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骨蕨(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黑骨蕨,中藥材名。本品為中國蕨科植物薄葉碎米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名:Cheilesoria tenuifolia(Burm.)Trev.[Trichomanes tenuifolium Burm.]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洗淨,曬乾或鮮用。功能主治為:清熱解毒;活血散瘀。主痢疾;跌打損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黑骨蕨
  • 漢語名稱:Hei Gu Jue
來源,性味歸經,功能主治,形態特徵,分布區域,生長環境,用法用量,

來源

本品為中國蕨科植物薄葉碎米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名:Cheilesoria tenuifolia(Burm.)Trev.[Trichomanes tenuifolium Burm.]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洗淨,曬乾或鮮用。

性味歸經

苦;涼。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活血散瘀。主痢疾;跌打損傷。

形態特徵

陸生蕨類植物,植株高15-40cm。根莖短,直立,連同葉柄基部密被棕黃色、鑽狀披針形鱗片;葉薄革質,簇生;葉柄栗色,長6-25cm,下面圓形,上面有溝,下部稀有鱗片;葉片五角狀卵形、三角形或闊卵狀披針形,遠較葉柄為短,長4-18cm,寬4-12cm,三回羽狀;羽片6-8對,基部1對最大,卵狀三角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9cm,寬2.5-4.5cm,柄長3-10mm,二回羽狀;小羽片5-6對,具有狹翅的短柄,一回羽狀;末回小羽片羽狀半裂,裂片橢圓形;小脈單一或分叉。孢子囊群生於裂片上半部的葉脈先端;囊群蓋多少由受質的葉邊反卷而成,連續或斷裂,全緣。

分布區域

資源分布:分布於江西、福建、湖南、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

生長環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50-1000m的溪旁、田邊或山地林下石上。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