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黑色黨徒
- 外文名:BlacKkKlansman
- 製片地區:美國
- 導演:斯派克·李
- 編劇:斯派克·李、David Rabinowitz
- 製片人:傑森·布朗姆
- 類型:劇情、傳記、犯罪
- 主演:約翰·大衛·華盛頓,亞當·德賴弗
- 片長:128分鐘
- 上映時間:2018年8月10日(美國)
- 對白語言:英語
- 色彩:彩色
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角色介紹,獲獎記錄,製作發行,影片評價,
劇情簡介
羅恩·斯塔爾沃斯(約翰·大衛·華盛頓飾)大學畢業之後決定投身警察隊伍,在那個年代,能當上警察的黑人屈指可數。雖然偶爾會遇到有種族歧視的同時,但是他更無法忍受的是檔案室工作瑣碎無聊。無意中發現三K黨在當地報紙上的廣告之後,他迅速萌發了潛入該組織當臥底的念頭。在白人猶太搭檔弗里普(亞當·德賴弗飾)的幫助下,他倆成為了臥底角色的一體兩面,羅恩負責電話聯繫組織成員,而弗里普則負責以羅恩的名義參加三K黨的種種線下活動。在一次臥底行動中,羅恩在大學生黑人運動機會中遇到了有強烈政治主張的美麗女孩帕特里斯,並被黑豹黨前任領袖Kwame Ture的政治理念強烈吸引。隨著臥底工作的深入,經過三K黨嚴苛的考察之後,羅恩和弗里普與三K黨的核心人物大衛·杜克(托弗·戈瑞斯裝)建立了緊密的關係,羅恩甚至被推選為地區代表。大衛·杜克來訪斯普林市,三K黨決定謀劃一次針對黑人運動的恐怖爆炸活動,來證明他們白人至上主義分子的極端狂熱,並為三K黨的神秘儀式助興。自己心愛的女孩命懸一線,羅恩和弗里普兵分兩路,極力挫敗三K黨的陰謀、阻止悲劇的發生。
![黑色黨徒 黑色黨徒](/img/2/163/nBnauEDOhNWOkNjNxQWYwQjZ3cTY5MWY5M2Y2UTOkFjNwUmN4AzY0EDM4E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
羅恩·斯塔爾沃斯 | 約翰·大衛·華盛頓 | ---- |
弗里普 | 亞當·德賴弗 | ---- |
大衛·杜克 | 托弗·戈瑞斯 | ---- |
Patrice | 勞拉·海瑞爾 | ---- |
Walter Breachway | 瑞安·艾戈爾德 | ---- |
Wife | 保羅·沃特·豪澤 | ---- |
Clerk | 科瑞·霍金斯 | ---- |
Chief Bridges | 羅伯特·約翰·伯克 | ---- |
Jimmy | Michael Buscemi | ---- |
Connie Kendrickson | Ashlie Atkinson | ---- |
Jabbo | muMs da Schemer | ---- |
P.O. Sparks | Faron Salisbury | ---- |
Librarian | Elise Hudson | ---- |
Officer Myers | Michael J. Burg | ---- |
Sergeant Trapp | Ken Garito | ---- |
Klansman | Jarrod LaBine | ---- |
Klansman | Chris Banks | ---- |
PO Brickhouse | Jared Johnston | ---- |
Bar Patron | Gary Ayash | ---- |
Jesse Nayyar | Ryan Preimesberger | ---- |
P.O. Gibson | Dared Wright | ---- |
職員表
製作人 | 原著 | 導演 | 副導演(助理) | 編劇 | 配樂 | 剪輯 | 選角導演 | 藝術指導 | 美術設計 | 造型設計 | 服裝設計 | 視覺特效 | 錄音 | 布景師 |
---|---|---|---|---|---|---|---|---|---|---|---|---|---|---|
傑森·布朗姆 Ted Hamm 斯派克·李 Raymond Mansfield Sean McKittrick 喬丹·皮爾 David Rabinowitz Shaun Redick Charlie Wachtel Marcei A. Brubaker | Ron Stallworth | 斯派克·李 | Jason Perez | 斯派克·李 David Rabinowitz Charlie Wachtel Kevin Willmott | 泰倫斯·布蘭查德 | 巴里·亞歷山大·布朗 | 金·科爾曼 | Curt Beech | Marci Mudd | Martha Melendez Amy Sue Nahhas Shaun Perkins LaWanda M. Pierre Janine JP Parrella | Marci Rodgers | 蘭道爾·巴爾斯梅爾 | Justine Baker David Boulton Tom Fleischman Mark Goodermote Michael Russo Philip Stockton Allan Zaleski Frank Kern | Cathy T. Marshall |
演職員表資料來源
角色演員介紹
角色演員介紹資料來源
獲獎記錄
時間 | 屆數 | 獎項 | 獲獎方 | 類型 |
---|---|---|---|---|
2018年5月 | 第71屆坎城電影節 | 評審會大獎 | 《黑色黨徒》 | 獲獎 |
2018年11月 | 第22屆好萊塢電影獎 | 突破男演員 | 約翰·大衛·華盛頓 | 獲獎 |
2018年12月 | 亞特蘭大影評人協會獎 | 最佳影片 | 《黑色黨徒》 | 獲獎 |
2018年12月 | 亞特蘭大影評人協會獎 | 最佳影片 | 《黑色黨徒》 | 獲獎 |
2018年12月 | 美國電影學院 | 年度十佳影片 | 《黑色黨徒》 | 獲獎 |
2019年1月 | 第30屆棕櫚泉國際電影節Gala獎 | 事業成就獎 | 斯派克·李 | 獲獎 |
第30屆美國製片人工會獎 | 最佳劇情片 | 《黑色黨徒》 | 提名 | |
第76屆金球獎 | 最佳影片 | 《黑色黨徒》 | 提名 | |
最佳男配角 | 亞當·德賴弗 | |||
最佳男主角 | 約翰·大衛·華盛頓 | |||
最佳導演 | 斯派克·李 | |||
美國編劇協會 | 最佳改編劇本 | 《黑色黨徒》 | 提名 | |
第24屆評論家選擇獎(電影類) | 最佳影片、最佳改編劇本 | 《黑色黨徒》 | 提名 | |
最佳導演 | 斯派克·李 | 提名 | ||
最佳男配角 | 亞當·德賴弗 | 提名 | ||
第91屆奧斯卡 | 最佳影片 | 《黑色黨徒》 | 提名 | |
最佳導演 | 斯派克·李 | 提名 | ||
最佳男配角 | 《黑色黨徒》 | 提名 | ||
最佳改編劇本 | 《黑色黨徒》 | 提名 | ||
最佳剪輯 | 《黑色黨徒》 | 提名 | ||
最佳原創配樂 | 《黑色黨徒》 | 提名 | ||
第25屆美國演員工會獎 | 電影最佳男主角 | 約翰·大衛·華盛頓 | 提名 | |
電影最佳男配角 | 亞當·德賴弗 | 提名 | ||
電影最佳群戲 | 《黑色黨徒》 | 提名 | ||
2019年2月 | 第72屆英國電影學院獎 | 最佳改編劇本 | 《黑色黨徒》 | 獲獎 |
第91屆奧斯卡獎 | 最佳影片 | 《黑色黨徒》 | 提名 | |
最佳導演 | 提名 | |||
最佳男配角 | 提名 | |||
最佳電影剪輯 | 提名 | |||
最佳原創配樂 | 提名 | |||
最佳改編劇本 | 斯派克·李 David Rabinowitz Charlie Wachtel Kevin Willmott | 獲獎 |
製作發行
主創公司
製作公司 | 1、Blumhouse Productions 2、QC Entertainment 3、Perfect World Pictures 4、Monkeypaw Productions 5、傳奇影業(美國) |
---|---|
發行公司 | 1、焦點電影公司(美國) 2、Universal Pictures International(荷蘭) 3、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瑞典) |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
美國 | 2018年8月10日 |
法國 | 2018年5月14日(坎城電影節) |
澳大利亞 | 2018年6月16日(悉尼電影節) |
英國 | 2018年8月24日 |
荷蘭 | 2018年8月30日 |
瑞典 | 2018年9月7日 |
俄羅斯 | 2018年11月8日 |
影片評價
影片從製作上不難看出導演斯派克·李的野心,在劇作上為此下足了工夫。導演以一核心人物的真實故事為基礎,拓展大量虛構的情節增強戲劇性。以及對於猶太人身份的二次認知等作為副線,管中窺豹地展現了一個美國中部小城市的社會風情畫卷。用海量的金句和包袱塞滿全片,以豐富的文本對照,以及對當下生活語境的映射,增強劇作的深度。再者,輔以黑人天生具有感染力的肢體表演使得笑果更上一層樓。多線交織、四處設懸,以高超的調度和精準的剪輯把控住故事的節奏和走向,冷血變沸,聲嘶力竭。難以想像,已過花甲之年的斯派克·李還能創作出如此富有激情、鏗鏘有力的作品。(《騰訊網》評)
《黑色黨徒》用一種誇張的手法講述了一段令人難以置信的故事。這無疑是導演斯派克·李長期以來最純粹的娛樂電影,也是他最商業化的電影。導演採用了喜劇到近乎卡通的手法展現了影片內容,但依然不忘用各種細節指向種族主義和政治,還依舊以尖銳的方式聚焦各種政治話題。雖然這部影片的時代背景設定在了20世紀70年代初,但導演毫不猶豫地從近半個世紀的種族主義制度一直貫穿到最個的事件。其實有膽量的人比英雄更大膽。導演和編劇們為這部電影投入了很多的表達訴求,塑造了一部成功的娛樂片。(《好萊塢報導者》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