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病原因及機制,疾病病因,疾病描述,臨床表現,症狀體徵,治療方案,一般治療,藥浴治療,檢查,
發病原因及機制
(一)發病原因
致病真菌有兩型,即威爾尼克分枝孢子菌(cladosporium werneckii),見於南北美洲及澳大利亞;另一型為蔓遜分枝孢子菌(c.mansonii),見於亞洲及非洲。
(二)發病機制
淺部真菌在掌跖部侵入皮膚。初發損害為黑色或棕色斑,類似皮膚塗布硝酸銀或墨汁後留下的色素沉著,表面不高起,一般無鱗屑,有時可有鱗屑或輕度角化,境界明顯,缺乏自覺症狀。
疾病病因
在南美洲、北美洲主要是由魏爾尼克或西方型分支孢子菌所引起,在亞洲及非洲主要由曼松或東方型分支孢子菌所引起。本病原來認為是熱帶病,在中美、南美及非洲、亞洲很常見到。但近來在北美及歐洲等地也陸續有發現。好犯19歲以下人群,但各年齡組都可患病。男女患病率為1∶3,病程常為慢性,許多患者有多汗情況。我國近來亦有分離出此菌的報告。
疾病描述
掌黑癬是一種淺表性無症狀的角質層真菌感染。其臨床特徵為棕至黑色無鱗屑的斑疹,此病最常見於手掌,但也可見於足跖或其它皮面上。
臨床表現
多見於青年,亦可見於老年。女性好發,男女之比為1∶3。初發損害為黑色或棕色斑,類似皮膚塗布硝酸銀或墨汁後留下的色素沉著,表面不高起,一般無鱗屑,有時可有鱗屑或輕度角化,境界明顯,缺乏自覺症狀。蔓遜分枝孢子菌常見於頸部及胸部損害,而威爾尼克分枝孢子菌常見於手掌損害。好發於手掌,亦可見於足底或頸部、軀幹等處。
初發損害為黑色或棕色斑,類似皮膚塗布硝酸銀或墨汁後留下的色素沉著,表面不高起,一般無鱗屑,有時可有鱗屑或輕度角化,境界明顯,缺乏自覺症狀。蔓遜分枝孢子菌常見於頸部及胸部損害,而威爾尼克分枝孢子菌常見於手掌損害。真菌培養:葡萄糖蛋白腖瓊脂上,室溫下,蔓遜分枝孢子菌生長快,2~4天菌落呈半球形隆起,表面附有黑色絨毛狀菌絲,邊緣整齊,背面黑色。活組織切片檢查,可見在皮膚角質層有淡褐色分隔菌絲,菌絲粗短,或彎或直,有時菌絲末端有孢子。
症狀體徵
掌黑癬為主觀症狀的斑疹,既不高起,又無鱗屑,其邊界清楚,常為單個。開始多呈淡棕色,其後漸向周圍擴展而變暗黑色。偶在邊緣部位具有鱗屑,且顏色更深。最常發生於手掌及手指部,但也可以波及跖、頸及胸部等處。
診斷檢查
根據臨床即可診斷,但有時易與惡性黑色素瘤、掌部交界痣、Addison病的色素沉著、梅毒等炎症後的色素沉著症以及化學藥物、染料著色後的染色等相混淆。一般只要查菌(10%~20%氫氧化鉀直接塗片)找到棕色或深綠色、許多分支、分隔菌絲和出芽孢子,尤其是菌絲末端部分常呈透明色即可確診。
治療方案
一般治療
用角質分離(溶解)劑療效甚佳。一般用複方苯甲酸軟膏、2%碘酊、2%水楊酸或3%硫磺軟膏外用有效。灰黃黴素對本病治療無效。
藥浴治療
藥浴是中醫內病外治方法之一,藥浴療法能將藥物直接作用於皮膚、孔竅、俞穴等,能迅速直達病所,取得良好療效,同時由於藥浴療法,可以避免藥物直接進入人體大循環,從而可以減少對肝臟、腎臟等器官的毒副作用。
檢查
真菌直接鏡檢可見棕色分支(威爾尼克分枝孢子菌)或不分支(蔓遜分枝孢子菌)分隔菌絲,芽孢呈圓形或橢圓形,培養可生長不同的分枝孢子菌。
真菌培養:取材接種於葡萄糖蛋白腖瓊脂上,室溫下,蔓遜分枝孢子菌生長快,2~4天菌落呈半球形隆起,表面附有黑色絨毛狀菌絲,邊緣整齊,背面黑色。威爾尼克分枝孢子菌生長較慢,5~6天開始生長,為黑色發亮的酵母樣菌落,2~3周菌落中央隆起,有皺褶,表面有灰色氣生菌絲,邊緣仍有一圈酵母樣菌落生長,菌落較大。
組織病理:活組織切片檢查,可見在皮膚角質層有淡褐色分隔菌絲,菌絲粗短,或彎或直,有時菌絲末端有孢子。