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眼鵯肯亞亞種

黑眼鵯肯亞亞種

黑眼鵯肯亞亞種是黑眼鵯的亞種之一,鳴禽。該亞種小腹黃色或白色,胸部棕色,頭部,頸部的每一側含有白點,尾部的末端有一道細白色條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黑眼鵯肯亞亞種
  • 拉丁學名:Pycnonotus barbatus dodsoni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雀形目
  • 鵯科
  • 鵯屬
  • 命名者及時間:Sharpe, 1895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等級,亞種分化,種群現狀,

形態特徵

體長大約19厘米,體重23-60克。具較長的尾巴,頭和上身深褐色,黑眼,喙較短及直;翅短圓;尾細長,方尾或圓尾;體羽柔長而鬆軟,後頸見有纖羽。離趾型足,趾三前一後,後趾與中趾等長;腿細弱,跗跖後緣鱗片常癒合為整塊鱗板;跗跖短弱,大多被以靴狀鱗;雀齶型頭骨。雄鳥及雌鳥的羽毛顏色相似,上身大部份呈灰褐色,下身呈白褐色,頭部深色,冠尖而呈深色,兩頰黑色。喙及腳都是黑色的,眼睛呈深褐色有深色的眼環。

生活習性

黑眼鵯肯亞亞種是留鳥,棲息於河流和山地綠洲附近的花園及農耕地。經常出沒在棕櫚樹林,農田,樹木,灌木叢及沿河的臨時植被。不喜歡茂密的大森林。可活動至海拔高達3000米的高度。除繁殖期成對活動外,其他季節均成群活動,晚上成群、成排地棲息在樹枝或竹枝上過夜。多傾向留在樹冠層。很活躍及嘈吵。主要吃果實、花蜜及昆蟲。是一夫一妻制,並終生保持相同的伴侶。於9月至12月繁殖。其鳥巢較為堅硬,壁厚及呈杯狀。它們會在小樹或灌木的多葉樹枝上築巢。每次產2-5枚卵,孵化期15天,雌雄雙方共同餵養,離巢時間在孵化後10至17天。

分布範圍

分布於索馬里中北部,衣索比亞低地東部,南到肯亞南部(察沃,Chyulus)。

繁殖方式

黑眼鵯是一夫一妻制,並終生保持相同的伴侶。每年9月至12月繁殖。築巢於樹上或灌木叢中,其鳥巢較為堅硬,壁厚及呈杯狀。每次產2-5枚卵,孵化期15天,雌雄雙方共同餵養,幼鳥離巢時間在孵化後10至17天。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拉丁學名
1.
Pycnonotus barbatus arsinoe
2.
Pycnonotus barbatus barbatus
3.
Pycnonotus barbatus dodsoni
4.
Pycnonotus barbatus gabonensis
5.
Pycnonotus barbatus inornatus
6.
Pycnonotus barbatus layardi
7.
Pycnonotus barbatus schoanus
8.
Pycnonotus barbatus somaliensis
9.
Pycnonotus barbatus spurius
10.
Pycnonotus barbatus tricolor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