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污染是相對“白色污染”而言的污染,主要是指廢橡膠(主要是廢輪胎)對環境所造成的污染。目前,我國是世界上第一大橡膠消耗國和第一大橡膠進口國,全國每年產生的廢輪胎大約1.4億條,繼美國、日本之後居世界第三位,並以每年兩位數的速度增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黑色污染
- 定義:廢舊輪胎的污染
- 危害:難以降解
概述,非法產業,環境問題,廢棄輪胎,解決方法,
概述
一方面,只有45%的廢輪胎作為再生資源進入正規的回收渠道,日益加劇的“黑色污染”給我國本已脆弱的生態環境雪上加霜。另一方面,我國橡膠資源十分匱乏,橡膠原料主要靠進口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很有必要加強對廢舊輪胎循環利用產業的管理,防止廢舊輪胎造成的“黑色污染”。
非法產業
1、生產再生膠是我國目前回收利用廢輪胎的主要方式,但生膠生產過程中需要脫硫,也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此外,一些私人收購廠,把買來的舊輪胎簡單擦拭後,用熱刀沿著輪胎將消磨殆盡的紋理重新“雕刻”,然後再賣給一些小公共汽車司機和黑車司機,給交通、人身安全帶來極大隱患。
2、經過篩選後被賣到翻新輪胎廠,沒法翻新的就被賣到農村的小作坊,被拆解後取出輪胎里的鋼圈或者鋼絲,胎面膠賣給再生膠生產廠家,其餘的做成農用鞋底、建築用灰桶、豬食槽等之類的低檔產品。
3、廢輪胎土法煉油。因為近期油價不斷上漲,廢輪胎土法煉油現象在全國各地又有所抬頭。煉油工藝很簡單:將廢舊輪胎放入窯爐密封加溫,輪胎反應產生“蒸汽”。其中一些較重的鋼絲、雜質等沉積到爐底,油則浮在最上面,隨後這些油就會順著出料口,經冷凝水池冷卻,並慢慢從出油口流出來,匯集到地下的坑內,地坑的油滿後再把它抽進油罐,“土煉油”就這樣“煉”成了。由於成本較低,煉出油的價格只是市場油價的三分之一左右,一噸1200元左右,因此供不應求。繁忙時,幾天就有近萬元收入。
環境問題
廢輪胎等橡膠具有很強的抗熱、抗機械和抗降解性,數十年都不會自然消除,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容易滋生蚊蟲,傳染疾病,還容易引起火災。
中國輪胎翻新利用協會資料顯示,利用廢輪胎土法煉油在我國不少地方都存在。土法煉油過程中釋放大量硫化氫、二氧化硫、苯類、二甲苯類等有毒有害氣體。生產過程中的廢料、廢油嚴重污染土壤,破壞土壤的有機質,無法恢復耕作,有毒有害廢渣也嚴重污染水源。“輪胎油”對汽車發動機也會造成巨大損害。農村的小作坊或者小型橡膠廠在分解、粉碎廢舊輪胎時產生的大量粉塵對環境有很大污染。
廢棄輪胎
近些年,隨著汽車工業的迅猛發展,我國每年產生的廢輪胎也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10年,我國廢輪胎的生產量將達到2億多條。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橡膠資源十分匱乏,生膠70%依賴進口。而且,對廢輪胎進行掩埋、焚燒、堆放無助於根治“黑色污染”。雖然綜合利用才是消除廢橡膠“黑色污染”的有效辦法,但目前,我國的廢輪胎綜合回收利用率還相對比較低。同時,我國目前還未建立起健全的輪胎回收體系,沒有一部正式的管理法規,也沒有專門的廢輪胎回收集散地,而人們對輪胎翻新再利用的觀念相對淡薄,分散、無序的回收網路難以形成合理的廢輪胎回收渠道。此外,新輪胎再生產和設計過程中沒有考慮翻修再使用,國家在輪胎翻新、膠粉生產方面投入少,在貸款、融資等方面也得不到支持。綜合這些因素,才產生了我國現有廢輪胎處理過程中一方閒置污染環境,輪胎翻修廠一方卻大喊“吃不飽”的尷尬境地。
解決方法
1.以完善的收費與補償機制為基礎,在政府的主導下,將廢舊物回收利用推上市場化發展的道路。目前,我國廢舊輪胎回收利用產業和產品結構調整之所以遇到較大的困難,就是在市場條件下企業自身無法解決生產者責任制和消費者責任制這兩個基本問題。已開發國家的經驗證明:廢舊物回收利用完全可以在政府的主導下走市場化發展的道路,而這種市場化發展的前提是以完善的收費與補償機制為基礎。
2.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從源頭開始管理輪胎產業。不僅要阻止隨意丟棄、處理輪胎,而且應當讓生產企業為最後的回收付出成本。
3.建設更大更多的廢棄橡膠集中處理場,使得它有回收的地方。
4.作為公民,所有人都應提升環保意識,重視並積極投身到解決黑色污染的問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