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豹小丑,棲息於岩礁區和沿岸礁區水深10-45米之間的水域,與紫點海葵(Heteractis crispa)共生。主要以浮游生物、橈腳類動物、海藻以及無脊椎動物為食。黑豹小丑, 最大體長14厘米,背鰭鰭棘(總數)10條,背鰭軟條(總數)15-16條,臀鰭鰭棘2條,臀鰭軟條13-14條。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黑豹小丑
- 拉丁學名:Amphiprion pereula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魚綱
- 亞綱:輻鰭魚亞綱
- 目:鱸形目
- 亞目:隆頭魚亞目
- 科:雀鯛科
- 亞科:海葵亞科
- 屬:海葵魚屬
基本信息,形態特徵,生活習性,
基本信息
中文名:黑豹小丑
俗名別名:寬頻小丑(台灣)
英文名:Wide-band Anemonefish
拉丁學名:Amphiprion pereula
命名者及年份:Waite,1900年
氣候帶:亞熱帶,南緯25-32度之間
瀕危狀態:不在IUCN紅皮書中
繁殖方式:置卵型
食性:雜食性
飼養要求: 水溫24~27 PH:8.1~8.4,比重1.020~1.025
兼容性:安全
性情:一定攻擊性
形態特徵
黑豹小丑, 最大體長14厘米,背鰭鰭棘(總數)10條,背鰭軟條(總數)15-16條,臀鰭鰭棘2條,臀鰭軟條13-14條。成魚體呈橢圓形而側扁,吻短而鈍。眼中大,上側位。口大,上頜骨末端不及眼前緣;齒單列,齒端具缺刻。背鰭單一,軟條部延長而鈍圓形;尾鰭呈截形或內凹,上下葉外側鰭條不延長呈絲狀。成魚體棕黑色至黑色,吻部白色。眼睛後方具一鑲黑緣之白帶,體側中後方具一大塊呈梯形的白斑,因此也得名“寬頻小丑”,尾柄上另具一寬闊的白環帶。身體各鰭與體色一致。
生活習性
黑豹小丑,棲息於岩礁區和沿岸礁區水深10-45米之間的水域,與紫點海葵(Heteractis crispa)共生。主要以浮游生物、橈腳類動物、海藻以及無脊椎動物為食。
分布範圍
分布在西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僅在澳大利亞和新喀里多尼亞一帶海域。
參考文獻
Allen, G.R., 1991. Damselfishes of the world.. Mergus Publishers, Melle, Germany. 271 p. 第4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