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黑腹軍艦鳥是大型海鳥,嘴強壯而尖,尖端彎曲成鉤狀。翅長窄而尖,初級飛羽11枚,第一枚初級飛羽最長,形成尖翅。尾甚長,呈深叉狀,跗跖特短,被羽到趾。趾間有蹼相連,但蹼未發展成滿蹼,僅連結趾的一半。中趾特長。身上羽毛厚密。雄雌大小和羽色不同。雄鳥通常略較雌鳥為小,全身黑色,下體具淡褐色光澤。頭和頸部羽毛較長而尖,帶銅綠色金屬光澤,翅上小覆羽和三級飛羽黑褐色,翼上有一褐色帶。頦、喉、喉囊裸露皮膚洋紅色,嘴黑灰色,腳黑色,虹膜淡褐色。雌鳥頭和頸黑色,背黑褐色.頭和頸部羽毛較尖,帶有銅綠色光澤,小翅覆羽褐色,在翅上形成一褐色帶。腳淡紅色。
大小量度:體重1000-1640克;體長800-1000毫米;嘴峰♂116-130毫米,♀130-150毫米;翅♂595-603毫米,♀605-621毫米;尾♂300-305毫米,♀338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熱帶、亞熱帶開闊海洋和沿海地帶,繁殖期則多棲于海島,在偏遠的熱帶和亞熱帶小島上、紅樹林或灌木叢中繁殖。
生活習性
留鳥,部分遷徙。善飛行。主要在空中生活。能長時間的、不知疲倦的在空中飛來飛去,常像鷹一樣在空中盤旋、翱翔。飛行極為靈活。但不善於游泳,更不會潛水,很少在水面活動。在陸地行走亦較困難。一般亦很少著陸於平地。起飛時需從高處往低處飛。
主要以魚為食。常在海面上低空飛行。捕食不時躍出水而的飛魚。也捕食飄浮在水面的魚類廢物和其他在海面活動的海洋動物。也常常在空中追趕和脅迫鷗、鰹鳥等其他鳥類將捕得的食物吐出來,在當這些食物未落入水中之前,即被它搶走,有時亦偷吃其他海鳥的卵和幼雛。
分布範圍
世界
留鳥:美屬薩摩亞、澳大利亞、巴西、英屬印度洋領地、汶萊、智利、中國、聖誕島、哥倫比亞、葛摩、哥斯大黎加、厄瓜多、玻里尼西亞、印度、印尼、日本、肯亞、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馬爾地夫、馬約特島、墨西哥、莫三比克、新喀里多尼亞、菲律賓、索羅門群島、索馬里、南非、斯里蘭卡、中國台灣省、坦尚尼亞、泰國、萬那杜、瓦利斯群島和富圖納群島。
繁殖地:科科斯(基林)群島、厄瓜多(科隆群島)、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北馬里亞納群島、帛琉、留尼旺島、塞席爾、美國(夏威夷群島)。
非繁殖地:阿魯巴、斐濟、關島、諾魯、東帝汶、美國本土外小島嶼。
季節性不確定:湯加。
遊蕩(非繁殖地):模里西斯、紐西蘭、阿曼、巴拿馬和辛巴威。
起源和季節性不確定:高棉、庫克群島、薩爾瓦多、法屬南部領地、瓜地馬拉、吉里巴斯、尼加拉瓜、紐埃、巴布亞紐幾內亞、皮特凱恩、聖赫倫那、阿森松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薩摩亞、托克勞、吐瓦魯和越南。
主要繁殖種群分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熱帶水域,有一個種群分布在南大西洋。該物種主要是留鳥,未成熟和未繁殖的個體分散在除大西洋東部和中部以外的熱帶海域。
中國
在中國近海,黑腹軍艦鳥分布於熱帶海區。繁殖于海南島附近海上島嶼、西沙群島及南沙群島。地區性常見於中國南海。偶見於中國南部沿海至江蘇及河北。極少至台灣蘭嶼島。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4-6月,營巢于海島灌叢上或樹上。巢由樹枝構成,內墊有草莖和草葉。營巢材料是在飛行中從地上或灌木上採取,也常常偷盜其他海鳥的巢材。求偶時雄鳥極大的使它洋紅色的喉囊膨大成半球形,每窩產卵1枚,有時多至2枚。卵白色,大小為65-68毫米×45-46毫米。雌雄輪流孵卵。雛鳥晚成性,剛孵出的雛鳥裸露無羽,但很快即被有厚密的絨羽。親鳥用已半消化的食物餵雛。
亞種分化
| 中文名稱 | 學名 | 命名者與年代 |
---|
1 | | Fregata minor aldabrensis | |
---|
2 | | | |
---|
3 | | | |
---|
4 | | Fregata minor palmerstoni | |
---|
5 | | | |
---|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種群現狀
全球物種數量估計有120,000隻成熟個體(Kushlan等人,2002年)。黑腹軍艦鳥的物種數量正在經歷小幅下降(Kushlan等人,2002年,Partners in Flight 2019年),這被認為是由氣候變化和人為干擾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