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長尾鵟

黑長尾鵟

黑長尾鵟(學名:Hernicopernis infuscatus)為鷹科黑長尾鵟屬的鳥類,是一種中型猛禽,棲居於丘陵、山地或平原森林,有時也出現在疏林草坡、村莊和林緣田間,多在晨昏活動。主要以昆蟲為食,也吃蜥蜴、蝙蝠、鼠類和蛙等小型脊椎動物。棲息於高大樹木的頂枝,以細樹枝築巢。常單獨活動,有時也集3—5隻的小群。繁殖期間每次產卵2~3枚。屬留鳥。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黑長尾鵟
  • 拉丁學名:Hernicopernis infuscatus
  • 別稱:黑蜂禿鷹,黑蜂鷹,新不列顛蜂鷲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鳥綱
  • 亞綱:今鳥亞綱
  • 隼形目
  • 鷹科
  • 亞科蜂鷹亞科
  • :黑長尾鵟屬
  • :黑長尾鵟
  • 命名時間:Gurney, 1882
  • 英文名稱:Black Honey-buzzard
  • 英文名稱:Black Honey Buzzard
  • 英文名稱:New Britain Honey-buzzard
外形特徵,分布範圍,生活習性,生長繁殖,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黑長尾鵟為中型猛禽。成鳥上體和翅膀黑褐色,有整齊的淺灰色魚鱗狀橫斑紋,與黑色形成醒目的色帶。在飛行時從腹面可以看到扇形的尾巴和漂亮的雙翼。特點是較其他同屬蜂鷹亞科的鳥類有更長的尾巴,收攏時呈方形。胸腹部淺灰色,虹膜金黃色,鳥喙鐵灰色,喙基較淺,爪灰黑色。尾巴末端有黑色寬滾邊。據DNA測試與兀鷲有遠親關係。
黑長尾鵟黑長尾鵟

分布範圍

分布於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

生活習性

棲息於森林的樹冠間,一般在森林邊緣和草原活動。通常出現在高空中,單獨,成對或組成三隻以上的小群。以昆蟲,包括黃蜂和蜂卵,螞蟻,蚱蜢,蜥蜴為主要食物,偶爾也吃腐肉。白天狩獵,以黃昏時間更多。

生長繁殖

繁殖在雨季將結束期間進行,通過旱季。巢通常建在高樹上,離地面7米左右。有時也建在懸崖邊上。產卵期是在4月至5月。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易危(VU)。
(圖片網址、分布圖1、分布圖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