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背河,屬松花江水系鰲龍河支流,位於吉林省吉林市永吉縣境北部,兩家子鄉境內。河口地理位置為東經126°20',北緯43°05'。該河河長25.4千米,流域面積100平方千米。河源海拔308米,河口海拔174米,河口與河源相對高差134米。黑背河發源於兩家子鄉黑背大應子山北側,由高家窩棚屯、黑背屯東、西兩條無名小溪交匯而成。河水向東北流,在磨房屯轉向東南從左側匯入鰲龍河。沿河接納歪脖子溝、五間房、西溝、北溝、鬧枝溝、東溝、二道溝、頭道溝等八條小溪。這些小溪大多長2~2.5千米。
原名石頭河,後因源於黑背大碰子山,故更名為黑背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黑背河
- 別名:石頭河
- 所屬水系:松花江
- 地理位置:吉林省吉林市永吉縣境北部
- 流經地區:松花江
- 發源地:兩家子鄉黑背大應子山北側
- 主要支流:歪脖子溝、五間房、西溝、北溝、鬧枝溝、東溝、二道溝、頭道溝
- 河長:25.4 km
- 流域面積:100 km
幹流概況,水文特徵,支流概況,所屬水系,流域概況,地質地貌,氣候特點,植被特徵,經濟文化,社會生活,水利概況,橋樑涵洞,
幹流概況
黑背河位於吉林省吉林市永吉縣境北部,兩家子鄉境內。河口地理位置為東經126°20',北緯43°05'。該河河長25.4千米,流域面積100平方千米。黑背河發源於兩家子鄉黑背大應子山北側,河水向東北流,在磨房屯轉向東南,經暖泉子、黑山嘴子,在駱起屯北600米處,從左側匯入鰲龍河。
水文特徵
黑背河徑流深120~150毫米,流量0.44立方米/秒,徑流量1375萬立方米,流速在汛期可達1.2~2.1米/秒。
支流概況
黑背河由高家窩棚屯、黑背屯東、西兩條無名小溪交匯而成。在駱起屯西有兩家子河自左側匯入黑背河,該發源於兩家子鄉李樹屯西北,河長13.5千米,流域面積40.8平方千米。除此之外,沿河接納歪脖子溝、五間房、西溝、北溝、鬧枝溝、東溝、二道溝、頭道溝等八條小溪。這些小溪大多長2~2.5千米。
所屬水系
黑背河屬松花江水系鰲龍河支流。松花江發源於中朝邊境的長白山天池。東經128°04′,北緯42°00′。流經吉林、黑龍江兩省,注入黑龍江,全長1972千米,流域面積54.7萬平方千米。較大支流有嫩江、整龍河、飲馬河、牡丹江、呼蘭河等,占中國江河第六位,是吉林省主要河流。
流域概況
地質地貌
地質
黑背河流域地下岩性為凝灰岩、花崗岩、侏羅系安山岩等。中上游為海拔300~570米高的低山丘陵區,系中生代燕山運動而形成的剝蝕堆積地形。
地貌
黑背河河源海拔308米,河口海拔174米,河口與河源相對高差134米。河源至姜家店為上遊河段,姜家店至徐家窩堡為中遊河段,徐家窩堡至河口為下遊河段。河谷上游寬1.3~1千米,中游寬1.5~2千米,下游進入整龍河沖積平原。河床上游寬3~5米,中下游寬5~10米,最寬處達20米左右。河床下切淺,上游0.5~1米,下游1~1.5米,最深2米。水深上游0.1~0.2米,中、下游0.2~0.4米,自徐家窩堡以下地形平坦開闊,進入鰲龍河沖積平原。在駱起屯前、後,河道左右擺動較大,呈蛇曲狀,兩岸沖刷嚴重。河底為礫卵石和泥土。
土壤
黑背河流域地表土質為沖積型水稻土、山川草甸土和灰棕壤等。
氣候特點
黑背河流域內多年平均降水量為650~700毫米。該河屬長年性河,封凍期為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上旬。
植被特徵
黑背河流域山上林木較少,植被欠佳,水土流失嚴重。
經濟文化
名稱來歷
原名石頭河,後因源於黑背大碰子山,故更名為黑背河。
經濟
黑背河流域農作物以玉米、大豆和水稻為主。
遺址
據《水吉縣文物志》載:1983年6月吉林市文物普查隊實地勘察了“駱起古城”遺址,發掘出銅盆、銅碗、銅錢及大量青磚,確定系遼金時代古城池。《永吉縣誌》亦有記載。
社會生活
黑背河流域內有20個自然屯,1323戶,6117人,耕地1350.73公頃,其中水田420.33公頃。
水利概況
由於黑背河河身短,河道落差較大,汛期暴雨匯集快,極易出槽,淹沒農田。為治理水害,1971~1976年在暖泉子屯處修建一座小Ⅰ型水庫,總庫容472萬立方米,興利庫容306.5萬立方米,土壩長320米,最大壩高14.35米,灌溉面積200公頃。養魚水面40公頃,年產鮮魚2.1萬公斤。此外,在黑山一隊、黑山三隊修建小Ⅰ型水庫二座,總控制面積2.1平方千米,調節水量17萬立方米,總庫容35.8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11公頃。
橋樑涵洞
樺皮廠一兩家子公路於下游黑山咀子屯通過黑背河流域,修有石拱橋一座,橋長35米,寬5米,載重13噸。兩家子一土城子砂石路於駱起屯通過,亦建有石拱橋。沿河有大車道,交通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