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腸病

黑腸病

黑腸病,也稱“結腸黑變病”,是指結腸黏膜固有層內巨噬細胞含有褐色素樣物質的一種黏膜色素沉著性病變,結腸鏡下可見腸黏膜出現花斑狀、網條狀、顆粒狀或魚鱗狀的棕褐色或黑色色素沉著,呈間斷或連續分布,致使整個腸腔變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黑腸病
  • 主要病因:長期服用刺激性瀉劑
  • 部位:結腸
  • 又稱:結腸黑變病
簡介,色素性質,病因,診斷標準,關係,

簡介

黑腸病,也稱“結腸黑變病”,是指結腸黏膜固有層內巨噬細胞含有褐色素樣物質的一種黏膜色素沉著性病變,結腸鏡下可見腸黏膜出現花斑狀、網條狀、顆粒狀或魚鱗狀的棕褐色或黑色色素沉著,呈間斷或連續分布,致使整個腸腔變暗。結腸黑變病的發病率的報導差異很大,國外文獻報導在腸鏡檢查和組織活檢時發病率為1.0%-5.9%;而國內資料則顯示發病率為0.06%-5.90%。男性多於女性,60歲以上占48.3%;結腸黑變病的是由於長期服主要病因用刺激性瀉劑。

色素性質

有研究表明,結腸黑變病的色素不是黑色素,是結腸上皮細胞凋亡產生的凋亡小體被巨噬細胞吞噬後產生脂褐素所致。Ghadia11y等月對病理切片中色素成分作特殊染色及免疫組織化學研究,結果顯示組織化學特性具有嗜蘇丹性、抗酸、PAS陽性和Schmorls反應陽性,與脂褐素和蠟樣質具有相似的特性,色素顆粒中含有糖脂、糖蛋白及芳香族胺基酸,並具有自體螢光特性。Benavides等報導結腸黑變病程度與刺激性瀉劑的使用量呈正相關;Byers等報導結腸上皮細胞凋亡數量與結腸黑變病程度呈正相關,提示結腸黑變病色素包含有結腸上皮細胞凋亡的成分。Krbavcic等認為該色素為蒽醌類物質,依據是結腸黏膜中的病理性色素與治療牛皮癬沉積在皮膚的蒽林吸收光譜範圍和生物惰性是一致的。蒽醌類物質促使細胞凋亡增加,並與凋亡細胞碎片結合後被巨噬細胞吞噬後形成色素。故我們認為結腸黑變病色素是蒽醌類物質與凋亡的細胞成分的結合體。

病因

長期服用刺激性瀉劑被認為是結腸黑變病最主要的原因,已有蒽醌類致試驗動物為結腸黑變病模型。人長期服用刺激性瀉劑4-12個月可誘髮結腸黑變病。研究發現,1000例結腸黑變病病人中95%承認使用過蒽醌類藥物,而長期服用刺激性瀉劑的病人中73.4%發生結腸黑變病。除刺激性瀉劑之外,結腸黑變病還可能由其他原因誘發,比如潰瘍性結腸炎及服用酚酞類瀉劑等。

診斷標準

①內鏡下結腸黏膜呈黑色、棕色或暗灰色,邊緣和早期病變為黃色或粉紅色,呈虎皮紋狀、檳榔切面樣或斑片狀。
②組織學檢查為固有膜內有大量含黑色素的大單核細胞浸潤及黑色素沉著,腸壁其他層次正常。

關係

關於結腸黑變病與結腸直腸息肉、結腸直腸癌的關係已有諸多報導,但其結果有矛盾之處。Nusko等統計了2277例電子腸鏡檢查的病人,用過瀉藥而無黑變病者184例,其中腺瘤性息肉66例(35.9%);用過瀉劑有結腸黑變病發生者87例,其中腺瘤性息肉48例(55.2%)兩者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1),說明結腸黑變病病人中腺瘤發生率高。未服用過瀉劑也未發生結腸黑變病的病人中腺瘤的發生率是24.4%,而未服用過瀉劑有結腸黑變病的病人中腺瘤的發生率是41.7%,兩者比較,有統計學異差異(P<0.01),亦說明結腸黑變病病人中腺瘤發生率高。Regitnig等報導,腺瘤黏膜上皮內有凋亡小體,但尚未達到固有層,且巨噬細胞減少。腺瘤細胞增殖活性和Bc1-2表達增加。vanGorkom等報導,單次大劑量蘆薈提取物(蒽醌類)使結腸上皮凋亡增加、隱窩長度變短;而嚴重的結腸黑變病病人其隱窩長度增加,而細胞增殖活性和Bcl-2表達並無增加,這種代償機制有可能提高癌變的風險。另外有研究表明,結腸直腸癌與結腸黑變病或瀉劑的使用無關。結腸黑變病病人中結腸直腸腺瘤的檢出率高,而腺瘤體積反而小於無結腸黑變病組,這可能與深色背景中的淺色病灶對比強烈有關。Nascimbeni等在顯微鏡下觀察隱窩畸變點證實其發生率與結腸癌有關,但不支持便秘、刺激性瀉劑及結腸黑變病與結腸癌存在因果關係。
雖然目前對結腸腫瘤與結腸黑變病是伴發,還是存有一定的因果關係尚未定論,但如色素沉著區內發現某一部位無色素沉著,就應在該區取材活檢。對結腸黑變病病人應行全結腸鏡檢查,以防遺漏病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