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葉猴印支亞種

黑葉猴印支亞種

黑葉猴印支亞種(學名:Trachypithecus francoisi ebenus):是黑葉猴的亞種之一。體長約50-60厘米,頭小,尾巴較身體長,細長的四肢;頭頂有直立的毛冠,體背毛比腹面的毛長而密,臀疣較大;全身黑色有光澤,耳基至兩頰有白毛,手足均為黑色。以果實、種子、嫩芽和葉柄為主要食物,也吃鮮枝嫩葉、花苞、竹筍、小鳥及昆蟲,食物可達80餘種。

黑葉猴是比較典型的東南亞熱帶和南亞熱帶的樹棲葉猴。主要棲息於江河兩岸和低山溝谷地帶的熱帶雨林、季雨林和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棲息生境的海拔高度不及1200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黑葉猴印支亞種
  • 拉丁學名:Trachypithecus francoisi ebenu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哺乳綱
  • 靈長目
  • 猴科
  • 亞科疣猴亞科
  • 葉猴屬
  • 黑葉猴
  • 亞種:黑葉猴印支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Brandon-Jones, 1995
  • 英文名稱:Center Black Langur
  • 英文名稱:Wulsin's Ebony Leaf Monkey
  • 英文名稱:Indochinese Black Langur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地理分布,繁殖方式,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黑葉猴體型纖瘦,頭部較小,尾巴和四肢細長,體長為48-64厘米,尾長80-90厘米,體重8-10千克。它的頭頂有一撮豎直立起的黑色冠毛,枕部有2個毛旋,眼睛黑色,全身包括手腳的體毛均為黑色,背部較腹面長而濃密,所以又被叫做烏猿。臀部的胼胝比較大,尾端有時呈白色。身體纖瘦,四肢細長,尾特別長,超過頭體長。不具頰囊。通體黑色,毛具光澤。從耳前方基部到口角,左、右各有一條由白毛構成的白色帶,耳上緣內側長有少量黃白色毛,耳背幾無毛,基部一圈為淺白毛。喉、腋部、鼠蹊部和腹部色稍淺,為黑灰色。尾尖白色。初生幼猴的頭頂,背部和尾灰褐色,其它部位桔黃色。1個月後,全身開始逐漸轉黑,半年後,基本接近成猴體色。

棲息環境

黑葉猴是比較典型的東南亞熱帶和南亞熱帶的樹棲葉猴。主要棲息於江河兩岸和低山溝谷地帶的熱帶雨林、季雨林和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棲息生境的海拔高度不及1200米。棲息在熱帶、亞熱帶森林繁茂,灌木叢生,山勢險峻,岩洞較多的石灰岩地區。黑葉猴善於攀緣、跳躍,在人獸罕到,生有稀疏樹木的懸崖峭壁則是他們活動覓食的主要場所。夜間則棲息於懸崖峭壁間的天然岩洞內。生活於分布區北部的黑葉猴體毛較長而密,到了冬季在皮下聚積有較厚的脂肪,因此具有較強的抗寒性。

生活習性

黑葉猴喜愛群居,每群一般為3-10隻,較大的群體約有20隻左右。通常在樹木的上層活動、採食,很少下地,有一定的活動規律和較為固定的住所,活動範圍大約為3-5平方公里。陰、雨天活動範圍更小。黑葉猴的日活動節律表現為上午和下午的覓食高峰,中午進入長時間的休息期。它們的活動時間分配表現出明顯的季節性變化,在旱季,用於覓食的時間明顯多於雨季,而休息時間相應地減少。黑葉猴在不同季節里的活動規律也有變化,夏季氣溫較高時,中午前後的活動就明顯減少;秋高氣爽的時候,正是它的發情期,所以活動十分頻繁;冬季天氣寒冷的時候,也常常整天龜縮在岩洞中。
黑葉猴行動敏捷、輕盈,善於攀登、跳躍,早晨和傍晚尤為活躍,夜間則棲息於懸崖峭壁間的天然岩洞內。它的警惕性很高,每天黃昏進洞之前都由群體中擔任首領的雄獸率先入洞觀察,沒有發現異常時,其它成員才依次而入,最後進洞的是懷孕和帶有幼仔的雌獸。天黑以後便不再出洞活動,一般都蹲坐在岩洞中凸出的岩壁、石塊上蜷曲抱頭睡覺。每天清晨出洞之前,也是首領先探出頭來,觀察洞外的動靜,然後其他成員們才相繼走出洞外,常常在攀援、嬉鬧一陣之後,才開始逐漸遠離洞口去尋找食物。
黑葉猴以植物性食物為主。有人認為它僅以嫩葉為食,所以被稱為葉猴,事實上,它不僅採食嫩葉,也吃嫩芽、莖、花、果實和種子等部分,喜歡吃的植物有木棉、無根藤、萵苣筍、女貞、沙梨、荔枝等20多種。最喜食的有薔薇科葡萄科獼猴桃科等的種類。由於胃中有3個室,嚼碎了的樹葉在第一室中通過細菌的幫助而被溶解,在第二室中攪拌呈糊狀後再送到第三室中,這樣硬度較大的樹葉就能夠被徹底地消化了。

地理分布

分布於越南中西部,寮國東南部。

繁殖方式

黑葉猴的發情交期多在秋冬季節,雌獸的生育期多在從12月至翌年3月的冬春季節,4-5歲性成熟,成年個體一年四季都有交配行為,受孕率較高是在夏秋季,孕期180天左右,多在春季產仔,其他季節也可見到幼仔。哺乳期約6個月。一般每胎產1仔,偶爾有2仔。黑葉猴的壽命為1-12年。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瀕危(EN)。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