘肅到達新疆喀什。山東淄博、河北壩上、山西甘肅、寧夏、青海麥區均較普遍。寄主於小麥、大麥、黑麥、燕麥及玉米等。幼蟲鑽入心葉或幼穗中為害,受害部枯萎或造成枯心。在分櫱以前受害較重。通常一代為害春小麥幼苗,二代為害燕麥穗,三代為害冬麥。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黑麥稈蠅
  • 拉丁學名:Oscinella frit (Linnaeus)
  • 別稱:瑞典麥稈蠅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
  • 亞門:六足亞門
  • :昆蟲綱 
  • 亞綱:有翅亞綱
  • :雙翅目
  • 亞目:環裂亞目
  • :稈蠅科
  • :稈錄屬
  • :黑麥稈蠅
  • 分布區域:內蒙古、新疆、山東、甘肅、甘肅、寧夏、青海等麥區。
第一階段,生活習性,防治方法,農業防治,藥劑防治,

第一階段

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約1.8mm,全體黑色有光,較粗壯。前胸背板黑色。觸角黑色判拔譽,吻端白色,翅透明。股節黑色,財節棕黃色。
黑麥稈蠅成、幼蟲圖黑麥稈蠅成、幼蟲圖
白色長圓柱形,具明顯縱溝及縱脊。
幼蟲
末齡幼蟲體長4.5mm,前端較小,末節圓形,其末端具短小突起2個。初孵幼蟲象水一樣透明,成熟時良遷變為圓柱形,蛆狀,黃白色,口鉤鐮刀狀。
長3mm,棕褐色,圓柱形,前端生小突起4個,後端有2個。

生活習性

1年生3—4代,以老熟幼蟲在冬作物或野生禾本科植物莖內越冬。翌年冰層融化時化蛹,20天后羽化為第一代成蟲,經10一38天后產卵,每雌產卵70粒,多產在兩、三個葉片的苗莖或葉舌及葉面或葉稍上,偶爾產在熱糠她踏土面或穗上。初孵幼蟲蛀入莖內,取食心葉下部或穗芽,使之枯萎,並在這些地方化蛹。完成一個世代22—79天。

防治方法

根據麥稈蠅發生為害的特點,防治策略及採取以農業防治為基礎,結合必要的藥劑防措的綜合防治措施。

農業防治

1.加強小麥的栽培管理因地制宜深翻土地,精耕細作,增施肥料,適時早播,適當淺播,合理密植,及時灌排等一系列豐產措施可促進小麥生長發育,避開危險期,造成不利麥稈蠅的生活條件,避免或減輕受害。 2.選育抗蟲良種有關科研單位、良種場和鄉、村科研實驗站,應加強對當地農家品種的整理和引進外地良種,進行品種夜糠訂探比較試驗,選擇適應當地情況,既豐產又抗麥稈蠅、抗銹、抗逆的良種。對豐產性狀好但易受麥拜蠅為害的品種,則需經過雜交培育加以改造,培育出適應當地生產需要的新良種。 3. 加強麥稈蠅預測預報,冬麥區在3 月中下旬,春麥區在5 月中舟邀多旬開始查蟲,每隔2 —3 天於10 時前後在麥苗頂端掃網200 次,當200 網有蟲2—3 頭時,約在15 天后即為越冬代成蟲羽化盛期,是第一次藥劑防治適期。冬麥區平均百網有蟲25 頭,即需防治。

藥劑防治

根據各測報點逐日網掃成欠旬戲蟲結果,在越冬代成蟲開始盛發並達到防治指標,尚未產卵或產卵極少時,據不同地塊的品種及生育期,進行第一次噴藥,隔 6~7 天后視蟲情變化,對灑拔殃生育期晚尚未進入抽穗開花期,植株生長差,蟲口密度仍高的麥田續噴第二次藥。每次噴藥必須在3 天內突擊完成。 當麥稈蠅成蟲已達防治指標,應馬上噴撒2.5%敵百蟲粉或1.5%樂果粉或1%1605粉劑,每667㎡ 1.5kg。(5)如麥稈蠅已大量產卵,及時噴灑36%克蟎蠅乳油1000—1500 倍液或50%1605乳油40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與40%樂果乳油1:1混合後對水1000 倍液或10%大功臣可濕性粉劑3000 倍液、25%速滅威可濕性粉劑600 倍液,每667㎡ 噴對好的藥液50—75L,把卵控制在孵化之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