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人體皮膚中黑色素含量和分布不同造成膚色的多種多樣。皮膚中的黑素細胞可以產生黑素,人體膚色的最主要決定因素是黑素。不同種族人群皮膚顏色不同,產生差別的原因主要取決於黑素小體的數量、大小、分布和黑化程度。不同種族的人皮膚中黑素細胞的數目基本相同,黑種人皮膚中黑素小體數量多,黑素顆粒大,幾乎全部分散於表皮,黑化程度深;白種人皮膚中黑素小體數量較少,黑素顆粒較小,主要分散在表皮底層,容易降解;黃種人介於兩者之間。
MI表征皮膚黑色素含量,數值範圍為0~999,測量數值越高,說明皮膚中黑色素含量越高。單位:無量綱。MI變化率,此值越低,皮膚顏色越淺、黑色素含量越低。
形成機理
黑色素主要分為褐黑素和優黑素,是由皮膚黑色素細胞經由一系列反應合成的。反應合成中的主要原料是酪氨酸,主要限速酶是酪氨酸酶,酪氨酸酶催化氧化酪氨酸產生黑色素。黑色素的主要合成途徑為:酪氨酸(Tyrosine, Tyr)在酪氨酸酶(Tyrosinase, TYR)的催化下轉換為多巴(DOPA),多巴在酪氨酸酶的催化下轉換為多巴醌(DQ)。一方面,多巴醌被半胱氨酸或谷胱甘肽催化轉化為半胱氨酸多巴或谷胱甘肽多巴,再經過一系列反應生成褐黑素。另一方面,多巴醌自發氧化為多巴色素,多巴色素脫羧重排轉變為5,6-二羥吲哚(DHI),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生成5,6-吲哚醌;多巴色素也在多巴色素互變異構酶(Dopachrome Tautomerase)的催化下生成5,6-二羥吲哚-2-羧酸(DHICA),之後在5,6-二羥吲哚-2-羧酸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吲哚-2-羧酸-5,6-醌,最後形成優黑素。
黑色素生成後經黑色素細胞樹枝狀突起被轉運至角質形成細胞,隨新陳代謝被帶至角質層,進而影響皮膚顏色或者形成色斑,排泄途徑主要是跟隨角質細胞老化脫落而排出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