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頭凱克鸚鵡(黑頭鸚哥)

黑頭凱克鸚鵡

黑頭鸚哥一般指本詞條

黑頭凱克鸚鵡(學名:Pionites melanocephalus)2種亞種。是典型的攀禽,對趾型足,兩趾向前兩趾向後,適合抓握,鳥喙強勁有力,可以食用硬殼果。羽色鮮艷,雌雄鳥外貌很相似。前額和後頸都罩在黑帽中,兩頰、頸部和翕橙黃色,翅膀綠色,胸腹部白色。棲息於森林、棕櫚樹林、開闊的平原以及林地、農耕區等。通常成對或是小群體活動,主要的食物為水果、漿果、種子、堅果、花朵以及植物嫩芽等。分布於巴西哥倫比亞厄瓜多秘魯委內瑞拉等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黑頭凱克鸚鵡
  • 拉丁學名:Pionites melanocephala
  • 別稱黑頭鸚哥黑冠鸚哥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Aves
  • 鸚形目
  • 鸚鵡科
  • :凱克鸚鵡屬
  • :黑頭凱克鸚鵡
  • 亞種:2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58
  • 英文名稱:Black-headed Caique
  • 英文名稱:Black-crowned Parrot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黑頭凱克鸚鵡僅有2個亞種。體長23厘米,體重130-170克。頂冠 、頸部、後枕和臉頰的上部橙色。喉嚨和頭部兩側黃色。上體包括翅膀,是艷綠色。胸部和腹部乳白色。側翼和大腿呈綠色, 而臀部和尾下覆羽是明亮的黃色。翼腋橙紅色,對比翅膀的底面的其餘部分是綠色。尾部的頂端是綠色。鳥喙淺粉色,眼睛周圍的皮膚粉紅色,虹膜橙紅色,腿粉紅色。
安第斯山亞種喉部、側翼和腿部黃色,胸部和腹部淺黃色或白色,臉頰橙黃色,脖子和翕中部淺淡。
(註:黑頭凱克鸚鵡圖冊網址)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低海拔的地區,喜愛棲息在熱帶雨林、熱帶稀樹草原等地、靠近水源區的低地雨林內,偏愛造訪定期被洪水淹沒的水域。在其分布區南方的乾燥森林也有它們的族群,行為與金頭凱克鸚鵡非常類似。

生活習性

繁殖季外常成對或小群群集活動,在當地屬於常見的鳥類,群居性,通常成對或聚集10隻左右在樹上覓食,有時會聚集至30隻以上。嘈雜,是很容易觀察到的鳥類。經常能聽到從森林的一個部分移動到另一處,翅膀拍擊的聲音很響,它們通常停留在在樹梢的頂部,稍有動靜就會不時的尖叫。以食種子為主,也吃蔬果、堅果等各類食物。

分布範圍

野生的黑頭凱克鸚鵡分布於南美洲的北部,北從亞馬遜盆地的秘魯、哥倫比亞到蓋亞那,包含的國家還有巴西、委內瑞拉、法屬蓋亞那、蓋亞那、蘇利南、厄瓜多。
黑頭凱克鸚鵡分布圖黑頭凱克鸚鵡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依地方而不同,哥倫比亞約4-5月,委內瑞拉約4月,蓋亞那約12-2月,蘇利南10-11月,一次通常生3枚;籠養的黑頭凱克偶爾會吵鬧,尤其是早上與傍晚,很快可適應新環境。平均壽命 25年~34年。
野生黑頭凱克鸚鵡在外表分辨性別幾乎不可能,購買時需多留意,選擇兩對成鳥分開飼養(在籠舍相鄰的情況下)對繁殖可能較有幫助,未繁殖的那對會被先繁殖的感染刺激繁殖欲望與行為;繁殖期時相當具攻擊性,飼主觀察巢箱時須注意,以免驚嚇到親鳥或被咬傷,一次約產3枚卵,孵化期26天,幼鳥約在55天時大部分羽毛長齊,在60-70天時開始會離開巢箱獨立活動,但很危險。餵食上以種子飼料為主,蔬果、堅果等等,各類食物也都建議常餵食。
籠養的黑頭凱克鸚鵡偶爾會吵鬧,尤其是早上與傍晚,很快可適應新環境 ,對環境熟析適應後會變的健壯,黑頭凱克鸚鵡的價位和金頭凱克鸚鵡相較起來便宜的多,但市面上也充斥不少野生鳥,人工繁殖鳥的體型大,外表看來渾圓飽滿相當討喜,腹部呈雪白色,野生鳥體型較小,怕人,且羽毛狀態差,腹部常常不是很白,混點暗色或或灰色褐色,好像有點弄髒的感覺,(建議不買野生鳥,一是保護野生種群,二是不宜餵養)剛引入飼養時大多相當害羞怕人,宜全年提供巢箱,因為它們夜間多在巢里睡覺,手養鳥可愛惹人愛,是相當受歡迎的鳥種。

亞種分化

黑頭凱克鸚鵡安第斯山亞種Pionites melanocephalus pallida
黑頭凱克鸚鵡指名亞種Pionites melanocephalus melanocephala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Ⅱ級保護動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